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成分及其應用

        2020-12-10 15:04:19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5期
        關鍵詞:法律文本

        張 文

        引 言

        文言和白話是漢語語體兩種主要表現形式。文言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前中華文明書面語的重要表現形式,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大力推廣全民共同語——普通話,“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還寫進了《憲法》?!吨腥A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也明確強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guī)范漢字”。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和普及,現代漢語中文言的使用越來越少,但在語言生活實踐中并沒有完全消失。孫德金《現代書面漢語中的文言語法成分研究》指出,“文言語法成分在現代書面漢語語法系統(tǒng)中的價值主要表現在:第一,滿足書面表達時特定意念表達的需要。第二,滿足書面表達中特定的簡潔、典雅等語言風格的需要,要實現簡、雅、莊、諧等語言表達的效果,文言語法成分的使用就是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第三,滿足語句結構組織和調整的句法或語篇的構造需要?!盵1]318可見,文言對于提高漢語書面語表達效果仍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文言與白話,目前學術界主要從文學語言的角度進行研究,如劉云《白話、文言與方言:19世紀中期官話〈圣經〉譯本的誕生》[2]。此外,還有討論書面語和口語的判斷標準和二者關系的,如呂叔湘《文言和白話》[3]、張中行《文言和白話》[4]、蔣紹愚《也談文言和白話》[5]等。近年來有學者開始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角度全面考察漢語書面語白話與文言的應用情況及社會對文言、白話的語言態(tài)度,并提出自己的主張。如刁晏斌《百年書面漢語與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歷史、 現實與反思——為紀念現代漢語一百周年而作》從歷史與現實兩個方面考察了百年現代漢語書面語與中國語文現代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及其表現,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反思。刁晏斌教授認為,中國語文現代化的目標是“適應現代的社會生活?,F代社會生活的特點之一是文化生活的分層化?!薄罢Z文現代化的基礎是語文觀的現代化。在研究規(guī)范時,必須考慮如何把‘文人氣’與‘從眾從俗’結合起來,不能只是‘一廂情愿’?!痹谂c時俱進的中國社會,中國語文現代化的目標和任務是否應作相應的調整?刁晏斌教授在文中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就言文一致來說,無論社會全體民眾的文化水平與受教育程度,還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水平與需求,都今非昔比,那么,在現實的條件下,我們的工作目標是不是依然還要以‘人人能懂’為唯一目標? 社會群體自身及其現實追求的多元化,當下個人以及社會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新認識與回歸取向,是否需要在語文現代化的指導方針及具體工作中體現出來?”[6]鄔美麗《漢語書面語語言態(tài)度實證研究》對400多人進行抽樣調查后得出結論:從情感因素、 認知因素和行為傾向上看,越是典雅的文本,獲得的評價越高。[7]推普工作已取得相當的成績和實效,但文言仍在現代漢語(主要是普通話)中頻頻使用,人們自然要對文言和白話的界限和關系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不過,對文言在現代漢語書面中的實際使用情況的研究還遠遠不夠。

        法律文本的語體特點決定了法律文本語言中文言成分和用法最為突出,所以本文主要以現代法律文本為研究對象,考察現代法律文本中文言成分的使用面貌、文言成分和白話(本文指現代白話——漢語普通話)的對應關系,以及從語體角度如何看待法律語言中的文言成分等問題。主要以法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為例)和判決書為主。因為判決書中會引用法典內容,所以法典語言對判決書語言有影響。本文舉例以法典語言為主,當某些文言現象是判決書所特有的或表現特別突出時,則重點指明。

        一、現代法律文本中文言成分使用面貌

        文言和白話的區(qū)別,“最重要的當然是詞匯語法系統(tǒng),文言有自己的一套,白話另有自己的一套,其中相當多的部分,兩者不能通用。分辨這不能通用的異點很重要?!盵4]233“不能通用”不是簡單地指文白不能互換,還指即使可以互換,但互換后有明顯的語體差異。漢語母語者能夠從語感判斷文言和白話存在不同,不能完全對等,而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詞匯和語法方面。而討論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成分,除了文言和白話這種“不能通用”的語體差異外,文言還是一個帶有時間意義的概念,即古代書面語言。所以,直觀的來說,我們判定文言的標準就是從語感上來說它是一種和現代漢語普通話有區(qū)別的屬于古代書面語的語言成分和用法。

