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英,劉萍
濟南市市中區(qū)人民醫(yī)院門診部,山東濟南 250022
目前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fā)展,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 發(fā)病率有所提升[1]。 老年高血壓患者自身的動脈粥樣硬化的速度快于常人, 導致患者出現(xiàn)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2]。 進而使得患者心血管疾病發(fā)病風險提高,嚴重的患者還有幾率導致器官衰竭,從而危及生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 臨床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是讓患者降低血壓,降低焦慮和抑郁的有效措施,但是常規(guī)的護理對患者的心理關注較少, 也有相關數(shù)據(jù)研究認為,通過臨床護理模式的加持,效果更為顯著果[4]。針對于上述研究目的, 該次研究簡單選擇2018 年10月—2019 年10 月期間到該院進行治療的120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簡單選取在該院進行治療的120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的模式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 例。
對照組中,男女比23∶37,年齡最大值83 歲,年齡最小值60 歲,中位年齡(72.58±3.62)歲。 實驗組中,男女比25∶35,年齡最大值82 歲,年齡最小值61 歲,中位年齡(71.35±3.86)歲。 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納入標準:①年齡≥60 歲;②患者和家屬對該次研究知情,簽訂同意書;③可以正常交流溝通。 排除標準:①癌癥;②器官衰竭;③視聽障礙;④過敏。
對照組實施基礎干預,包含基本的護理干預,入院指導,入院物品的準備和飲食禁忌。
實驗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具體流程為:①臨床生活干預:患者入院當日對其進行關心關懷,為患者準備好干凈的病房,更換床單被褥,室內(nèi)溫度和室內(nèi)的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②臨床心理干預,為了降低患者在住院階段出現(xiàn)的焦慮感, 向患者和家屬講解關于高血壓的干預要點,高血壓疾病的預防等相關知識點,從而提升其治療的信心, 因患者多為老年人, 一旦患病,負面情緒無法控制影響心情,因此應幫助患者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 ③飲食干預, 幫助患者保持飲食的均衡充分,同時補充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將糖分和油脂攝入充分控制,從而調節(jié)患者的血壓指標[6]。
①記錄實驗組和對照組干預后血壓指標。
②采用SAS 量表和SDS 量表進行情緒分值的測定, 其中分值越低判定為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不明顯,分數(shù)越高判定為負面情緒嚴重。
③記錄患者的生活質量分值,通過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4 項分值打分處理,總分為100 分,分數(shù)越高判定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④記錄臨床滿意度,其中總分判定為100 分,分數(shù)越低判定為越不滿意。
應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收縮壓(116.28±10.91)mmHg和舒張壓 (76.54±10.34)mmHg 均低于對照組(133.20±17.14)mmHg,(93.22±10.24)mmHg,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護理后實驗組SAS 和SDS 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組別SAS 評分 SDS 評分對照組(n=60)實驗組(n=60)t 值P 值56.3±5.5 45.2±4.3 16.140<0.001 58.1±3.9 42.8±6.3 46.000<0.001
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比較[(),分]
組別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 物質生活對照組(n=60)實驗組(n=60)t 值P 值70.3±7.2 89.2±8.1 13.500<0.001 72.1±7.5 86.2±8.1 9.890<0.001 74.2±7.1 86.5±8.6 8.540<0.001 73.6±7.2 87.6±8.4 9.800<0.00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對比[(),mmHg]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對比[(),mmHg]
組別對照組(n=60)實驗組(n=60)t 值P 值護理前收縮壓166.82±20.72 167.91±20.61 0.160 0.860護理后收縮壓133.20±17.14 116.28±10.91 3.720<0.001護理前舒張壓 護理后舒張壓106.21±16.34 107.23±16.24 0.190 0.840 93.22±10.24 76.54±10.34 5.120<0.001
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因患有高血壓疾病的老年患者, 本身機體能力較差,所以需要長時間進行用藥,從而保證病情不反復,但是如果長時間用藥,第一可能患者本身記憶力減退,無法按時用藥, 第二長期用藥會給患者的身體和經(jīng)濟帶來極大負擔,從而被病情和經(jīng)濟反復折磨,最終引發(fā)不良情緒[7]。 而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科學的臨床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對病情的良好控制,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住院時間,減緩經(jīng)濟壓力[8]。 臨床路徑護理從患者的入院到出院都給予了科學的護理模式, 同時強化關注對患者進行的心理干預, 達到了有效的護理價值。 同時從臨床護理模式出發(fā),更多關注對患者心理支持,達到了有效的護理價值。
該文數(shù)據(jù)分析, 護理后實驗組收縮壓 (116.28±10.91)mmHg 和舒張壓(76.54±10.34)mmHg 均低于對照組(133.20±17.14)mmHg,(93.22±10.24)mmHg(P<0.05),這與馮立楠[9]的相似研究中的患者采用臨床路徑護理后收縮壓 (116.35±11.84)mmHg 和舒張壓 (76.23±10.35)mmHg 降低的研究結論保持相符。 護理后實驗組患者心理SAS 評分(45.2±4.3)分和SDS 評分(42.8±6.3)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的SAS 評分(56.3±5.5)分和SDS 評分(58.1±3.9)分(P<0.05),這與劉宏錦等[10]的相似研究中的患者采用臨床路徑護理后SAS 評分(45.3±4.4) 分和SDS 評分(43.4±6.2)分顯著下降低于常規(guī)護理SAS 評分(56.4±5.4)分和SDS 評分(58.3±3.7)分的研究結果一致。實驗組患者的護理后生活質量心理功能(89.2±8.1)分、生理功能(86.2±8.1)分、社會功能(86.5±8.6)分、物質功能(87.6±8.4)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這與黃春雨等[11]相關研究中,所判定的患者經(jīng)過臨床路徑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心理功能(89.3±8.1)分、生理功能(86.4±8.2)分、社會功能(86.4±8.7)分、物質功能(87.5±8.3)分顯著升高的研究結果一致。同時該次研究數(shù)據(jù)中,實驗組臨床滿意度95%高于對照組83%,這和呂婷婷等[12]的研究數(shù)據(jù)保持相符。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模式的應用,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同時降低了患者的血壓指標,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臨床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