趙鵬華
摘要 ? ?對光肩星天牛人工飼料篩選及其天敵花絨寄甲耐寒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經(jīng)過科學篩選的人工飼料配比,對喂養(yǎng)光肩星天牛幼蟲極為合適,其飼養(yǎng)效果明顯優(yōu)于木段喂養(yǎng)?;ńq寄甲的耐寒性具有較強的可塑性,通過合理的快速冷馴化處理和海藻糖飼料喂養(yǎng),可大幅提升花絨寄甲的耐寒性。
關鍵詞 ? ?光肩星天牛;人工飼料;篩選;花絨寄甲;耐寒性
中圖分類號 ? ?S76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22-0084-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The selection of artificial feed for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and the cold resistance of its natural enemy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ientifically screened artificial feed ratio was very suitable for feeding A. glabripennis larvae, and its feeding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wood feeding. The cold resistance of D. helophoroides had strong plasticity, and the cold resistance of D. helophoroides could be greatly improved through reasonable rapid cold acclimation treatment and trehalose feed.
Keywords ?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artificial feed; screening;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cold tolerance
目前,光肩星天牛已經(jīng)成為世界范圍的林業(yè)害蟲,一旦泛濫便會對當?shù)亓帜井a生極為嚴重的打擊。隨著我國林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工作愈發(fā)受到人們的重視。傳統(tǒng)防治方法以噴灑化學農藥為主,但這種方法對于隱蔽性較高的光肩星天牛幼蟲難以取得較高的防治效率,在消耗大量經(jīng)濟成本的同時還會造成農藥污染問題。利用花絨寄甲等生物天敵進行防治的成本較低、無污染,對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率較高,有助于長期控制當?shù)毓饧缧翘炫?shù)量[1-2]。因此,生物防治逐漸成為治理光肩星天牛的主要方法。
我國是光肩星天牛的原產地之一,光肩星天牛在我國各地皆有分布。幼蟲期光肩星天牛會蛀食樹干,降低木材質量和生長量,甚至導致樹干死亡。光肩星天牛的天敵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qū),因而光肩星天牛主要對我國北方地區(qū)的林業(yè)產生較大的危害。
花絨寄甲是多種天牛的天敵,主要通過寄生方式殺死天牛。在自然界中,花絨寄甲對光肩星天牛的寄生率可達9.4%。因此,花絨寄甲是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重要昆蟲生物。目前,我國花絨寄甲的人工培育技術已經(jīng)相當成熟,可以充分保證光肩星天牛生物防治方法的實施?;ńq寄甲的耐寒性較差,因而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引入花絨寄甲進行生物防治,還需要對其耐寒性做進一步研究。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材料
光肩星天牛人工飼料篩選試驗材料主要有經(jīng)人工培育的光肩星天牛幼蟲、人工飼料。
花絨寄甲耐寒性研究試驗材料主要是人工繁殖的花絨寄甲。
1.2 ? ?試驗方法