        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成分,與現代漢語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詞匯和句法等方面。

        (一)詞匯方面

        1.單音節(jié)詞占優(yōu)勢

        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且涉及多種詞類。例如:

        A.普通名詞

        (1)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y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三條)

        (2)本章所稱戰(zhàn)時,是指國家宣布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部隊受領作戰(zhàn)任務或者遭敵突然襲擊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百五十一條)

        上述例子中的“業(yè)”“敵”在現代漢語中均不能單獨使用,但在古代文言中大量存在,如:“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繼文之業(yè),而信宣於諸侯,今為可矣?!?《左傳·僖公》)“凡師,敵未陳曰敗某師,皆陳曰戰(zhàn),大崩曰敗績?!?《左傳·莊公》)

        B.指代詞

        (3)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

        (4)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一條)

        (5)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

        C.動詞

        (6)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

        (7)入戶搶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8)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

        (9)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公務期間,擅離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零九條)

        D.結構助詞

        (10)單位犯本節(jié)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guī)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guī)定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條)

        E.副詞

        (11)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

        (12)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減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九條)

        例(11)中“尚”與“未”兩個單音詞連用。

        F.介詞

        (13)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八條)

        (14)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條)

        在現代法律文本中,介詞“以”還參與構成“以……論”“以……論處”等固定格式,如例(15)、例(16):

        (15)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

        (16)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

        G.連詞

        (17)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

        2.嵌偶詞

        從韻律語法上看,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成分還以“嵌偶詞”形式出現?,F代漢語書面語中活躍著一批必須組單成雙之后才能獨立運用的單音文言詞,有學者稱之為“嵌偶詞”(1)黃梅《漢語嵌偶單音詞》認為,嵌偶單音詞(簡稱“嵌偶詞”)是一批結合面寬,但必須成雙(嵌入雙音韻律模塊)的莊典單音詞。是用新理論發(fā)現的一批新詞。它們以往多被當作半自由語素,即雖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但分布受限、不能單說。嵌偶詞的語言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五點:第一,出現在當代書面正式語體中;第二,能單獨作句法成分;第三,必須通過韻律組合,即必須組成雙字韻律詞,或者說必須嵌入雙音模板;第四,組成的雙字組是韻律結合;這一韻律組合不一定是一個獨立的句法單位;第五,是文言單音詞。從韻律語法的角度看,這些詞是“句法自由,韻律黏著”的單音詞,是為滿足莊典語體需求,依詞法規(guī)則而生的一批詞。其存在反映了漢語詞匯須依語體而辨的重要事實。。[8]例如:

        (18)聚眾沖擊軍事禁區(qū),嚴重擾亂軍事禁區(qū)秩序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七十一條)

        “眾”在文言文中是一個自由的單音詞。如:“即雖謀反,詞理不能動眾,威力不足率人者,亦皆斬,父子、母女、妻妾并流三千里。”(《唐律疏議》卷第四)但在現代漢語中,“眾”的自由度發(fā)生了變化,只有當它搭配另一個單音節(jié)詞出現,表述才能被母語者接受。試比較:聚眾沖擊軍事禁區(qū)/聚集眾沖擊軍事禁區(qū),后者不能被母語者接受,因為單音文言詞即嵌偶詞“眾”沒有實現組單成雙,不能獨立運用。前述例子中的“敵”“業(yè)”也是嵌偶詞?,F代法律文書中大量嵌偶詞的搭配運用,增添了法律語體的古雅莊重色彩。

        3.四字凝固短語

        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詞語還以凝固格式的形式存在,主要為謂詞性成分的四字凝固格式。例如:

        (19)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九條)

        (20)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

        (二)句法方面

        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應用還表現在句法結構上。下面列舉的主要是古代文言中經常使用而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的句法結構。

        1.名詞作狀語

        白兆麟認為:“在現代漢語里,除時間名詞外,名詞一般不能直接用在動詞前面作狀語。而在古代漢語里,名詞的用法比較靈活,往往可以直接修飾動詞,在句中作狀語。”[9]孫德金指出:“現代漢語名詞作狀語現象是古代漢語語法規(guī)則在現代漢語中的沿用;各種語義模型在古代漢語中通過名詞加謂語動詞形式表現出來,但在現代漢語中主要通過各種介賓短語加謂語動詞形式加以表現。”[1]246

