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苗
(朝陽工程技術學校,遼寧 朝陽 122000)
在最近幾年中,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fā)展,人們用電量呈不斷上升趨勢,有效推動了我國電力行業(yè)的不斷快速發(fā)展。不過,因為人們對用電質量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尤其是繼電保護問題。在繼電保護裝置工作過程中,如果未選用適當的繼電保護運行模式,則會嚴重影響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的穩(wěn)定性,降低繼電保護裝置的繼電功能與安全性,降低繼電保護效果等?;诖?,本文對繼電保護運行模式在電氣保護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繼電保護運行模式的工作原理為:第一,繼電保護裝置輸入環(huán)節(jié),即控制一次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量與電流、電壓,同時有效控制變電站、網絡中獲取的相關網絡數據、信息數據。第二,通過利用繼電保護裝置有效判斷內部采樣工作與計算工作,通過運用一些技術操作方法有效處理繼電保護裝置接收到的信息與數據;第三,繼電保護裝置的輸出環(huán)節(jié),通過利用設備內部程序有效判斷與處理信息數據。綜上所述,不難發(fā)現,繼電保護裝置具有綜合性,能夠系統性接收、判斷、輸出信息數據[1]。
電力系統能否良好、穩(wěn)定運行,在極大程度上深受繼電保護運行模式可靠性高低的影響。為確保繼電保護運行模式的可靠性,需要遵守以下一些原則,即:第一,時效性原則。當電力系統或者基礎電力元件出現故障問題時,為降低因電力故障帶來的經濟損失,有效避免電力故障問題的繼續(xù)擴大,確保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繼電保護運行裝置一定要能夠及時將電路器予以切斷;第二,穩(wěn)定性原則。為確保電力系統運行的穩(wěn)定性,為人們提供足夠的用電量,一定要確保電力機電設備的正常工作,有效管理電力機電設備;第三,選擇性原則。當電力系統發(fā)生故障問題以后,針對各種故障點與故障原因,電力繼電保護裝置一定要對其進行選擇性找出,同時對斷路器進行及時斷開,避免對其他設備的正常運行造成不良影響;第四,敏銳性原則,當電力線路或者被保護的電力設備出現金屬性短路現象時,繼電保護裝置一定要根據電力系統敏銳系數的要求,憑借自身的敏銳性,有效處理故障問題[2]。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的新科技產品,在當前我國電力系統保護中越來越廣泛運用微機型保護裝置。其中,微機繼電保護裝置就是指利用實時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可編程數字電路技術而形成的一種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與傳統繼電器保護裝置相比,盡管微機型保護裝置的運行效果更好一些,不過微機型保護裝置在運行過程中常常會產生一些問題。第一,隨著電力系統越來越廣泛運用微機型保護裝置,相應地,需要不斷改進一些硬件、軟件。而在改進過程中,常常會產生很多硬件、軟件不匹配問題、未規(guī)范化改進軟件問題等;第二,保護動作錯誤,盡管微機保護裝置的動作具有非常高的正確率,不過還是會出現保護動作錯誤問題,通過深入分析有關數據后可知,極易出現保護拒動、保護誤動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電磁干擾運行環(huán)境、未合理設計保護邏輯、保護裝置質量問題等[3]。
人們用電的安全性在極大程度上深受電網安全運行問題的影響,因此我國在投入運用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電網時,均會使用斷路器失靈保護裝置,以確保電網運行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不過,在實際中運用斷路器失靈保護裝置過程中,也會出現失靈保護誤動作等問題,一旦出現這種問題,電網便會出現大面積停電現象,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工業(yè)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4]。
在我國電網系統保護中,母線差動保護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母線差動保護裝置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多種問題,主要表現為:第一,存在較高的母線保護裝置故障率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未合理、科學安排母線保護裝置的運行方式,在母線保護裝置運行過程中,僅重視這種裝置的運行狀態(tài),并未做好母線保護裝置的檢修維護工作,與此同時,有關操作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能水平較低,未接收過正確的培訓,因操作錯誤而破壞設備;第二,電流互感器飽和問題,導致母線保護裝置出現誤動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保護邏輯存在缺陷與不足,針對因出現區(qū)外故障問題而產生的電流互感器飽和電流,繼電保護裝置未將其有效辨別出來,錯判為一般性故障電流,最終出現保護裝置誤動作現象;第三,母線差動保護動作錯誤率偏高。在最近幾年中,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的不斷發(fā)展,相關公共設施變得越來越為完善。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的不斷快速發(fā)展,人們與電之間變得更加密切,人們基本上每天均會用到電,因此人們對電力系統的運行提出了更為嚴格的可靠性要求與安全性要求,相應地,人們要求母線差動保護動作具有更高的正確率。通過深入分析當前我國電網的運行狀況后,不難發(fā)現,母線差動保護的動作正確率不到95%,尚不能滿足人們對動作正確率的要求[5]。
在正式投入使用繼電保護裝置之前,為從源頭避免繼電保護裝置產生質量問題,保證電網運行的穩(wěn)定性,一定要對該裝置進行嚴格驗收。第一,在完成繼電保護裝置調試工作以后,有關專業(yè)技術工作人員需要對繼電保護裝置進行嚴格驗收,同時根據保護定值單,定值校驗繼電保護裝置,如開關傳動試驗、邏輯試驗等。當全部正確時,方可在驗收單中進行簽字;第二,在驗收工作完成以后,向有關專業(yè)部門移交驗收資料,以留檔備案;第三,當發(fā)生保護定值變更問題、二次同路問題時,一定要認真核對有關變更事項,并進行重新調試,當完成調試工作以后,重新組織驗收,有關技術工作人員需要做好記錄工作與備案工作[6]。
如果電網發(fā)生故障問題,繼電保護裝置發(fā)生跳閘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運行管理人員不得立馬將開關合上,需要由繼電保護工作人員深入分析保護動作情況,將保護動作成因找出來,同時對其進行記錄與備案,通過深入分析現場情況與判斷動作情況后,需要將保護裝置的動作正確性進行及時發(fā)現。如果發(fā)生誤動作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為避免再次出現不正確保護動作,有效提高保護動作的正確率與電網運行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需要制定相應有效的預防對策[7]。
在投入使用繼電保護裝置以后,該設備運行一段時間以后需要進行技術改造工作。為保證繼電保護技術改造的合理性,應在嚴格遵守有關規(guī)范的條件下開展技術改造工作。為保證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的合理性與安全性,一定要嚴格控制技術改造工作。在技術改造超期服役、問題較多、功能不全的繼電保護裝置之前,為能夠對各種潛在隱患問題進行有效解決,確保繼電保護裝置在未來工作中運行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需要提前深入檢查分析繼電保護裝置。
對于繼電保護裝置來說,對巡檢與操作制度進行建立健全是極為重要的。通過嚴格巡檢繼電保護裝置,能夠合理、詳細、定期檢查繼電保護裝置。通過檢查繼電保護裝置,能夠將繼電保護裝置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發(fā)現與有效解決,有助于降低重大事故發(fā)生率[8]。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繼電保護運行模式變得越來越完善,不過繼電保護運行模式在運行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我國電力系統的整體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所以,本文對繼電保護運行模式在電氣保護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進行深入研究,以期對有關電力工作者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