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
摘要:新時期,為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使他們在高考中獲得理想成績,教師應提升復習指導課的有效性。在高三語文復習指導教學中,需要教師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促進他們掌握有效學習方法,使其跟隨教師引導,進行知識結構的梳理、總結與進一步消化。基于此,筆者立足于高三語文復習指導中的誤區(qū),展開對有效應對策略的分析。
關鍵詞:高三語文;復習指導;誤區(qū);應對策略
引言: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注意更新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結構[1]”。在高三語文的復習指導中,教師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使其掌握有益方法,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但現(xiàn)實卻是,很多教師因教育理念陳舊,導致復習指導存在著相應的教學問題與誤區(qū):
一、簡析高三語文復習指導工作存在的誤區(qū)
(一)存在教學局限
新課標強調“應重視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促進他們的個性發(fā)展[2]”。在高三復習指導中,教師應領會新課標精神,重視對先進教學輔助工具的運用,促進高中生學科技能與思維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避免過于拘泥于考綱,使學生在題海戰(zhàn)術中產生困頓情緒。這只會導致學生精神緊張,甚至會造成部分學生對語文復習產生倦怠感。不僅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反而會影響復習指導工作開展,使學生認為語文復習枯燥。
(二)過于求細求全
“求細求全”問題在高三語文復習指導中較為普遍。教師存在一種錯誤的思想觀念,即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越詳細,在高考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題型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然而,這些教師并沒有客觀地認識一個事實,高三學生的時間、精力也是有限的,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可取。這樣方式不僅耗時耗力,也會影響語文復習指導效果。
(三)忽視方法滲透
提升高三語文復習指導效果,教師在教學指導中應當認識到“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3]”。尤其在考卷講評課,要立足易錯問題,使學生認清問題實質、掌握有效學習方法。但是,現(xiàn)如今很多語文教師在復習指導中專注于問題本身的講解,沒有讓學生取得“解一道題會一類題”的復習效果。這種指導方式較傳統(tǒng)、流于形式化,難以有效促進學生顯性學力發(fā)展。
二、提升高三語文復習指導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促進寓教于樂,激發(fā)復習熱情
鑒于高三的特殊性,在語文復習指導中,教師更需講究施教方式,建立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使其積極應考。在我看來,教師在高三復習指導中要圍繞高考大綱進行,但又不可過于拘泥于考綱。應當在吃透考綱的基礎上,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以兼具教育性、趣味性的方式展開復習指導。進而,調動學生的語文復習積極性,使其鞏固認識,提升復習效率。通過對《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的內容進行分析后可知,高考語文主要考查學生六種能力,其分別是鑒賞評價、理解、表達應用、分析綜合、識記、探究能力。教師在復習指導中應當以培養(yǎng)學生這六項能力為導向對復習指導方法進行優(yōu)化,提升復習效果。例如:為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評價能力,教師可設計心得教學環(huán)節(jié),如“美文、時文欣賞”,使學生閱覽熱點新聞、微型小說、散文及雜文等。并組織學生一起鑒賞交流,讓其發(fā)表自身看法。這樣的復習方式既可以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又能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感受語言及文字的魅力。在寓教于樂中,幫助學生緩解應考壓力,使他們進行知識積累。
(二)應當精益求精,安排合理計劃
鑒于高三階段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大、復習任務重,在知識點的復習上,教師要指導學生追求質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數(shù)量。現(xiàn)實便是,有的學生輕輕松松復習,取得的復習成效要遠遠高于死記硬背、題海翱翔的學生。究其根源,前者在復習的時候注重質量,而后者則注重數(shù)量。所以,教師要及時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基于精益求精的原則幫助學生設計合理的復習計劃。例如:語文教師在指導高三學生復習語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立足課本,熟練掌握教材內容。教師在指導學生復習時,要求學生吃透教材,尤其是文言文,要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特殊句式、虛詞、實詞等。學生對于教材上的知識做到熟練掌握,在高考中基本上便能顯得得心應手;第二,立足真題,把握復習的方向。要想讓學生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在高考中取得佳績,必須讓學生對高考題型進行充分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深研歷年真題,對其中的考點、難度系數(shù)、與課本之間的聯(lián)系等信息做到大致了解。學生掌握的信息越多,在復習的時候也就越有方向,制訂的復習計劃也就越科學。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應戰(zhàn)能力”也會愈發(fā)提升;第三,整理錯題,經常翻看總結。對于每次模擬考試中做錯的題目,用單獨的本子整理出來,時常翻看、總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鞏固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提升學生復習效果。
(三)注重方法指導,提高綜合能力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有言“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在高三語文復習指導中,教師要積極借鑒陶行知先生的這一教育理念,既要注重基礎知識講解,更要注重方法滲透。高效的復習指導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聽完一道題后能夠具備解決這一類題的能力。對高考語文卷的分析中可看出,全國卷分成四個部分,主要是: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與寫作。在復習指導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每一個模塊的復習方法。以“古代詩文閱讀”這一模塊為例,教師要讓學生在復習文言文的時候采取以下方法:首先,了解本文主要內容;第二,尋求文脈價值認知突破;第三,關注對文本內涵的深入挖掘。做好這三點,學生在高考語文中無論遇到怎樣的古詩文,解答也會揮灑自如。
三、結語
總之,提升高三語文復習指導課的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為此,教師應具有教學反思精神,能夠認識到復習指導中存在的不足,施以針對性化解對策,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tài)、學習興趣,使他們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以便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高考、獲得良好的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永輝,鄔彩兒.病例歸檔,防治結合——淺談“診斷性”復習在高三語文復習中的運用[J].語文知識,2017(1):5.
[2]趙允剛.高三語文復習課的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5):28.
[3]李宏平.提高高三語文復習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