        我們在現代法律文本中發(fā)現很多名詞作狀語現象,尤其是法律罪名大量使用名詞作狀語的構式。例如:

        (21)罪刑法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法定”為“法”(名詞,狀語)+“定”(動詞,中心詞)構成的偏正短語,文言用法]

        (22)法律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明文規(guī)定”為“明文”+“規(guī)定”構成的偏正短語)

        (23)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過失犯罪”為“過失”+“犯罪”構成的偏正短語)

        (24)職務侵占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職務侵占”為“職務”+“侵占”構成的偏正短語)

        (25)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構成的偏正短語)

        2.判斷句

        王力指出:“在現代漢語里,判斷句以用系詞為常。在上古漢語里,情況正相反。名詞不需要系詞的幫助就可以構成判斷。”[10]345如:“南冥者,天池也?!薄瓣悇僬?,陽城人也?!?/p>

        我們可以在現代法律判決書文本中發(fā)現類似古代文言判斷句的形式,不需要系詞的幫助就可以構成判斷,多用于引入機構名稱或者所關涉人員信息。

        A.不用系詞的判斷句

        (26)指定辯護人蒙學浩,北京首潤律師事務所律師。[(2018)京0113刑初217號]

        (27)公訴機關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檢察院。[(2018)京0102刑初57號]

        系詞是在判斷句中把名詞謂語聯系于主語的詞。王力認為,就漢語來說,真正的系詞只有一個“是”。但我們在現代法律判決書中還可以發(fā)現使用“系”作系詞的判斷句情況。

        B.“系”作系詞的判斷句

        (28)被告人系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主觀惡性不大,且具有自首情節(jié),系犯罪未遂,請法庭從輕處罰。[(2018)京0113刑初217號]

        (29)被告人張某1在前罪刑罰執(zhí)行完畢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系累犯,應當從重處罰。[(2018)京0102刑初57號]

        此外,王力指出:“‘為’的本義是‘做’,在上古某些句子里,它具有一種引申的意義,使我們能夠譯成現代的‘是’字。”“在主語和‘判斷語’指稱同一事物的時候,‘為’字就不可以省”。[10]348-349現代法律文本中也有使用文言泛義動詞“為”的判斷句。

        C.使用文言泛義動詞“為”的判斷句

        (30)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八條)

        (31)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條規(guī)定外,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十五條)

        3.“將”字處置句

        王力指出:“處置式在較早時代,更常見的形式是‘將’字式?!盵10]408普通話中相對應的常見的形式是“把”字式。但現代法律文本中的處置式除了用“把”字作為處置標記外,也大量用“將”字作為處置標記。例如:

        (32)逃避海關監(jiān)管將境外固體廢物、液態(tài)廢物和氣態(tài)廢物運輸進境,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

        (33)國有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上級主管部門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徇私舞弊,將國有資產低價折股或者低價出售,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條)

        4.“為……所”被動句

        先秦文言的被動句式常用的有:V+于+施事、見+V、為+施事+V?,F代漢語表示被動的“被”字句漢代才出現多一些。王力指出:“‘為……所’式是由先秦的被動式‘為’字句發(fā)展出來的。這個結構沿用下來,成為文言文被動式的正常格式?!盵10]422-423我們在現代法律文本中發(fā)現由“為”構成的被動句式,主要采用“為……所”的形式,不過用例不多。例如:

        (34)本條所稱商業(yè)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

        5.“名+數+量”語序

        張赪提到:“漢語數量短語從其所修飾的中心名詞后移到位于中心名詞前,是古今漢語語序的一個重要演變?!盵11]張延俊指出,春秋時代以前,在漢語數量結構與名詞中心語相結合的短語中,幾乎都是數量短語置于名詞之后,“名+數+量”?!皵?量+名”短語的出現是從戰(zhàn)國時期開始的。后來這種結構很快發(fā)展成為漢語中表示數量關系的名詞短語的主要形式。[12]

