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具有650余年的傳承歷史,在漫長的傳承過程中,沈氏女科崇尚醫(yī)德,兼收并蓄,形成系統(tǒng)的學術理論,拓展為全科中醫(yī),重視臨床經驗,療效顯著。其中,第十七代沈心九、第十八代沈宗麒、第十九代沈紹功、第二十代沈寧等代表性傳承人的臨床經驗豐富,辨治疾病方法獨特,療效確切,為當代中醫(yī)診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作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沈氏女科,全稱上海大場枸橘籬沈氏女科。沈氏女科崇尚療效,始于明初,至今已傳承二十一代。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其先太祖沈庻開始懸壺業(yè)醫(yī),善治女子諸疾,且通曉內科。傾畢生心血,善臨證總結,著有《女科抉微》《內科證治》等醫(yī)籍,成為上海沈氏女科的開山鼻祖。有幸遇見現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代表性傳承人沈寧先生,請他講講我們常說的“女人半邊天”,怎么會有“女科”這一科?沈氏女科為何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是如何傳承的?干貨,沈氏女科給廣大女性及男性的家傳寶貴絕招和有效良方。
女科來歷? 從第一代傳承人沈庻行醫(yī)說起
沈庻在浙江東陽掛牌行醫(yī)后,一開始也并不是女科大夫。后來有一件事,促使他踏上了女科之路。明洪武六年,也是沈庻正式行醫(yī)的第五個年頭,金華府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這事雖只牽涉一個寡婦,但卻上了萬歷年間《金華府志》。
金華府的一個23歲寡婦吳氏突然病了,肚子一天大似一天,于是她找遍當地行醫(yī)和坐堂醫(yī)生,吃遍草藥,折騰了兩個多月,可就是不見肚子下去,還長了些許。其間便有屑小之徒到族長處誣告吳氏假冒節(jié)婦,鬧出了寡婦懷孕的丑聞。族長聽信了一面之詞,給吳氏擺出了兩條路,要么送官,要么開祠堂。但吳氏是個剛烈女子,心想與其被污蔑,報官受奇恥大辱,還不如一死為快。于是她把孩子托付給了妯娌后,咬牙說了三個字:“開祠堂!”只求速死。按照當地的風俗,節(jié)婦出軌、寡婦懷孕要當著全族男女老少的面,在祠堂前的水塘“沉豬籠”淹死,殺一儆百,且寡婦死后不能隨夫入祖墳,還要開除族籍。
這日,開了祠堂,把吳氏裝入了豬籠放在岸邊,只待族長一聲令下就沉入水塘淹死。說來也是這吳氏命不該絕,沈庻前幾天進九峰山采藥去了,同日回到城里便遇見此事,于是走近看個究竟。雖說沈庻隔著人群有一丈多遠,但怎么看吳氏也不像孕婦。于是做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舉動,沈庻把手伸進豬籠里,為吳氏把了一下脈,此時突然有人喊:“這小子一定是奸夫!打死他,一起扔到塘里面!”但人群中也有人認出這個年輕人是東陽的沈大夫,便把沈庻推搡到了族長面前,讓他說清楚實情。沈庻在剛才的一搭吳氏的脈時已經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告訴族長:“吳氏根本不是什么有孕在身,而是有病在身。如果你今天硬要是把吳氏沉豬籠,我便到縣衙門告你濫用私刑,草菅人命。如果你放了她,我東陽沈庻保證治好她的病,還你們一個清白?!弊彘L本來對此事就將信將疑,但又不愿家丑外揚,就限沈庻100天內治好她的病。沈庻經方活用,幾副藥下去,吳氏的病逐漸好轉,肚子也一天天地下去了。這件事也在金華府逐漸傳開,東陽沈氏的醫(yī)術也逐漸在金華府八縣一帶揚名立萬了。
一枝獨秀不是春 萬紫千紅才是春