1.2.1 ? ?光肩星天牛人工飼料篩選。選擇含有光肩星天牛卵的木段放置到培養(yǎng)箱中進行培育,培育出幼蟲進行飼養(yǎng)試驗。試驗設人工飼料飼養(yǎng)組和木段飼養(yǎng)組(CK)。人工飼料飼養(yǎng)組:準備人工飼料,要求飼料含有大量蛋白質、糖類、脂類、維生素、無機鹽。飼料一般包括瓊脂、黃豆粉、柳樹皮、酵母、大豆油、蔗糖等物質。其中的酵母、大豆粉、樹木粉等物質可以刺激幼蟲取食,并為其生長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將飼料的原料按照多種比例方式進行配比,將培育出的光肩星天牛幼蟲分成若干份,使用不同配比的飼料分別對天牛幼蟲進行飼養(yǎng)。將不同比例的飼料放入多組離心管,壓緊后鉆一個小孔,模擬樹干環(huán)境,再將幼蟲放入其中進行飼養(yǎng)。為了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可設置多組培養(yǎng)試管。將裝有幼蟲的培養(yǎng)試管放入人工模擬的氣候箱內,遮擋光照模擬全暗環(huán)境,飼養(yǎng)溫度控制在27 ℃,濕度保持在60%~80%。每天記錄幼蟲的取食和排便情況,及時更換出現(xiàn)霉變的飼料。在飼養(yǎng)過程中,每天都要記錄幼蟲成長狀態(tài),每隔5 d記錄1次。當培養(yǎng)35 d時,記錄幼蟲成活率和體重變化值[3]。木段飼養(yǎng)組(CK):在使用人工飼料培育天牛幼蟲的同時設置1組對照試驗。對照組要使用木段模擬自然食物進行飼養(yǎng),飼養(yǎng)環(huán)境與人工飼料組相同。同樣,記錄木段飼養(yǎng)的幼蟲生長情況。
通過飼養(yǎng)結果的差別,分析影響光肩星天牛幼蟲生長的具體因素,從而獲取最佳飼料配比比例。若人工飼料喂養(yǎng)的幼蟲與木段飼養(yǎng)的幼蟲在成活率和生長狀態(tài)方面沒有太大差別,則可以證明人工飼料培育光肩星天牛完全可行。
1.2.2 ? ?花絨寄甲耐寒性研究。
(1)快速冷馴化處理對花絨寄甲耐寒性的影響。選擇好花絨寄甲后,對其進行快速冷馴化處理,即隨機挑選150只剛羽化的成蟲,將其均分為6個處理,即8 ℃時長30 min快速冷馴化處理,4 ℃時長4 h快速冷馴化處理,4 ℃時長30 min快速冷馴化處理,4 ℃時長1 h快速冷馴化處理,0 ℃時長30 min快速冷馴化處理以及24 ℃恒溫環(huán)境不進行快速冷馴化處理(CK)[4]。使用專業(yè)測溫儀器對經(jīng)過不同快速冷馴化處理的花絨寄甲進行過冷卻點測量。
(2)人工飼料中海藻糖添加量對花絨寄甲耐寒性的影響研究。使用人工飼養(yǎng)的花絨寄甲,數(shù)量以300只為基準。準備海藻糖含量分別為0、3%、6%、9%的飼料,分別對同批次的4組花絨寄甲進行飼喂。在人工飼養(yǎng)70 d后,從存活的花絨寄甲中隨機挑選1/2的成蟲測量其過冷卻點[5-6]。將剩余的成蟲放置在10 ℃環(huán)境繼續(xù)人工飼養(yǎng)3 d,3 d后測量存活成蟲的過冷卻點,以達到實際測試花絨寄甲耐寒性的目的。
2 ? ?結果與分析
2.1 ? ?光肩星天牛人工飼料篩選
經(jīng)過35 d的多組飼養(yǎng)試驗發(fā)現(xiàn),人工飼料喂養(yǎng)光肩星天牛幼蟲的成活率最高僅為70%,存活時間最長的一組達到了31 d。幼蟲平均體重增加最大的一組,其增加值為0.24 g。通過對飼養(yǎng)原料因素的分析,影響光肩星天牛幼蟲存活的最大因素為瓊脂。這是由于瓊脂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一旦含量較少會導致水分大量析出,從而導致幼蟲浸死。影響幼蟲體重增加的因素是干酪素,但是干酪素的含量也要保持適中,一旦過多會阻礙幼蟲正常生長。
在篩選人工飼料配比是否合適時,所依據(jù)的三大指標便是光肩星天牛幼蟲的存活時長、存活率、體重增加量。因此,在選擇飼料原料及其比例時,要根據(jù)原料對三大指標的影響效果。若不同原料的存在對三大指標的影響是矛盾的,要以綜合平衡為根據(jù)進行選擇。以這種篩選原則對原料進行篩選,可以選擇出最佳的配比。目前,人工飼養(yǎng)光肩星天牛所使用的飼料比例為5.5%瓊脂、7.5%柳木粉、0.26%山梨酸鉀、0.3%鹽酸四環(huán)素、0.2%氨芐西林、2.5%黃豆粉、0.15%抗壞血酸、15%微晶纖維素、0.8%蔗糖、0.5%大豆油、0.5%韋氏鹽、3.1%酵母素、1.5%干酪素、62%水。
光肩星天牛的幼蟲主要通過消化纖維素獲取其中的營養(yǎng)。人工飼料中含有的纖維素一種是天然材料,如韌皮部粉末、木質部粉末或樹葉粉末等。但是天然材料的粉末制作不易,且成分含量較復雜,不可控制因素較多。另一種來源則是人工合成的纖維素。在人工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天然纖維素材料,會刺激幼蟲對飼料的取食欲望。