        現代法律文本中還大量使用“名+數+量”結構,主要出現在判決書中,法典中沒有發(fā)現用例。這是因為法典中多是對量刑上的幅度性規(guī)定,而在判決書中則表現為具體刑罰,“名+數+量”結構則凸顯了數量語義。例如:

        (35)2010年12月因盜竊被行政拘留三日;2011年10月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拘役五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2013年1月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拘役五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2014年11月4日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2015年4月27日因故意毀壞財物被行政拘留十四日;2015年9月16日因犯故意毀壞財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2016年9月9日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2018)京0102刑初406號]

        (36)隨案移送的三星牌手機一部發(fā)還被害人馮某,蘋果牌手機一部發(fā)還被害人喬某2。[(2018)京0102刑初406號]

        在法典中,數量短語表達的是一定的范圍而非具體數量。試比較:

        (37)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6.介賓短語后置于謂語動詞

        介賓短語由后置于謂語動詞到前置于謂語動詞,是古今漢語的一種重要語序變化。特別是謂語動詞帶賓語時,介賓短語的語序古今漢語表現出很大差異。張赪指出,先秦時絕大多數情況下介詞詞組和賓語是同時位于動詞之后的。魏晉南北朝開始,隨著介詞詞組在動詞帶賓語的句子中大量前移,介詞詞組補語和賓語同時出現在動詞之后的情況也迅速減少。[13]對于由“以”構成的介賓短語,王力把介詞“以”及其賓語形成的介賓短語稱為“工具狀語”,他認為在上古,工具狀語放在謂語動詞前面或后面都可以。到了近代漢語里,“拿”替代“以”,所構成的工具狀語的位置固定在動詞的前面。[10]367-369孫德金也指出:“在文言語法中,由介詞‘以’和賓語構成的介賓詞組可以在動詞前,也可置于動詞之后?!薄艾F代書面漢語中的‘以’及其賓語主要用于動詞前面?!盵1]176

        我們發(fā)現,在現代法律文本中,介賓短語后置于謂語動詞的文言形式,特別是雙及物構式中由“以”構成的介賓短語出現在雙及物動詞之后的現象表現突出。這種介賓短語后置于雙及物動詞的結構,有著特殊的信息表達效果。按照信息表達原則,句末一般表達新信息,是焦點所在位置。雙及物構式中,介賓短語位于雙及物動詞之后的,會成為信息表達的焦點。現代法律文本中,介賓短語后置于雙及物動詞的雙及物結構,正是為了使介賓短語所表達的信息成為焦點,加以強調。例如:

        (38)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的,以行賄論處。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

        上例強調了介賓短語所表達的信息——“財物”,“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

        二、現代法律文本中文言成分的使用偏誤

        現代法律文本中對文言成分的使用存在不規(guī)范之處,有學者指出,法律法規(guī)語言存在并列短語問題、代詞“其”的誤用、表情況的“的”字的使用以及幾種常見語病和用詞不當的問題。[14]確實如此,我們也發(fā)現了這樣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們還發(fā)現現代法律文本中存在一些其他文言成分使用不當的現象。

        (一)代詞“其”的使用不當

        王力指出:“第三人稱的情形比較單純?!洹钟糜陬I格?!盵10]262“在中古時期……‘其’字也不專用于領格而可以用作主語和賓語了。至于主語,則出現于南北朝以后。這也是違反先秦語法的。這種情況的產生,也是由于當時已經產生了新形式‘伊’‘渠’‘他’等,著書的人不甘心用當代口語,而用古代的形式?!痢茸旨热豢梢杂米髦髡Z和賓語,作者就以為古人的‘其’字也可以用于主語和賓語了?!盵10]266-267總之,王力先生認為“其”主要是領格用法,而用于主語和賓語位置都是受“伊”“渠”“他”等代詞影響而違反先秦語法的現象。孫德金也指出:“第三人稱代詞‘其’在古代漢語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定語,一般不作主語、賓語?!洹髦髡Z,應分為兩類情況,一是分句中的情況,一是從句中的情況。盡管‘其’的句法功能有所發(fā)展,但畢竟自古作主語就不是主要的功能,因此,到今天也還是特殊的功能?!盵1]107-108“和‘之’不同,‘其’只能作兼語動詞的賓語,不能作謂語動詞的賓語。”[1]114