從明代起沈庻在浙江東陽懸壺業(yè)醫(yī)傳承至今,沈氏女科已是中醫(yī)藥學術流派的重要組成部分。清光緒年間,沈氏女科遷至申浦(上海市前身),1937年遷至上海市靜安區(qū)成都北路。第十九代傳人沈紹功,1963年畢業(yè)于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六年制醫(yī)療系,經國家統(tǒng)一分配到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工作,沈氏女科一脈遂落戶京城,開枝散葉。沈氏女科破除門戶姓氏偏見,通過家族傳承、碩博培養(yǎng)和師帶徒相結合等形式大力培養(yǎng)傳承人才,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傳、幫、帶”的合理人才梯隊。自沈紹功先生起,每年定期開設培訓班,將沈氏家傳傾囊相授,在全國收徒百余位,并擴展學術思想傳承示范基地,遍及北京、遼寧沈陽、吉林長春、黑龍江鶴崗、內蒙古包頭、河北石家莊和霸州、山西呂梁、河南安陽、山東淄博和鄒城、貴州貴陽、江西貴溪、廣東清遠、深圳等地,目前全國除西藏、寧夏、青海、香港、臺灣以外均有傳承人或弟子。另外在加拿大和瑞士亦有沈氏女科海外傳承人。
現在第二十代傳承人沈寧作為北京市非遺的代表性傳承人,現收徒30位,已開始著手培養(yǎng)第二十一代其子保字輩傳人沈保祺。在堅持臨床帶教的基礎上,沈寧先生每年還舉辦“沈氏女科傳承心法”等培訓班,傾囊相授,學員數千人,遍及全國。沈氏女科的輻射范圍逐年擴大,受益人群逐年遞增,每年接診近百萬人次,為中醫(yī)藥傳承發(fā)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沈氏女科的“三板斧”
沈氏女科自第十九代傳人沈紹功起,已將診治范圍從單純治療婦女病擴展到全科中醫(yī)。其以看病快為特色,并將舌診、面診等辨證施治方法發(fā)揮到了極致。其主要學術特點有:調經分期論治,經前調氣,經期調血,平時調腎;帶下病辨虛實,按色論治,重用三子(蛇床子、地膚子、葶藶子);不孕四法調治:調腎、和營、開郁、祛痰;不育不可一味壯陽耗精,建十二味種子方;保胎脾腎兩本同治,創(chuàng)十二味保胎方;乳腺增生、附件囊腫、子宮肌瘤,均應調腎,注意引經;十二種婦女病家傳秘方:產后下乳最宜溫補、崩漏宜升提并生新、外陰白斑熏洗外涂、婦人減肥治重燥濕利尿、婦人雀斑內服滋陰降火,外敷祛斑奶等。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寫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自沈氏女科創(chuàng)立以來,歷代傳人都講究“防治未病”的養(yǎng)生之道。“防未病”的重點在于使用養(yǎng)生手法來調節(jié)身體,保持身體的氣血通暢、陰陽平衡、五臟強健,只有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才能有強大的抵抗力來對抗疾病的侵襲?!爸挝床 钡闹攸c則在于用養(yǎng)生的手段來預防疾病的發(fā)生。比如,肝氣郁結的女性,表面上看只是肝氣不順、郁結于肝,但是從長遠來看,長期肝氣郁結會導致乳腺增生甚至癌癥發(fā)生,一旦到那個時候,病就會變得十分難治了。所以,長遠看,養(yǎng)生保健亦有“治未病”的功效。通過與沈寧先生的交談,了解到“沈氏女科”對生命和疾病的獨特認識,結合臨床經驗,沈寧先生系統(tǒng)地向我介紹了沈氏女科祛病“三板斧”,即開胃、養(yǎng)肝、調腎。
開胃口是沈氏女科的首要原則?!端貑枴び駲C真臟論篇》:“五臟者,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說的就是胃在人體中的重要性,五臟六腑都依賴胃氣才能發(fā)揮正常的功能,才能保持人體的防病抗病能力,胃氣對于人來說是生死大事。在談到胃氣,沈寧先生說:“胃口不開,一方面會影響消化吸收,降低抗病能力,另一方面再對癥的湯藥,因為胃口不好會影響吸收,也會降低藥效,所以我在給患者開藥方的時候,一定會先問一下患者的胃口,省掉這一步驟,什么都白搭?!蹦敲词裁礃拥娜诵枰_胃呢?不言而喻,吃完東西不消化、胃口不好以及脾胃虛弱之人都需要開胃,開胃不僅是增加營養(yǎng)的吸收,也是為了促進消化功能。胃口的重要不言而喻,再輕的病沒了胃口,不吃東西也會加重病情;再重的病一旦有了胃口,也能逐漸好轉。因此,開胃口、護胃氣便是沈氏女科的第一絕招。沈寧先生見我有些瘦,隨即也給了我自檢胃功能正常與否的要點,比如,經常便秘,胃脹滿,沒有食欲,胃酸、胃痛、打嗝、口臭,身體消瘦或肥胖,沈寧先生提示如果有這些癥狀,就說明胃出了問題,應立即采取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而后,沈寧先生還給出了一副沈氏女科開胃的小方子:健脾開胃散,里面有山楂、谷芽、麥芽、神曲幾味藥,用炒過的,等量研粉,溫開水沖服,每次3克。
