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都阿拉,圖門吉日嘎勒
(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 蒙醫(yī)藥學院,內(nèi)蒙古 通遼 028000)
小兒呼吸系統(tǒng)急性感染是兒科臨床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根據(jù)小兒呼吸系統(tǒng)解剖特點,以環(huán)狀軟骨為界,急性感染可分類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小兒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急性鼻咽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和毛細支氣管炎等[1].蒙醫(yī)認為,小兒發(fā)熱、咳嗽、氣短或呼吸困難、多痰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肺感冒、肺熱證、肺刺痛、初生兒肺熱等[2].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兒科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和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分別屬于蒙醫(yī)兒科鼻感冒、咽感冒與肺感冒、肺熱證、肺刺痛、新生兒肺熱范疇.本文“小兒呼吸道感染”概念主要指小兒下呼吸道急性感染,涵蓋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和毛細支氣管炎等疾病.筆者對近20年蒙醫(yī)兒科臨床治療小兒呼吸道急性感染的蒙藥治療臨床研究進展進行了概述,匯總描述了小兒呼吸道感染蒙西藥臨床治療總體療效、選方用藥基本范圍、最佳療效首選藥物(方劑)等數(shù)據(jù)內(nèi)容.
通過中國知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和維普資訊等檢索工具,收集16篇在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的相關文獻.16篇文獻依次發(fā)表于1999-2018年間,2000年以后發(fā)表文獻占全部文獻的94%.其中,約81%來源于《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中國蒙醫(yī)藥》《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等4種民族醫(yī)藥期刊,約19%來源于《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4種學術期刊.
在16篇文獻所報道的777例臨床觀察對象中,有424例設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臨床觀察,其余353例直接進行臨床觀察,設組觀察與非設組觀察入組對象之比約為54.6%∶45.4%;入組觀察治療對象中的男性為394人,女性為383人,男女性別比例約為1∶0.97.
在16篇文獻中,有10篇按照臨床觀察采用藥物的不同,分別設置了“蒙西藥聯(lián)合治療”觀察組(下稱MX組)、“單純蒙藥治療”觀察組(下稱DM組)、“單純西藥治療”對照組(下稱DX組)及“急支糖漿治療”對照組(下稱JT組);其它6篇文獻報道均為非設組臨床觀察研究.各觀察組和對照組以及非設組臨床觀察研究對象所患疾病涉及小兒肺炎(支氣管肺炎/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炎、反復/急性呼吸道感染,文中概括統(tǒng)稱為小兒呼吸道感染.
按照兒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一般分類法,本文對所收集研究文獻內(nèi)容分類為小兒肺炎(支氣管肺炎/毛細支氣管炎)臨床觀察治療、小兒支氣管炎臨床觀察治療、小兒反復(急性)呼吸道感染臨床觀察治療三大類進行分析研究.
在小兒肺炎蒙西藥結合治療設組臨床觀察中,吳春霞[3]在觀察組64例中聯(lián)用敖西根-18治療,總有效率達96.9%,而對照組62例西藥抗炎、抗病毒、止咳化痰對癥治療,總有效率達83.9%,對兩組治愈、顯效、無效和總有效率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張高娃[4]在觀察組47例中聯(lián)用阿嘎如-15 治療,總有效率達95.7%,對照組47 例選用硫酸沙丁胺醇(萬托林)氣霧劑、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總有效率達85.1%,對兩組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和總有效率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吳連喜[5]在觀察組43例中聯(lián)用敖西根-18、查干掃日老-4治療,總有效率達90.7%,對照組43例選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鹽酸氨溴索治療,總有效率達83.72%,對兩組治愈、顯效、無效和總有效率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小等[6]在觀察組23例中單用查干掃日老-4治療,總有效率達100%,對照組23例控制感染、平咳止喘對癥治療,總有效率達95.6%,對兩組顯效和總有效率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額爾頓其其格[7]在觀察組26例中主要用倫布-5治療,總有效率達96.1%,對照組27例用阿奇霉素顆粒治療,總有效率達92.5%,對兩組治愈、好轉、有效、無效和總有效率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小兒肺炎蒙西藥聯(lián)合治療非設組臨床觀察中,薩木嘎等[8]對67 例患兒采用控制感染聯(lián)合辨證使用敖西根-18、倫布-3、巴特爾-7(小兒劑型,下同)治療,總有效率達98.5%;康梅榮等[9]對82例患兒采用阿奇霉素聯(lián)用查干掃日老-4、倫布-3、巴特日-7、黑木日嘎-13 等方法治療,總有效率達98.78%;宋海龍等[10]對86 例患兒采用辨證使用朝倫雄胡-5、敖西根-18、查干掃日老-4湯、巴特爾-7治療,總有效率達93.0%.分析上述8篇文獻報道438例小兒肺炎患兒臨床觀察結果,盡管各對照組的參照觀察目標藥物不同,但在總體上蒙西藥聯(lián)合治療療效優(yōu)于單純蒙藥或單純西藥治療療效,單純蒙藥治療療效優(yōu)于單純西藥治療療效.因此,在小兒肺炎的臨床治療中,可將倫布-3、查干掃日勞-4、巴特爾-7、敖西根-18、阿嘎如-15等作為首選基本蒙藥方劑.