        我們發(fā)現“其”在現代法典中的用法,主要用于領格、介賓短語的賓語位置,或在包孕句里的主位、小句的主位。例如:

        (39)緩刑的考驗及其積極后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六條)(領格)

        (40)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一條)(作介詞的賓語)

        (41)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fā)行其制作的錄音錄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包孕句里的主位)

        (42)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小句的主位)

        上述“其”在法典中的用法均沒什么問題,但是,“其”在判決書中有時被直接誤用于主語位置,而且主要被用于證人證言的人稱指代。例如:

        (43)被害人楊某的陳述證實:2017年8月21日20時30分許,其和女兒在位于順義區(qū)X鎮(zhèn)X村東單位宿舍內休息,其打電話給丈夫何某1求救。[(2018)京0113刑初217號]

        文言語法中,“其”雖然可以作主語,但主要是位于包孕句里的主位、小句的主位,而不能在單句中作主語,上例應把“其”改為“楊某”或“她”。

        (二)連詞“而”的使用不當

        據楊榮祥的研究,連詞“而”的基本語法功能是標記“兩度陳述”,即“而”連接的一定是兩個在句法結構中具有述謂功能的成分。[15]我們贊同此觀點?,F代法律文本中“而”的使用有不符合這一語言規(guī)律的地方。例如:

        (44)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

        此例中“而”所連接的前項“對明知是無罪的人”“對明知是有罪的人”是介賓短語,不是述謂功能成分,應把“而”刪除。

        (三)“所”的不當應用造成歧解

        朱德熙認為,古漢語“所”是個轉指標記,提取的是“所VP”中“VP”的賓語。[16]徐江勝指出,在中古譯經里,“所有”已經成詞。與總括副詞、遍指代詞頻繁共現,導致“所有”感染總括、遍指義,從而其語義由“擁有的……”演變?yōu)椤皳碛械娜俊薄17]由于文言虛詞“所”具有轉指功能,同時“所”形成的“所VP”結構有些已經詞化,整體發(fā)展出新的語義,因此“所”字結構會出現歧解問題。例如:

        (45)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

        此例“所有”是轉指為“所擁有的”,還是已經詞匯化為“全部”義了,存在歧解的問題。嚴謹的法律文本表達必須明確精當,不應有歧解現象。根據上下文語境,此句應改為“搶奪、竊取國家所擁有的檔案的……”,以盡可能精確表達法條語義,或者采取其他方式排歧,如改為“搶奪、竊取國家的檔案的……”。

        (四)“為”的不當應用造成歧解

        文言詞“為”既是個泛義動詞,又有介詞等虛詞用法,應用不當會出現歧解問題。例如:

        (46)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guī)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

        此例,由于“為”既可作介詞(表目的,為了),又可作泛義動詞(表判斷義),帶來歧解的問題:是為了單位利益或因為單位的原因而犯罪,還是屬于單位犯罪?可以改為“……法律規(guī)定是(或屬于)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三、文言和現代白話表達的對應關系與選擇

        應該說,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表達現代漢語大都有與之相對應的表達,二者可以互相替換。也就是對于同一語義表達,存在文言和白話表達兩種選擇的可能性,在具體語用上,究竟選擇文言形式,還是白話形式,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文言和現代白話表達的對應關系包括三種類型:一是詞形相關;二是詞形無關;三是句法結構不同。具體分析如下:

        (一)詞形相關

        所謂詞形相關,是指可以互相替換使用的文言和白話詞語具有某些共同形式(即擁有相同語素),文言之于現代白話為單音節(jié)詞與意義相同或相近的雙音節(jié)詞的關系。例如:

        1.“遭”與“遭受”“遭遇”

        (47)本章所稱戰(zhàn)時,是指國家宣布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部隊受領作戰(zhàn)任務或者遭敵突然襲擊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百五十一條)

        (48)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

        (49)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十三條)

        文言詞“遭”和白話詞“遭受”“遭遇”詞形上有共同的語素“遭”,表達的意思基本一致,前者與后者任一詞語可替換使用,文白之間屬于詞形相關的關系類型。但當緊鄰的成分是莊重凝練的文言表達時,會選擇“遭”而非“遭受”和“遭遇”,如例(47)中因使用“敵”這一文言詞,故此句選擇“遭”更合體。再如:

