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杰,朱 榮,李偉峰,唐逸興
(1.北京科技大學 冶金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北京 100083;2.北京科技大學 高端金屬材料特種熔煉與制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83)
目前,轉爐主要是通過頂吹氧氣,底吹氬氣或氮氣進行冶煉。隨著市場對低磷鋼和超低磷鋼的需求日益增大,傳統頂底復吹轉爐已經難以經濟高效地生產此類鋼種[1-2]。而底吹O2-CaO轉爐顯著改善了轉爐的脫磷條件,可以穩(wěn)定地冶煉低磷鋼[3-4]。水模擬對于研究轉爐熔池的傳輸動力學條件具有重要意義[5-6]。由于CaO顆粒是由大流量底吹氣體作為載氣送入轉爐的金屬熔池內,因此,對于大流量底吹轉爐的物理模擬將為底吹O2-CaO轉爐研究提供重要理論基礎。
本實驗利用水模擬鋼液,利用空氣模擬氧氣進行冷態(tài)實驗。根據相似原理,不僅要保證模型和原型幾何相似,而且要保證模型和原型的動力相似[7-8]。
λ=lm/lp
(1)
式中:lm和lp代表模型和原型的幾何尺寸。
動力相似就要求模型和原型修正的Froude準數(Fr′)相等,即
(Fr′)m=(Fr′)p
(2)
(3)
由式(3)計算可得模型和原型氣體流速的對應關系,即
(4)
再進一步確定模型和原型氣體流量的對應關系,即
(5)
式中:ρlm、ρlp分別為模型和原型的液體密度,kg/m3;ρgm、ρgp分別為模型和原型的氣體密度,kg/m3;dm、dp分別為模型和原型氧槍及底槍直徑,mm;g為重力加速度,m/s2;vm、vp分別是模型和原型的氣體流速,m/s;Qm、Qp分別為模型和原型的氣體流量,m3/h(標準)。
本實驗選取的相似比λ為1∶5,計算得到模型和原型的主要相關參數如表1所示。
表1模型和原型的主要參數
本實驗的實驗裝置主要包括有機玻璃轉爐模型、空氣壓縮機、儲氣罐、壓力表、轉子流量計、氧槍、底吹原件、電極、電導率儀以及DJ800采集卡。水模擬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4種底吹位置如圖2所示。
圖1 水模擬實驗裝置示意圖
圖2 底吹位置示意圖
利用水模擬實驗,通過混勻時間的快慢來判斷熔池攪拌的強弱。實驗前將兩根電極分別安裝在轉爐模型底部的不同位置,按照設計好的實驗方案調整底吹位置、槍位、頂吹流量和底吹流量,氣體吹入熔池1 min后,熔池運動狀態(tài)基本穩(wěn)定,然后開始實驗。用飽和KCl溶液作為示蹤劑,每爐100 mL,在固定位置迅速加入轉爐熔池并開始采集電導率數據,持續(xù)采集90 s。每種實驗方案重復做三次,混勻時間取這三次實驗結果的平均值。
本實驗采用正交法,利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設計16組正交實驗方案,熔池混勻時間如表2所示。
表2 混勻時間記錄表
續(xù)表
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時,必須保證數據整體上具有正態(tài)分布特征。因此,需要在SPSS軟件中對16組正交實驗結果進行K-S檢驗(Kolmogorov-Smirnov Test),檢驗結果P=0.134>0.05,實驗結果符合正態(tài)分布,可以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
表3為方差分析表。表3中的顯著性水平P的大小代表因素對混勻時間的影響強弱。P值越小,對混勻時間的影響越大。當P<0.01時,說明因素對混勻時間有極其顯著的影響;當P<0.05時,說明因素對混勻時間有顯著性影響;當P>0.05時,說明因素對混勻時間無顯著性影響。
表3 方差分析表
P<0.05,說明吹位置對混勻時間有顯著性影響。槍位、底吹流量、頂吹流量的P值均大于0.05,對混勻時間沒有顯著性影響。各因素對混勻時間的影響程度由大到小為:底吹位置>頂吹槍位>底吹流量>頂吹流量。
表4為單因素描述統計表,由表4中的平均值數據可以得到如圖3所示的混勻時間變化趨勢圖。由圖3可知,底吹位置為D2(0.4R)時熔池的攪拌效果最佳并且其攪拌效果比其他布置方式有較明顯優(yōu)勢,其中底吹位置為D4(0.6R)時,熔池攪拌效果最差。
表4 單因素描述統計表
圖3 混勻時間變化趨勢圖
頂吹槍位為C2(400 mm)時,混勻時間最短。當頂吹槍位為C3(460 mm)時,頂吹氣體與鋼液面距離增大,到達液面時能量損失大,沖擊深度變淺,對熔池的攪拌效果減弱。當頂吹槍位為C1(340 mm)時,頂吹氣體和底吹氣體動能部分相互抵消,使熔池攪拌減弱。
底吹流量為B2(15.7 m3/h(標準))時,混勻效果最好。隨著底吹流量增加,混勻時間先縮短后延長。當底吹流量增加,底吹氣體所帶入的動能越多,但是流量過大時會有部分動能被氣體帶離鋼液面,減弱攪拌。
頂吹流量為A2(164 m3/h(標準))時,熔池攪拌效果最好。隨著頂吹流量增大,混勻時間有所縮短,但是繼續(xù)增大流量,會使頂吹氣體和底吹氣體的部分動能抵消,造成混勻時間延長的結果。因此,隨著頂吹流量的增大,混勻時間先縮短后延長。
(1)底吹位置對轉爐熔池的混勻時間具體顯著性影響,各個因素對混勻時間的影響程度由大到小為:底吹位置>頂吹槍位>底吹流量>頂吹流量。
(2)正交實驗結果所確定的最佳實驗方案為D2C2B2A2(對應的原型參數為底吹位置0.4R,頂吹槍位2 000 mm,底吹流量2 200 m3/h(標準),頂吹流量23 000 m3/h(標準))。此時,熔池的混勻時間最短,熔池攪拌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