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
2019年5月3日,托德·丹尼爾·沃爾特斯空軍上將正式出任美軍新任歐洲司令部司令,兼任北約作戰(zhàn)司令部(北約內部仍稱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駐地比利時蒙斯)司令,是近年來繼布里德洛夫空軍上將之后又一名美國空軍上將執(zhí)掌北約最高軍事指揮權。
其近期活動頻繁搶占北約軍事頭條。2020年7月29日美國防長埃斯珀表示美軍歐洲司令部駐地將從德國斯圖加特前往比利時蒙斯,沃爾特斯表示堅決支持。9月17日沃爾特斯通過視頻參加北約諾??寺摵喜筷犓玖畈烤邆涑跏甲鲬?zhàn)能力儀式,9月18日赴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2020年最后1次北約軍事委員會峰會。
盡管沃爾特斯作為歐洲美軍和北約軍隊最高軍事指揮官,但其主要觀點包括力推駐德美軍移防、反對土耳其采購S-400型防空導彈系統、反對德法組建歐洲軍隊等,有悖于“支持盟友”的聯盟精神。
出生于美國空軍將官家庭
1960年沃爾特斯出生于美國空軍將官家庭。其父托馬斯·沃爾特斯是美國空軍退役準將。1982年他從美國空軍學院(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畢業(yè),獲得理學士學位,加入空軍服役,被授予空軍少尉軍銜,接受為期2年的飛行員和長機飛行員培訓,曾飛行OV-10型偵察攻擊機。
作為美國空軍特級飛行員,他飛行小時數達到4990余個,既能飛行最先進的F-22型隱形戰(zhàn)斗機,又能飛行F-15C型重型戰(zhàn)斗機, 也能飛行A-10型攻擊機,還能飛行性能老化的OV-10型偵察攻擊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還可作為飛行教官,駕駛T-38型教練機為美國空軍培訓飛行員。
他參加各類培訓,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理論知識和精湛的軍事技能。1990年他在美國空軍戰(zhàn)斗機武器學校(內華達州內里斯)完成戰(zhàn)斗機武器教官課程,1995年在美國空軍指揮與參謀學院、武裝力量參謀學院(弗吉尼亞州諾??耍W習,1996年在安柏瑞德航空大學進修航空科學技術并獲得碩士學位,2001年在美國陸軍戰(zhàn)爭學院(賓夕法尼亞州卡萊爾兵營)獲得戰(zhàn)略研究碩士學位,2004年兼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任高級研究員,2007年和2010年在亞拉巴馬州馬克斯韋爾空軍基地分別進修聯合部隊空軍指揮官課程和聯合將官戰(zhàn)斗課程,2010年在卡萊斯兵營進修盟軍陸軍指揮官課程,2014年在美國國防大學進修高級將官課程,積累豐富的軍事技術和指揮理論知識。
曾在美軍四大戰(zhàn)區(qū)服役
沃爾特斯低中級軍官生涯曾在歐洲、北方、中央和印太四大戰(zhàn)區(qū)度過,且具備相當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為其問鼎歐洲司令部司令積累了雄厚的實戰(zhàn)資本。
1983年11月—1984年6月,沃爾特斯在德國森巴赫第704戰(zhàn)術空中支援中隊飛行OV-10型攻擊偵察機,開始接觸美軍歐洲事務,正式與歐洲司令部結緣。1986年12月至1987年4月他在佛羅里達州廷德爾空軍基地參加F-15型機駕駛培訓,轉型駕駛第三代重型噴氣式戰(zhàn)斗機。1987年5月—1989年12月,他再次回到歐洲服役,在德國比特堡空軍基地第53戰(zhàn)術戰(zhàn)斗機中隊擔任F-15型機飛行教練和飛行檢查員。
隨后他在印太戰(zhàn)區(qū)服役。1994年3月1日他出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副官,晉升少校,開始接觸印太戰(zhàn)區(qū)事務;1997年4月調任第3聯隊(阿拉斯加州埃爾門多夫)安全部門主管,1998年1月1日升任第3聯隊第19戰(zhàn)斗機中隊(阿拉斯加州埃爾門多夫)中隊長,晉升中校。