        2.“確”與“確實”

        (50)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zhí)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八條)

        (51)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十三條)

        “確”與“確實”情形同上。詞形上有共同的語素“確”,文白之間屬于詞形相關的關系類型。但用“確”比“確實”更加簡潔凝練。

        (二)詞形無關

        所謂詞形無關,是指文言和白話詞語在詞形上完全不同,但意思一致,可以互相替換使用。這種詞形無關的文言與現代白話對應詞,在現代漢語口語中,文言形式多為白話形式所替代。書面語中,文言形式則保留一席之地,意在使表達更具莊重典雅的色彩。例如:

        1.“之”與“的”

        (52)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實施本章第一百零三條、第一百零四條、第一百零五條規(guī)定之罪的,依照各該條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零六條)

        (53)下列走私行為,根據本節(jié)規(guī)定構成犯罪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四條)

        作為結構助詞,文言“之”與白話“的”是一對可互換的對應關系詞。但當中心語為單音節(jié)時,選擇文言結構助詞“之”更合體,整體上體現一種文言表達的莊重典雅,簡潔有力。

        2.“以”與“用”

        (54)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

        (5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wèi)國家安全,保衛(wèi)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條)

        作為介詞,文言“以”和白話“用”是一對可互換的對應關系詞。例(54)中文言介“以”的使用顯得莊重典雅,特別是在“以……相……”的固定格式中。而例(55)整體表達白話化,白話“用”換為文言介詞“以”,不合體。

        (三)句法結構不同

        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形式和現代白話形式還有表意一樣但結構不同的情況。二者一般可以替換使用。例如:

        1.“名詞作狀語”與“介賓短語作狀語”的不同

        (56)暴力危及飛行安全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試比較:

        (57)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jié)嚴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

        例(56)的“暴力危及飛行安全”是名詞作狀語結構,是文言結構,名詞作狀語結構經常用于罪名之中。例(57)的“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是介賓短語作狀語結構,是現代白話中常見的句式?!懊~作狀語結構”相比較“介賓短語作狀語”更加莊重凝練,適用于罪名表達語境。

        2.判斷句系詞的應用不同

        現代刑法法典中,判斷系詞有用泛義文言詞“為”的,也有用現代白話詞“是”的。例如:

        (58)因利用職業(yè)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yè)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罰執(zhí)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yè),期限為三年至五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七條之一)

        (59)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

        判決書中,判斷系詞有用文言詞“為”和“系”的,有用現代白話詞“是”的,也有判斷句不用系詞的情形。例如:

        (60)公訴機關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檢察院。[(2018)京0102刑初57號](沒用系詞的判斷句)

        (61)被告人張某1在前罪刑罰執(zhí)行完畢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系累犯,應當從重處罰。[(2018)京0102刑初57號]

        (62)其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為被告人有自首情節(jié),認罪態(tài)度好,親屬有代為賠償的意愿,被害人有過錯,建議對被告人從輕處罰。[(2018)京0113刑初178號]

        (63)他們上前查看,男子手中的手機就是報警人被盜手機。[(2018)京0102刑初57號]

        不用系詞的判斷句是文言判斷句的主要形式,整體顯得莊重凝練,適用于判決書中直接引入訴訟參與人的語境。判斷系詞用文言詞“為”和“系”的,與白話中的判斷系詞“是”相區(qū)別,凸顯了法律語體的庒典特性。

        3.處置式中處置標記的不同

        現代法律文本中,處置式的處置標記有用文言處置標記“將”的,有用現代白話處置標記“把”的。例如:

        (64)逃避海關監(jiān)管將境外固體廢物、液態(tài)廢物和氣態(tài)廢物運輸進境,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

        (65)在死刑緩期執(zhí)行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十七條)

        例(64)使用文言處置標記“將”,相比較例(65)白話處置標記“把”,帶有文言莊重典雅特點。

        4.“名+數+量”與“數+量+名”語序的不同

        “名+數+量”語序是古代文言常用語序,而“數+量+名”語序則是現代漢語主要選擇的語序?,F代法律文書中這兩種語序都有使用。例如:

