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日照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組織部門改進作風,最核心的是堅持公道正派。大家看組織部,主要看這一條”。從鄉(xiāng)鎮(zhèn)到區(qū)縣黨委政府,再到地市組織部門,無論是看到聽到,還是具體從事的組工工作,都讓我深切體會到,公道正派是組工干部乃至所有黨員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組工文化的精神內核,是貫穿整個組織工作的“生命線”。
以“公”為“道”,不偏不倚;持“正”為“派”,不歪不斜,才稱得上“公道正派”。近幾年,中組部相繼推出了王彥生、杜洪英、李林森等組工干部楷模,他們的故事讓無數人感動,他們身上公道正派的鮮明特質更是讓人敬佩。剖析這些先進楷模的事跡,恪守公道正派,有三個先決條件:有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把各級組織部門建設成為“講政治、重公道、業(yè)務精、作風好”的模范部門,其中講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天下至德,莫大于忠。這些楷模任何時候都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告誡我們,恪守公道正派,必須不折不扣貫徹執(zhí)行好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動員、組織、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創(chuàng)造性學習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決抵制和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有以人民為中心的堅定立場。公道正派是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在組織工作中的具體體現。組織部門無論是選干部、配班子,建隊伍、聚人才,還是抓基層、打基礎,首先要解決好“站位誰的立場”“為了誰”的問題。只有站穩(wěn)群眾立場,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才能深刻理解堅守公道正派的深遠意義,才能把好“公”與“正”的標尺,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無私。有永無止境的黨性鍛煉。當前,我國各領域正發(fā)生深刻變革,各類深層次矛盾交織疊加、各方面利益訴求不斷顯現、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組工干部面臨精神和物質上的各種誘惑和沖擊。在這種背景下,持續(xù)加強黨性鍛煉必不可少,只有補足精神之“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打牢公道正派的思想根基,在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關鍵時刻靠得住,讓黨放心、讓干部服氣、讓群眾信任。
組織部門作為管黨員、管干部、管人才的重要部門,組工干部公道正派與否,關乎黨的事業(yè)發(fā)展,關乎干部群眾切身利益。作為一名組工干部,必須把公道正派當成生命線、壓艙石,去堅守、去弘揚、去實踐。夯實公道正派的功底。公道才能選賢,正派才能服眾。公道正派既是組工干部的職業(yè)品格和作風要求,也是每名組工干部應當具備的“看家本領”。特別是在識人用人上,必須客觀公正地考察、評價和使用干部,公道合理地了解、看待和處理問題,為人處事都要出以公心,堅持原則、敢講真話、主持正義。做到這些,前提得有理論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支撐,對黨的各項政策有深入理解,對公道正派的尺度和要求有精準把握,明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該怎么做,這樣“公”和“正”才有遵循、有方向,才能把公道正派真正融入組織工作的方方面面。展現公道正派的擔當。當前,面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面對疫情防控、“六穩(wěn)”“六?!钡绕D巨繁重的工作任務,我們黨急需選拔出一批擔當作為的干部,亟須集聚一批引領發(fā)展的專業(yè)人才,亟須破解一批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組織部門必須主動擔當、帶頭擔當、為擔當者擔當,對歪風邪氣特別是選人用人不正之風敢于亮劍,對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的干部撐腰打氣、理解支持,對個性鮮明的干部實事求是、客觀評價,以公道正派為黨的事業(yè)發(fā)展保駕護航。涵養(yǎng)公道正派的境界。恪守公道正派,還需不斷提升境界、持續(xù)錘煉作風,讓公道正派成為刻在骨子里的行為習慣,真正練就壓不垮的身骨、折不彎的正骨。這其中,關鍵要做到甘為人梯、淡泊名利,大力弘揚“安專迷”精神,豁達看待個人名利得失,努力養(yǎng)成平靜、平實、平和的心態(tài),心無雜念為組織事業(yè)發(fā)展架橋鋪路,讓公道正派、甘為人梯成為永遠抹不掉的職業(yè)品格。
縱觀組織工作的發(fā)展史,其實是一部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的歷史。當前,全省上下全面發(fā)起改革攻堅攻勢,組織部門責無旁貸,必須沖鋒在前。組工干部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展現新作為,關鍵要扭住公道正派這一組工文化軸線,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開放中堅守,豐富內涵、創(chuàng)新載體、拓展外延,讓公道正派煥發(fā)出更加強烈的時代光芒。以創(chuàng)新的舉措,讓公道正派更富底氣。隨著黨和國家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管黨員、管干部、管人才的形勢和要求不斷發(fā)生變化,需要加快完善堅守公道正派的機制措施。特別是在考察識別干部方面,想要考準考實,必須把功夫下在平時,善于在重大事件、關鍵時刻、急難險重任務中了解干部、識別干部。只有把平時考核、融入式考察等機制措施建起來,全面地、歷史地、辯證地看干部,堅持公道正派才有底氣、有依托。以創(chuàng)新的方法,讓公道正派更接地氣。堅持公道正派,不是要求組工干部非得生活在“真空”環(huán)境中,不聽任何聲音,不受任何干擾。恰恰相反,把好公道正派標尺,迫切需要組工干部與干部群眾密切聯(lián)系。這就要求組工干部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多走到干部群眾中間去,多與干部群眾談心交流,多聽真話和實話,消除“神秘感”、傳播“正義感”。同時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用好大數據、互聯(lián)網等手段,及時收集、回應干部群眾的想法訴求,讓公道正派更立體、更直接地展現在干部群眾面前。以創(chuàng)新的制度,讓公道正派更有譜氣。堅守公道正派需要健全的制度體系予以保障。一方面,加快流程再造,對組織工作中一些界限劃得不清、措施要求不細、程序冗余繁復的問題,進一步出硬招、出實招,完善制度、砸實要求、定清責任,消滅“模糊地帶”,消除“模棱兩可”,讓制度描繪出公道正派的清晰路徑。另一方面,加強制度創(chuàng)新,尤其是要進一步健全維護公道正派的制度體系,創(chuàng)新完善容錯糾錯等制度措施,既為擔當者撐腰鼓勁,還讓支持擔當者擔當的人成“主流”、當“主角”,用制度推動公道正派蔚然成風,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實保證。
·圖片報道 ·TUPIANBAODAO
連日來,機關、社區(qū)、農村、企業(yè)等基層各領域黨員,紛紛走進濟南市萊蕪區(qū)鳳城組織生活館,開展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培訓。鳳城組織生活館是濟南市第一家黨員組織生活館,聚焦組織生活,建立初心學堂、先鋒驛站,開設政治生日、黨性體檢、民主評議、談心談話等功能區(qū)域,通過“規(guī)定動作+特色定制”、“自選套餐+拓展項目”,量身定制組織生活套餐,全面實現黨員學習教育高質量“供給”。今年以來,已有省內外160余個基層支部、5000余名黨員走進鳳城組織生活館,過組織生活,接受黨性教育。
(高金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