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12月14日文章,原題:全球投資者向中國的突破性發(fā)展押注1萬億元人民幣盡管新冠病例最早在中國被報告,但隨著外國投資者搶購價值1萬多億元人民幣的股票和債券,2020年已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吸引各方蜂擁而至的年份。以美元計算,今年中國滬深指數比標普指數的漲幅高出13個百分點。深圳專注于科技股的創(chuàng)業(yè)板上漲約59%,甚至超過扶搖直上的納斯達克綜指。中國政府債券還利用其他收益源泉吸引(全球)新粉絲。
價值1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與今年1月的狀況形成鮮明對照——當時中國股市是全球最先感受到疫情影響的。投資者們表示,如今這股井噴勢頭很可能持續(xù)。安本標準投資公司的亞洲主權債務業(yè)務負責人艾金特維說,有些人不愿追隨中國證券在全球基準指數中與日俱增的分量,但今年給那些人上了慘痛一課,“對于那些(中國資產)持有量不足的投資者來說,這是相當痛苦的交易”。
由于北京進一步開放金融體系、對疫情采取果斷應對措施,中國的證券市場如今對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就在全世界其他地方難以控制病毒肆虐之際,中國經濟已然回暖?!霸诤笠咔闀r期的復蘇道路上,中國明顯處于領先地位”,韋萊韜悅亞洲業(yè)務投資組合部負責人保羅·科爾威爾說,“從決策者應對經濟(困難)、貨幣和財政政策變化的方式來看……中國都以迥異于世界其他地方的頻率在行動?!?/p>
由于中國增長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且本土消費上升,中國央行能將基準利率保持不變,而別國央行已大幅削減利率或推出收益被擠壓至接近零的債券項目。對尋求回報的全球投資者來說,這意味著中國如今是唯一選擇。
德意志銀行宏觀戰(zhàn)略師戈艾爾說,外國投資者購買在岸債券已助推人民幣創(chuàng)紀錄地升值6個月,明年該勢頭會進一步被推動。施羅德投資集團亞洲宏觀業(yè)務負責人朱莉婭·豪認為,“全球投資者希望讓資產實現(xiàn)偏離美元的多樣化,他們被壓抑的需求正幫助支撐中國貨幣”。對人民幣與日俱增的信心,也在幫助緩解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擔憂。
特朗普敗選奠定更平靜的美中關系(前景)后,購買(中國證券)的興趣進一步上升。有分析師稱,全球范圍疫苗推出或將侵蝕中國作為極少數正常運作的主要出口經濟體的競爭優(yōu)勢。但瑞銀資產管理亞太區(qū)負責人布利斯克認為,中國已為疫情帶來的有利和不利狀況都做好準備,流入中國的全球資金“只會加速”。▲(作者哈德遜·洛基特等,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