《黃帝內經》對肝的描述有兩個方面,一是肝主謀慮,是說人的精神活動跟肝密切相關,精神因素也是許多婦女病的主要病因,比如說人生氣了,而且是經常生氣,時間久了,肝氣郁結,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消化功能也就差了,免疫功能就下降了;二是肝藏血,肝臟管理著人體氣、血、水的流通,血不養(yǎng)肝是許多婦科疾病的病根。同時,肝臟還是人體的排毒工廠,吃進去的有毒物質,體內產生的毒質、廢物等都必須依靠肝臟來解毒。一旦肝臟受損,身體中的各個器官都無法正常工作,疾病就會乘機而入。肝又主情志,所以女人愛生氣,把肝調理好了,那么就能夠讓女人平靜下來,少得病。因此,沈氏女科認為,女人和男人不同,女人的病大多從肝生,從肝治效果最好。
在談到肝有藏血功能時,沈寧先生說:“如果肝藏血不足,女人月經量就會少,會引起很多問題和疾病。沈氏女科的分期調經法在臨床經驗方面有獨特系統(tǒng)治療方法?!狈制谡{經法也是沈氏女科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重點,四步就可以把女性月經調治得很好。沈寧先生非常熱情地解釋道:“第一步,經前必先調氣,即來月經以前有反應開始到見紅就是經前期。有肝郁的女性一般會舌苔薄黃、脈象弦細、乳脹脅滿、少腹隱痛、煩躁不安,所以先要給這類病患疏肝調氣,可以服用丹梔逍遙散;如果屬于宮寒的女性,舌苔薄白,舌質淡,脈沉遲,主要癥狀就是腹涼下墜、隱痛筋掣、形寒乏力,可以服用艾附暖宮丸。第二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經期要調血。經期則是月經見紅一直到月經干凈的這段時間。經量多的宜補攝,量少的宜通利;小腹寒者溫之,熱者涼之;調肝,因為女性以肝為本,調經必須調肝。到了經后期,就是月經干凈以后到下次來月經開始有癥狀這一段時間都叫經后期,也就是說,是我們所說的沒有月經來的時間則要調腎?!焙唵蝸碚f,就是出現反應了,調氣,見紅了調血,月經干凈再調腎,三個調非常有優(yōu)勢,所有的月經不調都可以用這個辦法來調。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女性治療月經不調也要和心情掛上鉤。女性又是以肝為本,怒則傷肝,造成情志不暢,氣血逆亂,所以制怒也是月經病養(yǎng)心的首要任務。氣血不足,運行不暢,造成心神不寧,易生驚恐。驚心是月經不調的成因,所以調經必防驚。假如受驚后則要迅速調整解脫,及時回歸常態(tài)。隨后,沈寧先生送了我經期牢記的口訣:一靜二喜三樂觀,四制惱怒五穩(wěn)定,六松七寧八泰然,九少思慮十養(yǎng)心。
調腎是根本。調腎,也就是調腎陰陽,讓陰陽平衡。沈氏女科非常推崇張景岳的主張,亦認為腎虧者不能單純地補,腎臟有二,寓于水火,由于陰陽互根,陽衰可及陰,陰損可及陽,故調腎比單純地補腎更加有效,補腎重在調腎陰陽。經過沈氏女科這么多年的發(fā)展,也形成一個獨特的治病體系。第一,補火的時候不能用溫燥的藥,雖然能夠溫陽,但是傷陰。比如說鹿茸和各種鞭,是溫陽的好藥,但是它溫而燥,傷陰了,這就跟調腎的原則不符合了,所以要用溫潤的藥,溫而潤,既不影響水,又能補火,比如生杜仲、桑寄生、仙靈脾、蛇床子及肉蓯蓉,這些藥都是溫潤的藥。第二,在補水的過程中不要用滋膩的藥。用了滋膩的藥有很好的補水作用,但是傷胃,傷了胃病人就吃不下飯,胃口不好,這就違反了開胃法。再好的中藥如果胃不吸收,那都是做無用功,影響了療效,這也違反調腎的原則。補火的藥里面不用溫燥的藥,補水的藥里不用滋膩的藥,只要掌握這兩個原則,即可達到調腎的目的。這時,沈寧先生講了一個沈氏女科經常使用的食療方法,即每天吃10個核桃仁、10個蓮子,便可輕易達到調腎的目的。
