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亮 ,賈 麗
(1 山東省濟南市林果技術推廣站,濟南 250099 ;2 山東省齊河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山東 齊河 251109)
近年來,濟南市歷城區(qū)冶河村積極引導農(nóng)戶發(fā)展‘香玲’核桃,2008年4月成立歷城區(qū)‘香玲’核桃專業(yè)合作社。目前栽植良種核桃面積達到100 hm2,核桃育苗面積達到66.7 hm2,年繁育良種核桃苗木200 余萬株。由于一些果農(nóng)不了解‘香玲’核桃的品種特性,栽植密度過大,樹體結構不合理,再加上管理粗放,造成果園嚴重郁閉、病蟲害加重發(fā)生、果實品質(zhì)大幅下降等問題。
為實現(xiàn)早豐產(chǎn)、早受益,一些果農(nóng)不管土壤類型、品種特性,均采取密植栽培,一些核桃園株行距2.5~3.0 m×3.0~4.0 m,還有的每666.7 m2栽植株數(shù)超過80株。雖然密植園具備良種基礎,前期易豐產(chǎn),但進入結果期后,由于栽植密度過大,再加上管理措施跟不上,很容易造成群體郁閉和個體結構不合理,枝條交叉嚴重,通風透光不良,結果部位外移,有效結果體積減小,產(chǎn)量低,品質(zhì)下降,嚴重影響果農(nóng)管理的積極性。
雖然成立了核桃專業(yè)合作社,但生產(chǎn)經(jīng)營模式仍以一家一戶分散經(jīng)營為主。山區(qū)地少,有的一戶的地只能種1 行核桃,有的兩戶的地也只能種一行核桃,為了爭奪土地資源,在只能種一行核桃的地上種了兩行核桃;戶與戶之間核桃園相毗鄰,兩園交界處各戶刻意培養(yǎng)基部大枝,以占領地面,導致交界處果園郁閉尤為嚴重。
山區(qū)立地條件差,土層較薄,保水保肥能力差,在土肥水管理上,偏施氮肥,競爭枝、背上枝易徒長;如果修剪不及時,短截過重,再加上雨熱同期,容易造成枝條生長量加大而導致郁閉,影響通風透光,加重病蟲害的發(fā)生,降低核桃果實品質(zhì)、產(chǎn)量和效益。如果土肥水管理不當,容易造成枝干徒長,結果部位外移加快,枝條交叉和果園郁閉嚴重。在整形修剪上,按計劃應培養(yǎng)成小冠疏層形,有的果農(nóng)卻仍按傳統(tǒng)的修剪習慣整成大冠疏散分層形,導致樹體高大、樹干過低、通風透光較差;有的徒長枝、背后枝處理不當,擾亂樹形,影響通風透光。
一是枝條總量過多,大枝過多,且開張角度過小,生長勢過強,層間距過小,造成郁閉。二是樹勢上強下弱,下部光照受到影響;有的落頭過早、落頭部位不當,沒有選擇細弱斜生枝帶頭,而是選擇生長勢強的大枝帶頭,都容易刺激上部旺長,冒大枝、長大冠。三是樹冠外強內(nèi)弱。由于修剪過重、短截過多,刺激過大,外部帶頭枝選擇不當,造成外圍枝生長勢過強,導致行間枝條交叉嚴重;而樹冠內(nèi)膛光禿,結果部位明顯外移,結果空間減小,產(chǎn)量降低。
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將樹干上所有的主枝和大枝從基部鋸掉,按照樹形培養(yǎng)要求將位于培養(yǎng)主枝位置的、直徑小于5 cm的中小枝,基部保留5~10 cm,其余部分全部鋸掉。根據(jù)樹勢的強弱程度和樹干粗度,樹干高度控制在1.5~2.5 m,樹干高的、樹勢強的多保留,樹干矮的、樹勢弱的少保留。
修剪時鋸口要平滑,不能留毛邊、毛茬,鋸口要修平,同時涂抹果樹傷口愈合劑或油漆,并用塑料薄膜捆綁,可有效防止鋸口開裂,有利于傷口愈合。還應對樹干進行涂白處理,涂白劑可按生石灰10 份、水30 份、食鹽1 份、石硫合劑原液1 份、動植物油1 份混合組成,可有效減輕樹干病蟲害。
萌芽前,在樹干上需要發(fā)枝而缺枝的部位上方1~2 cm處,用鋸條進行橫向切割8~10 cm 長,深度達到木質(zhì)部即可,促其發(fā)枝。
必須及時抹除樹干上萌發(fā)的多余芽,減少營養(yǎng)無效消耗。具體要求是:(1)樹干高1.0 m 以下萌發(fā)的芽全部抹除;(2)留芽的間隔15~20 cm,螺旋狀上升;(3)樹干頂端30 cm 以內(nèi)的芽全部抹除,樹干頂端30 cm 左右處按不同方向選留1~3 個弱芽,防止頂端優(yōu)勢引起上部枝條徒長;(4)樹干下部留壯芽,保持樹體上下部長勢均衡。
4月底,當一次梢長至15 cm 左右時,葉面噴施多效唑水溶液1 500~2 000 mg/L,隔10~15 d 噴施1 次,共噴3 次??捎行Т龠M枝條木質(zhì)化。此外,也可在3月下旬采用環(huán)狀土施多效唑,劑量為1.2~1.6 g/m2。土施比葉面噴施效果更好,省工、降成本。8月上旬至9月上旬,要噴二三次高效氯氟氰菊酯1 000 倍+磷酸二氫鉀300倍液,也可同時加入氨基酸鈣,促進枝條健壯生長,增加枝條充實度,增強越冬能力。
5月中旬至6月上旬枝條快速旺長時,為了避免風折,必須對選留枝條及時綁縛;對于生長過旺的還要進行二次綁縛,防止劈裂。
一般在9月初進行拉枝,對選留的下部枝條全部拉至90°,上部枝條拉至110°,克服頂端優(yōu)勢,促進樹體上下平衡,減緩營養(yǎng)生長,培養(yǎng)結果枝。
樹干更新復壯的修剪量非常大,創(chuàng)傷面積也比較大,如果樹齡過大、樹干過粗,截干很容易出現(xiàn)死樹現(xiàn)象。因此,該技術適用于樹齡在15年生以下、樹干直徑不大于20 cm、樹勢健壯的樹。
截去樹冠后,樹干高度控制在2.5 m 以內(nèi)。留干過高易造成上強下弱,不利于樹體上下平衡,而且不利于樹形培養(yǎng)。
采取樹干更新復壯技術,宜采用紡錘形整枝,截干后全樹培養(yǎng)10~12 個主枝,宜分步完成,切忌一步到位。由于樹干更新后,地上部與地下部平衡被嚴重破壞,如果上部疏枝過快,容易造成下部根系由于營養(yǎng)不足而死亡。因此,前期樹體下部必須多留枝、留壯枝,上部少留枝、留弱枝,抑制頂端優(yōu)勢,待主枝生長量較大時再疏除營養(yǎng)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為了兼顧果農(nóng)收益,建議采取隔行更新,待第2年再將未更新的樹進行樹干更新復壯,以免對果農(nóng)收入影響過大。
采取樹干更新技術后,抽生的枝條基本為同齡同級次,必須適時拉枝,控制上部枝條生長過旺對下部枝條適時綁縛,促進下部枝條健壯生長,維持樹體上部和下部平衡。樹干更新后不能放任不管,尤其是要加強對新抽生枝條病蟲害防治。選留的主枝第二年要適當疏果,控制產(chǎn)量,合理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