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縣第二中學默深文學社成立于1984年,以家鄉(xiāng)先哲、近代思想家魏源的字——“默深”命名?,F(xiàn)有社員150多人,每年出版社報4期,文學社每年舉行作品交流會,開展辯論賽、演講賽、讀書分享會、籃球賽等活動。至今已有5000余篇作品先后發(fā)表于全國各級各類報刊,國家、省級作協(xié)會員15人,獲市級以上文學、作文大賽獎勵3000多人次,先后被評為“全國文學社活動示范單位”“全國十佳文學社”“特級文學社”。
指導教師:劉劍
上榜理由:★★★
美在心間
□湖南省隆回縣第二中學默深文學社? 陳詩詩
美是什么?是難以捉摸的風,是變化多端的云,還是種在心間的花?
我站在原地,渴望著有人能告訴我美的真諦,為我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第一次等來的是帶著溫度的風。我急切地向它詢問:“美是什么?”它笑了笑說:“也許是關懷吧?!蹦敲蠢钤弃Q很美,他為文物修復奉獻了大半生的光陰,奔波于全國各地,為文物獻上最真誠的關懷。同樣地,朱伯明也擔得起一個“美”字,他為人們修復玩具,經常花費數天去市場尋找材料。文物和玩具看似價值天差地別, 其實都是人們精神的寄托,都凝聚著人們珍貴的回憶。關懷它們,就好像在為人們的靈魂清洗,為人類保留一塊凈土。
所以,美是一種關懷萬物的能力。
第二次等待,我等來一片色彩斑斕的云,它說:“美是豐富的,能夠尊重、包容差異的才是美?!?/p>
確實啊,社會在發(fā)展,存在的差異只會越來越多,可是人們的包容度卻在下降。之前的“男孩班”“淑女班”正體現(xiàn)了人們對少數人群抱有的惡意以及社會上嚴重的性別刻板印象。“陰柔的男性”“陽剛的女性”成為異類,被大眾排斥。
我明白刻板印象的消失是很長很長的一個過程,社會也為此做出了許多努力,但很多時候人們卻只是將一種刻板印象轉化為另一種,比如說人們對外在的態(tài)度,從只接受纖細美到既接受纖細美,又接受豐腴美,看似是進步,實際上仍在原地轉圈。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人們似乎只能接受“美”的人和事物,卻忘了“美”既包括了美,也包括了不美。所以真正的尊重是:既接受美,也接受不美,而不是只尊重各種形式的“美”。如果我們對少數人缺少了尊重與包容,那么實在愧對“文明社會”這個稱號。
所以,美是能尊重與包容他人的品質。
第三次等待,我等來了腳旁花朵的盛開,它送來清香,并對我說:“美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p>
堅守,多簡單平凡的一個詞啊,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但我想至少單田芳是做到了的,他堅持評書幾十年,是一位高產又質優(yōu)的評書大師,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他對評書的堅守貫穿了一生,即使退休了仍舊堅持工作。大師逝去,而他的精神卻永存。90后青年馮煉就傳承了這種精神,她是紅軍守墓人,雖然年輕,但從小跟隨家人守墓,已經堅持了二十多年,此等精神讓人佩服,我們應該向她學習。不過現(xiàn)在有些人卻連每天早睡早起都堅持不下來,堅守一份偉大的事業(yè)又何從談起呢?
所以,美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守。
我等啊等,等了很久,等來了風,等來了云,等來了花。它們說的美都沒有錯,美就是一種精神力量。我將帶著這些“美”邁步向前,去我的心田里尋找,找那能于冰封的土地里燦爛盛開的偉大力量,不再等待別人的答案。畢竟,美在心間。
評點: 標題即為文章的中心論點,在不同人的心中,美有著不同的定義。作者并沒有開門見山地亮出觀點,而是步步為營,采用了一種比較詩意的方式闡釋對美的釋義,并輔以名人事例來佐證,正反結合,段落工整,內在的邏輯性強。文章滿含哲理,通篇讀來朗朗上口,頗有散文詩的意味。
上榜理由:★★★
二胡與月
□湖南省隆回縣第二中學默深文學社 石慧
很多年后,我站在老屋前手指摩挲著門口的竹椅,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與爺爺一起拉二胡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爺爺年輕的時候是一位鐵匠,每次村里哪家鐵器壞了,他們都會找上爺爺,順便給我?guī)蟽深w糖,等哪家孩子百天的時候,爺爺會將手上燒的火紅的鐵絲變?yōu)橐粋€小小的鐵鐲,鐲的內沿刻著小娃娃的生辰與祝福,那鐵鐲也是我小時候特別期盼想擁有的東西,但奶奶說那是打給男孩子帶的,女孩子帶著不吉利,我才稍稍收住我對那鐲子的執(zhí)著。
傍晚閑暇時,爺爺便會拿下墻上的二胡,從旁邊拉過竹椅,開始拉起悠悠的小曲,高興的時候,爺爺還會用他的煙嗓哼起沙啞的曲調,悠悠的月色下,一切都是美好而和諧的。
后來爺爺年紀大了,鐵匠房也鎖了起來,那個爺爺從不讓我去的地方,最后自己也再沒踏入過,或許是不愿承認自己再也拿不起那沉重的鐵器了。
之后,爺爺發(fā)呆的時候越來越多,煙癮也越來越大,每次爺爺拿二胡的時候,我都好奇這二胡聲怎么也可以帶著煙草味。好幾次爺爺出門,我便會偷偷跑到客廳墊著椅子,把那把高高掛在墻上的二胡拿下來,然后跑到門口拉上一把竹椅,也開始學爺爺的樣子,裝模作樣地開始拉著二胡?!斑谶诶怖病钡穆曇糇屛易约憾几械絽挓愀雍闷鏍敔數那{。某天,爺爺從集市里回來,把一把迷你版的小二胡放在我的小手上,我心花怒放。那段時間我也像著了魔一般,我都覺得我恨不能成為爺爺身上的一個掛飾,想讓他時時刻刻都教我。
后來,門口的身影變成了一大一小,可惜那時太小,那三分鐘的熱度退下后,便不肯再拉二胡了,至今我也只會拉小半截爺爺教過我的那首小曲了。后來爺爺拉我的小二胡,我便聽著小二胡的聲音,沒有大二胡的厚重,聲音細細的,怪好聽的。那時的夜空,月亮時缺時圓,星星卻從未落下。
爺爺老了,我也長大了,我回老屋的時間越來越少,爺爺的背影也越來越單薄,可只要爺爺看到我,眼底的笑容從來沒有落下過。
當爺爺的音容笑貌定格在相框里時,我的小二胡也永遠和爺爺睡在了一起。而那把陪伴了爺爺數十年的大二胡也存入了我的衣柜,只是當再坐在一旁的竹椅,拿起那把二胡拉著時,月色再也不如從前那般明亮。
評點: 全文娓娓道來,文字雖然樸實,卻蘊含著小作者豐富的情感。景致描寫到位,文字很優(yōu)美,字里行間有一分細膩,一份惆悵。篇章語言精妙傳神,注重煉字煉句,文字平實、情感真實、語言準確、思路清楚,很好地表達了主題。
(編輯: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