        (66)隨案移送的三星牌手機一部發(fā)還被害人馮某,蘋果牌手機一部發(fā)還被害人喬某2。[(2018)京0102刑初406號)](名+數+量)

        (67)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刑偵支隊出具的工作說明、工作記錄,證實該隊在辦理案件中,將起獲的另外3支槍狀物、5個手雷狀物品送至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七支隊進行鑒定。[(2018)京0101刑初162號](數+量+名)

        現代法律文書中雖然這兩種語序都使用,但在進行數量表達時,“名+數+量”語序更占優(yōu)勢,這種語序一方面凸顯了數量表達,另一方面這也是法律語體對文言表達所體現的莊典性的需求。

        (四)小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三種類型的文言和現代白話表達的選擇上,有如下特點:

        其一,詞形相關的,選用文言表達式,更莊重、簡潔,語力更強。但要求前后語境中緊鄰的其他詞語也要更簡潔,且多為單音節(jié)詞;如果前后緊鄰的詞語達不到這個要求,那么就會選擇現代白話表達式。試比較例(47)和例(48)、例(49)。

        其二,詞形上無關的,在現代漢語口語中,文言形式多為白話形式所替代。書面語中,文言形式則保留一席之地,主要目的是使法律文本顯得莊重典雅。

        其三,句法結構不同的,選用文言表達式,也是為了凸顯法律文本的莊重典雅,增強語力。

        四、現代法律文本中文言成分存在的必要性

        “五四白話文運動”使白話取代文言成為書面語主要形式,但文言并未就此而消失。根據孫德金《現代書面漢語中的文言語法成分研究》的研究,文言成分仍是現代書面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成分的存在,是構成現代書面漢語獨特語體特征的一個重要因素。[1]1

        如前所述,既然絕大多數文言表達都有相應的現代白話表達形式,現代法律文本中為什么要選擇更多的文言成分及文言用法呢?本研究認為,這是法律語體的“莊典”性特點與文言表達的特殊效果共同決定的。是現代法律文本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主要表現在:

        (一)文言表達具有唯一性,無合適的現代白話表達可替代

        現代法律語言中,有些表述離不開文言成分,不使用文言成分,很難找到對應的白話表達形式。文言成分是現代法律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法律語體的特殊性決定的。例如以下表述:

        (68)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69)【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數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

        (70)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沒收實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洗錢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洗錢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

        (71)本章適用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警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以及執(zhí)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和其他人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百五十條)

        (72)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73)本法所稱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團或者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七條)

        現代法律文本中的以上諸例中的文言詞語或文言句式,均找不到適當的白話形式,只能使用文言形式。如果非用白話形式,也不是做不到,但是,就會破壞法律語體的整體風格,且表達冗長,語力減弱。因為這些表達成分的不可替代性,不僅在更多的法律文本(包括法典、判決書等)中大量呈現,為體現話語的莊重和嚴肅,在其他領域的語言應用中也大量出現,所以,人們可能感覺不到這些表達是文言表達了,已經接受其為現代白話表達,甚至有些詞語已經被有些現代漢語詞典作為詞條錄入。比如《現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收入上述“從”“入”“所”“于”“眾”等詞條而未像收錄“之”一樣標注〈文〉。這種文言成分在現代漢語中被廣泛使用,主要是表意準確且精煉,沒必要刻意回避。