小炷留燈悟養(yǎng)生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很多人問有沒有什么簡單的養(yǎng)生方法?帶著這個問題和沈寧先生探討了一番,沈寧先生很認真地說起,沈氏女科的先輩傳下來的就一句話,那就是“養(yǎng)生先養(yǎng)神”?!梆B(yǎng)神”又稱為“養(yǎng)心”,因為心藏神明之故。內經所謂的“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我們的精神能做到平和、清凈、開朗,不受外界困擾,病也就會遠離。其實,小炷留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梆B(yǎng)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盡量讓自己靜下來,把呼吸節(jié)奏放慢,這種放慢的做法如同“小炷留燈”。那么,我們怎么做才能做到減慢呼吸節(jié)奏,養(yǎng)好心神呢?
沈寧先生認為,先要保持清凈。人多欲望越多,頭腦越混亂,思想越不可能保持安靜。對于年輕人來說,有追求、有理想是好事,是人生進步的動力,但切不可被酒、色、財、氣、欲所困擾,盡量減少自己的欲望,保持思想上的清凈,不被浮躁的社會所影響。
學會平和。人們情緒上的喜怒哀樂,都和健康密切相關;性急好勝的人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膽石癥等,憂郁、孤僻的人則易患潰瘍、癌癥和神經官能癥等。所以只有心態(tài)保持平和,學會知足常樂,才不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困擾。不被負面情緒占據,生病的概率就會低。
調節(jié)情緒。人要學會情緒上的節(jié)制、疏導和轉移。所謂節(jié)制,就是要控制自己的反應,遇到不好的事情時,不要發(fā)怒;遇到開心的事兒,也不要過于興奮,大怒和大喜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謂疏導,就是當你心情抑郁、苦悶時,可以大哭一場或找人傾訴一番,把心里的苦悶、壓抑發(fā)泄出來。所謂轉移,就是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用散心、運動、藝術等方式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讓情緒從波動走向平和。
注意睡眠。人在醒的時候,“神”棲息于眼睛,人在睡覺的時候,“神”棲息于心。睡不好覺,就等于無法讓心神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持好的睡眠,是“養(yǎng)神”的重要方式之一。
靜坐養(yǎng)神。在每天上午或下午,拿出一小時,閉目靜坐,摒除心中的雜念,也是非常好的“養(yǎng)神”做法??梢杂幸庾R地去感受自己的呼吸節(jié)奏,盡量放慢自己的呼吸頻率,放松身體,從而實現靜養(yǎng)心神的目的。
中醫(yī)強調“精、氣、神”是人生三寶,精充、氣足、神旺,是健康的保證;反之,人就會走向衰老,身體就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襲,所以養(yǎng)好“神”才是養(yǎng)生的正道。
沈氏女科的傳承歷史見證了中醫(yī)藥的持續(xù)發(fā)展,是中醫(yī)藥學術流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y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正如沈寧先生所說,沈氏女科歷代尊崇醫(yī)德為先的教誨,追求醫(yī)德雙馨,強調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比較完整地保持了中醫(yī)藥的特色和優(yōu)勢,為中醫(yī)婦科乃至中醫(yī)藥的延續(xù)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