后來他先后擔任第1戰(zhàn)斗機聯隊第1作戰(zhàn)大隊(弗吉尼亞州蘭利空軍基地,美國空軍首個F-22型機大隊)大隊長(2002年7月1日出任,同時晉升上校,此前接受F-22型機飛行培訓,后成為F-22型機飛行員)、第485空軍遠征聯隊(沙特)、第47飛行訓練聯隊(德克薩斯州拉福林空軍基地)、第325戰(zhàn)斗機聯隊(佛羅里達州廷德爾空軍基地)聯隊長,比較熟悉美本土(屬于北方司令部轄區(qū))、中央司令部空軍事務。期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先后參加沙漠風暴、南方警戒、伊拉克自由、持久支援行動等,曾駕駛F-15型機炸死1名伊拉克高級將領,具有較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
躋身將官后主要在大機關服役任職
沃爾特斯晉升將官后,曾在美國空軍地區(qū)空軍司令部、戰(zhàn)區(qū)空軍司令部、一級司令部、美國空軍總部、聯合參謀部、戰(zhàn)區(qū)等大機關任職,具有很強的溝通協調能力,能自如處理各類復雜敏感事務。
2007年11月2日,沃爾德斯晉升準將,2008年3月出任美軍中央司令部駐阿富汗聯軍安全轉型司令部負責政治軍事事務的副司令,2009年4月調任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科羅拉多州彼得森)航空航天與網絡空間作戰(zhàn)處處長,2011年5月升任駐阿美國空軍副司令,兼第9航空與航天遠征特遣部隊(阿富汗)司令,8月2日晉升少將,負責指揮空襲阿富汗塔利班武裝。
2012年6月他出任美國空軍部長辦公室立法聯絡處處長,2013年9月24日升任美軍南方司令部南方空軍(亞利桑那州戴維森-蒙森)司令兼第12航空隊司令,晉升中將,正式成為戰(zhàn)區(qū)空軍司令。
2014年12月他赴空軍總部出任美國空軍作戰(zhàn)副參謀長,2015年7月調任美軍聯合參謀部作戰(zhàn)局長。作為美軍聯合參謀部作戰(zhàn)局局長,他協助時任美軍參聯會主席鄧福德制定作戰(zhàn)計劃,為各聯合作戰(zhàn)司令部提供戰(zhàn)略指導,使美總統、國防部長與聯合作戰(zhàn)司令部司令在作戰(zhàn)和計劃方面溝通更為暢通有效。
2016年8月11日他赴德國拉姆斯泰因出任美軍歐洲空軍和非洲空軍司令,兼北約盟軍空軍司令、聯合空中力量能力中心主任,晉升空軍上將。盡管他“下沉”為戰(zhàn)區(qū)空軍司令,但由于執(zhí)掌歐洲空軍和非洲空軍部隊,在美國空軍中地位極高,因此被授予空軍上將軍銜。
2019年3月15日,美國時任代理國防部長帕特里克·M·沙納漢宣布特朗普提名沃爾特斯出任新任北約作戰(zhàn)司令部司令(也是第19任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司令)兼美軍歐洲司令部司令,同日北約理事會批準他出任北約作戰(zhàn)司令部司令提名,4月2日該項提名被美國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批準。5月3日沃爾特斯接替斯卡帕羅蒂陸軍上將正式出任美軍歐洲司令部司令兼北約作戰(zhàn)司令部司令。北約秘書長斯托爾騰貝格主持兩人的北約作戰(zhàn)司令部司令指揮權交接儀式。在交接儀式上,斯托爾騰貝格表示“北約作戰(zhàn)司令部司令是世界上最具挑戰(zhàn)、最重要的軍事崗位之一,因為他指揮北約軍隊捍衛(wèi)自由、民主和法律體系,沃爾特斯將軍能指揮好這支部隊,強化軍事同盟關系,繼續(xù)履行北約集體防衛(wèi)承諾,應對目前的挑戰(zhàn)”。
難以處理好土耳其與法德的關系
作為北約最高軍事指揮官,沃爾特斯要緊緊掌握北約最高軍事指揮權,便于美軍牢牢控制北約軍隊。如何處理美軍與美軍歐洲司令部轄區(qū)內土耳其和法德等北約強國的關系,解決分歧維持同盟關系將是沃爾德斯面臨的難題。