在小兒支氣管炎蒙藥治療臨床觀察中,都達古拉[11]和石志福等[12]采用臨床設組對照觀察法,在觀察組79例中辨證使用倫布-3、朝倫雄胡-5、巴特日-7治療,總有效率分別達95.92%和93.3%,在對照組中均口服急支糖漿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1.43%和70%,各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相應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紅梅等[13]對30例患兒的臨床觀察顯示,單用查干掃日老-4湯加減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總有效率達97%.分析上述3篇文獻報道109例小兒支氣管炎臨床觀察結果,單純蒙藥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是肯定的,且可將倫布-3、查干掃日勞-4湯、朝倫雄胡-5、巴特爾-7等作為首選基本蒙藥方劑.
在小兒反復(急性)呼吸道感染蒙藥治療設組臨床觀察中,郭君等[14]在觀察組60例中聯(lián)用呼和嘎日地-9、查干湯與氨咖黃敏膠囊、病毒靈片治療,總有效率達98.34%,對照組一60例用病毒靈片控制感染、氨咖黃敏膠囊抗感冒及對癥治療,總有效率達90%,對照組二60例用呼和嘎日地-9、查干湯治療,總有效率達85%.三組之間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χ2檢驗),差異性顯著(P<0.01),表示觀察組(蒙西藥聯(lián)合治療)、對照組一(西藥治療)、對照組二(蒙藥治療)治愈、好轉及總有效率都有顯著差異;巴圖德力根等[15]在觀察組42例中選用掃日老-7、贊丹-8、沏其日甘-5、烏吉木-7等方劑聯(lián)合控制感染、解痙平喘對癥治療,總有效率達97.6%,而對照組20例用左旋咪唑控制感染及對癥治療,總有效率僅達82%,對兩組治愈、顯效、有效和總有效率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吉日嘎拉圖[16]在觀察組40例中單純使用倫布-3、額日赫木-8治療,總有效率達96%,而對照組40例用青霉素、小兒速效感冒沖劑治療,總有效率達80%,兩組痊愈率存在明顯差異(P<0.05),總有效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在小兒反復(急性)呼吸道感染蒙藥治療非設組臨床觀察中,紅霞等[17]對58例患兒采用控制感染、對癥治療聯(lián)合通拉嘎-5方法治療,總有效率達91.8%;其其格等[18]對30例患兒采用單純查干掃日老-4湯加減治療,總有效率達97%.分析上述5篇文獻報道的230例臨床觀察結果,盡管對照組的參照觀察目標藥物不同,但在總體上蒙西藥聯(lián)合治療療效優(yōu)于單純蒙藥或單純西藥治療療效,單純蒙藥治療療效優(yōu)于單純西藥治療療效.