        (二)使用文言成分是體現法律語體莊典性的重要手段

        馮勝利提出語體語法的二元對立說,并指出“正式讓人嚴肅,莊典使人敬慕”,而“援古入今,方為莊典”,認為文言成分是體現“莊典”的手段。[18]本研究認為,對公民而言,法律是神圣而莊嚴的,作為公權力應該讓人們對其產生敬畏感,因此在形式上就必須體現濃厚的莊典性?,F代法律文本中文言成分的使用最能體現法律語言莊典性這一語體特點。正如有學者認為的那樣:“莊重風格的主要修辭特點是……大量使用專用詞語和古語詞。”[19]刁晏斌曾談到傳統(tǒng)國語的特點之一是“古雅色彩突出”。這里的“古”,“具體而言主要是指文言形式”。[20]也就是說文言表達具有古雅、莊重的特點。不同學者談到的語言“古雅”“莊雅”“典雅”“莊典”等特征,“都是指今文中使用文言詞語、古語詞、古代漢語的用法及形式這一特征,以及人們對書面語語用風格的感知?!焙苊黠@,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成分是為了增加法律語體的莊典性而有意為之。所以,現代法律語體中的文言成分及其用法從詞匯到語法結構,涉及面廣,呈現頻繁。詞匯方面,單音詞為主,涉及眾多詞類,如上文提及的名詞、指代詞、動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等。句法結構方面,涉及“系”作系詞的判斷句、使用文言泛義動詞“為”的判斷句、“將”字處置式、“名+數+量”語序等。還涉及很多由文言成分、文言構式所構成的獨特法律語言表達形式,如大量使用名詞作狀語構成罪名;判決書中不需要系詞的幫助就可以構成判斷,用于引入機構名稱或者所關涉人員信息;介賓短語后置于雙及物動詞以形成焦點信息;名數量語序用于強調數量;法律語體中還存在特有的固定文言詞語組合形式,如“以……論(處)”等。如果這些文言成分、文言構式替換為白話形式,則失去法律語體之莊典性,會給人俗常隨意、不專業(yè)、不凝練之感。例如:

        (74)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

        (75)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

        (76)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九條)

        例(74)的“尚未”如果替換為“還沒有”則顯得較為俗常隨意;例(75)中的“拒”如果替換為“堅決”則顯得不夠專業(yè)也不夠準確;例(76)中的“同工同酬”如果替換,只能替換為“同樣的勞動同樣的報酬”,明顯不如“同工同酬”凝練。

        因此,現代法律文本語言表達離不開文言成分,使用文言成分是體現法律語體莊典性的必然要求。

        結 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成分及其使用面貌,并對其中存在的使用偏誤進行了考察分析?;谖陌妆磉_的對比,從法律語體特點視角出發(fā),顯然文言成分的大量應用之于現代法律文本而言,不僅是歷史沿革之故,更是體現法律語體的莊典性所必須。

        刁晏斌從歷史與現實兩個方面考察百年現代漢語書面語與中國語文現代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及其表現之后指出:“受語文現代化運動‘大眾化’目標的約束和驅使,最終的選擇毫無疑問只能是取白話而去文言。然而,從漢語史的角度來看,文言曾經是古代的‘白話’(口語)或與之相去不遠,而白話則是由文言分化發(fā)展而來,因此二者根本無法一刀兩斷?!盵6]呂叔湘也曾強調過:“新的書面語又會從舊的書面語吸收有用的成分:在現代漢語書刊里,文言成分,特別是利用文言詞素造成的新詞,比《水滸傳》和《紅樓夢》里多得多。”[21]所以現代法律文本中的文言成分,是漢語語用上的一種傳承。鄔美麗關于漢語書面語語言態(tài)度的實證研究證明:“受訪者對漢語書面語的需求是多元的,并不單單追求口語化的文風?!瑯邮前自捨模藗儗Σ煌问降奈谋鞠埠贸潭纫彩遣煌?。相對來看,越是古雅、越是優(yōu)美的文本,越受到歡迎。即漢語書面語的發(fā)展應該是多元化發(fā)展的,并不僅僅就是極致的口語化、‘白’化?!盵7]漢語書面語發(fā)展到了追求語體多樣化多元化發(fā)展的歷史時期,法律文本的語體特點是莊典、精練、語氣果斷,語力較強,更與文言表達相契合。

        文言是法律語言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文言水平對于提升法律語言表達、理解具有重要意義。

        附言:本文寫作過程中得到李開拓、鄒玉華等老師的大力指導,特此致謝。

        猜你喜歡
        法律文本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人間(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1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涩涩涩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护士人妻hd中文字幕| 久久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爱91精品国产一区| 漂亮丰满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色婷婷 |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 久久久99精品视频| av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北岛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利坚合众国亚洲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暴爽av天天爽日日碰| 熟妇与小伙子露脸对白| 日本a级免费大片网站 |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18分钟处破好疼哭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9| 婷婷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对白| 热の国产AV| 亚洲色图在线视频观看|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大全|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直播| 无码av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性感午夜天堂av| 青春草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av最大网站| 亚洲第一免费播放区|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