美土軍事合作關系曾受美國拒絕引渡居倫、支持土耳其軍事政變影響,目前受土采購俄制S-400型防空導彈系統影響較大,最直接影響就是美國取消土空軍100架F-35A型機的交付。沃爾特斯像前任歐洲司令部司令斯卡帕羅蒂陸軍上將一樣,反對土耳其采購S-400型防空導彈系統。2019年4月2日,沃爾德斯在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提名聽證會作證時表示,盡管土耳其是東南歐、中東地區(qū)重要盟國,但如果土耳其堅持采購俄制S-400型防空導彈系統,它沒有資格從美國獲得F-35A。由于土耳其堅決采購S-400型防空導彈系統,2019年7月17日美國正式取消土耳其采購F-35A型機資格,導致美土軍事關系進一步惡化,不排除土未來退出北約的可能。
如何在北約框架內穩(wěn)住法德,阻止組建以法德為核心的歐洲軍隊,將考驗著沃爾特斯的智慧。他像斯卡帕羅蒂一樣,將俄羅斯視為最大威脅,制造歐洲假想敵,散布“俄羅斯威脅論”,鼓吹中東和北非恐怖分子向歐洲流竄,以此要挾法德,打造防俄反恐同盟,實際上是想以此將法德留在北約內,反對德法組建獨立的歐洲軍隊。但隨著法德力推組建獨立的歐洲軍隊,將進一步削弱歐洲國家對北約軍隊投入,將來不排除歐洲國家軍隊陸續(xù)退出北約軍隊的可能。如何處理好與法德的關系,將是沃爾特斯面臨的另一道難題。
力推部分駐德美軍移防
近年來美德因國防預算問題關系緊張。美國認為德國國防預算不足,沒有達到北約規(guī)定GDP的2%,對駐德美軍費用分擔太少,光享受美軍保護而少交“保護費”。鑒于此,沃爾特斯力主撤離部分駐德美軍,降低對德國“保護”力度,以對德國施壓,企圖使德國增加軍費和擴編軍隊。
2020年7月29日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宣布美軍根據新版《國防戰(zhàn)略》決定從德國撤出部分軍隊,總兵力多達1.2萬人:一部分約5600人移至其他歐洲國家履行北約和歐洲的安全承諾;另一部分約6400人將撤回美本土,留下的歐洲戰(zhàn)力真空將由部隊輪換方式進駐歐洲戰(zhàn)略地區(qū)如黑海國家等填補。換句話說,駐歐美軍在數量上并沒有減少,而是由不同的部隊輪流赴歐洲部署維持兵力規(guī)模。
這份駐德美軍撤軍計劃就是由沃爾特斯領導參謀人員擬制的。目前駐德美軍約3.6萬人。根據前述撤軍計劃,駐德美軍將降至約2.4萬人,但德國仍將是美國駐軍最多的歐洲國家。
沃爾特斯通過視頻詳細向埃斯珀匯報了駐德美軍移防計劃,主要包括歐洲司令部、歐洲特種作戰(zhàn)司令部駐地將從德國斯圖加特前往比利時蒙斯,將與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合署辦公,將進一步提高作戰(zhàn)決策效率;美國陸軍3個旅、1個防空營、1個工程營遷往比利時;美國陸軍2個支援營、美國空軍第52民事工程中隊、1個戰(zhàn)斗機聯隊遷往意大利,強化對黑海地區(qū)北約成員國的支援能力;美國陸軍第5軍軍部直屬隊輪流進駐波蘭,以落實美波防務合作協議;部分部隊移防至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第2騎兵團撤回美本土;美軍還將輪流向歐洲關鍵地區(qū)如黑海地區(qū)部署部隊,進一步提升部隊遠征作戰(zhàn)能力和作戰(zhàn)靈活性,強化部隊動態(tài)運用能力。
通過此次移防,歐洲美軍將增加對比利時、意大利、波蘭、波羅的海三國和黑海成員國駐軍,強化與前述國家協同作戰(zhàn)和伙伴關系。
盡管沃爾特斯具有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也有大量的機關工作經歷,曾指揮過戰(zhàn)區(qū)空軍,但能否處理好與北約盟國土法德的關系使北約更加團結以一致對抗俄羅斯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責任編輯:張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