對16篇文獻中的MX組(含蒙西藥聯(lián)合治療各觀察組和非設組臨床觀察)、DM組(含單純蒙藥治療各觀察組/對照組和非設組臨床觀察)、DX組(含單純西藥治療各對照組和非設組臨床觀察)、JT組(含急支糖漿治療各對照組)之每組總有效率累加計算,最后得到MX組、DM組、DX組、JT組的平均總有效率分別是:95.98%、94.81%、86.60%、60.48%.由此,可以列出MX組、DM組、DX組與JT組療效的優(yōu)劣排序:MX組療效>DM組療效>DX組療效>JT組療效.因此,兒科臨床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首選療法是蒙西藥聯(lián)合治療或單純蒙藥治療.
根據(jù)16篇文獻報道,在各觀察組和非設組臨床觀察中相關蒙藥方劑出現(xiàn)頻率,倫布-3丸、查干掃日老-4湯、朝倫雄胡-5丸、巴特爾-7丸、敖西根-18散五種蒙藥方劑可作為小兒呼吸道感染蒙西醫(yī)結合臨床治療的一線基本藥物(方劑)優(yōu)選使用,而阿嘎如-15散、呼和嘎日地-9丸、洪格日珠拉-12丸、吉召木道爾吉丸、倫布-5丸、掃日老-7湯、希拉湯、查干湯、阿嘎日-8散、掃布-8散、黑木日嘎-13散、贊丹-8散、沏其日甘-5散、朱崗-25散、通拉嘎-5散、烏吉木-7散等十八種方劑可作為二線基本藥物(方劑)臨床應用,就此擴展了蒙醫(yī)兒科臨床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辨證用藥范圍.
一線基本蒙藥方劑倫布-3丸等五種方劑全部具有清熱、止咳功效和主治肺熱引起的咳嗽、氣喘、祛痰作用.而且,倫布-3丸和朝倫雄胡-5丸鎮(zhèn)靜、安神、驅(qū)風作用明顯,特別適用于小兒高熱驚厥急癥的治療,是符合小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理特點的傳統(tǒng)常用藥物.巴特爾-7丸具有殺“粘”(“粘”類似于病原微生物)、主治瘟疫(流行性傳染?。┳饔?,其治療作用類似于抗菌素類藥物.二線基本蒙藥方劑阿嘎如-15散等十八種方劑多數(shù)具有清熱、清肺、止咳、祛痰、平喘、解表、解毒功效和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胸肋刺痛(胸背痛)等作用.而且,呼和嘎日地-9丸、吉召木道爾吉丸、洪格日珠拉-12丸具有殺“粘”、解熱、止痛功效和主治瘟疫等病作用,它們的治療作用也類似于抗菌素類藥物.蒙醫(yī)臨床診療醫(yī)學觀遵循“自然哲學(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19],因此在小兒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中也應用了生物醫(yī)學臨床思維及其相應的傳統(tǒng)療法.
蒙醫(yī)經(jīng)典和現(xiàn)代蒙醫(yī)學著作中所記載的嬰幼兒肺熱證治療傳統(tǒng)方劑不外乎倫布-3丸、朝倫雄胡-5、胡勒森竹崗-8丸等為數(shù)不多的傳統(tǒng)方藥.目前,對這些傳統(tǒng)方劑的現(xiàn)代研究屬于空白階段.筆者認為,對本文提出的一線、二線基本蒙藥方劑及其配方中使用頻率(以百分比標注在相應動植物藥物之后)較高的紅花/藏紅花(52%)、北沙參(48%)、甘草(35%)、白檀香(30%)、牛黃/人工牛黃(23%)、石膏(23%)、梔子(23%)、川楝子(23%)、拳參(23%)、草烏/葉(23%)、茜草(23%)、肉豆蔻(23%)、紫草茸(17%)、麝香(17%)、沉香(17%)、土木香(17%)、紫檀香(17%)、胡黃連(17%)、白葡萄/干(13%)、木香(13%)、苦參(13%)、全石榴(13%)、黑云香(13%)、天竹簧(13%)、廣棗(13%)等25種動植物藥材作為目前重點研究藥物,進行藥理學、藥效學等現(xiàn)代藥學研究,為兒科常見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綠色高效創(chuàng)新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