2.2 ? ?花絨寄甲耐寒性研究
2.2.1 ? ?快速冷馴化處理對花絨寄甲耐寒性的影響。經(jīng)過分析,在時長30 min的冷馴化處理中,花絨寄甲的過冷卻點會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8 ℃處理的過冷卻點平均值為-16.7 ℃,4 ℃處理的平均值達到了-19.14 ℃,而0 ℃處理達到了17.8 ℃。此外,對照組的過冷卻點平均值為-14.9 ℃。因此,經(jīng)過快速冷馴化處理的花絨寄甲,其過冷卻點都發(fā)生了變化,這對其耐寒性的提升均有幫助。但是,當冷馴化溫度超出一定范圍時,花絨寄甲的耐寒性反而有所下降。
試驗發(fā)現(xiàn),對花絨寄甲進行4 ℃的快速冷馴化處理,可以有效提升其耐寒性。將冷馴化處理的溫度維持在4 ℃,當時間逐漸延長為1 h和4 h時,花絨寄甲的過冷卻點溫度卻有所上升,冷馴化1 h的過冷卻點平均值為-17.7 ℃,冷馴化4 h的為-16.3 ℃。因此,延長4 ℃環(huán)境下對花絨寄甲的快速冷馴化處理時間,對提升花絨寄甲的耐寒性反而起到反作用。
2.2.2 ? ?人工飼料中海藻糖添加量對花絨寄甲耐寒性的影響。經(jīng)過70 d的飼養(yǎng),投喂含海藻糖的飼料組花絨寄甲存活率得到了提升,6%海藻糖試驗組存活率最高,達到了86.7%,而未投喂海藻糖對照組的存活率僅為53.3%。測量各組花絨寄甲的過冷卻點可以發(fā)現(xiàn),含海藻糖的飼料對花絨寄甲的過冷卻點的影響較顯著。
投喂3%海藻糖、6%海藻糖的試驗組的過冷卻點平均值分別約為-17.0、-17.8 ℃,投喂9%海藻糖的試驗組的過冷卻點平均值則達到了-19.3 ℃左右,而未投喂海藻糖對照組的過冷卻點平均值僅為-14.8 ℃左右。
經(jīng)過3 d低溫環(huán)境飼養(yǎng)的花絨寄甲,其過冷卻點的數(shù)值依然受到不同含量海藻糖的影響。此時,未投喂海藻糖的花絨寄甲的過冷卻點下降到了-17.66 ℃,而經(jīng)3%海藻糖和6%海藻糖喂養(yǎng)的花絨寄甲,其過冷卻點則進一步降低,達到了-19.4 ℃和-19.6 ℃,9%海藻糖喂養(yǎng)的花絨寄甲的過冷卻點則下降到-21.6 ℃。
海藻糖對提升花絨寄甲的耐寒性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花絨寄甲體內海藻糖含量的提升,其耐寒性也逐漸提升。但是,花絨寄甲體內海藻糖的含量要控制在適量范圍內,過量的海藻糖反而會降低花絨寄甲的存活率,不利于人工繁育花絨寄甲。
3 ? ?結論與討論
經(jīng)過科學篩選的光肩星天牛人工飼料配比,對于喂養(yǎng)光肩星天牛幼蟲是極為合適的,其飼養(yǎng)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木段喂養(yǎng)。但是這一配方的人工飼料依然存在成本較高的問題,不利于開展大規(guī)模的光肩星天牛人工飼養(yǎng)。在研究花絨寄甲的耐寒性時,花絨寄甲的耐寒性表現(xiàn)出較強的可塑性,通過合理的快速冷馴化處理和海藻糖飼料喂養(yǎng),可大幅提升花絨寄甲的耐寒性。這對于利用花絨寄甲治理寒冷區(qū)域林業(yè)的光肩星天牛問題極為有利。為了使花絨寄甲能夠適應更加寒冷的地區(qū),還需要對其耐寒性做進一步研究。
4 ? ?參考文獻
[1] 羅立平.光肩星天牛人工飼料的篩選及其天敵花絨寄甲的耐寒性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9.
[2] 李曉娟,駱有慶,閻雄飛,等.光肩星天牛幼蟲纖維素酶活性的變化趨勢[J].林業(yè)科學,2011,47(11):204-207.
[3] 李曉娟.光肩星天牛纖維素酶與寄主選擇關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
[4] 張風娟.光肩星天牛對槭樹揮發(fā)物的響應及蟲害誘導信號物質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06.
[5] 羅立平.光肩星天牛人工飼料的篩選及其天敵花絨寄甲的耐寒性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9.
[6] 馮宇倩.光肩星天牛幼蟲的耐寒性及其適應機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