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良 容貴 龍俊杰
9月17日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會同縣芙蓉學校的課后服務正在進行,三年級6班的語文老師帶領學生誦詞背詩,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弊诘谌M第—排的向桐(化名)是班上少數能背出這首詩的同學,老師、同學鼓勵的掌聲讓這學期剛轉學過來的他售心十足。
向桐出生于會同縣堡子鎮(zhèn)茶沖村,一家四口和叔叔、伯伯三戶人擠在山上一幢兩層的木房子里。老房子位于地質災害隱患點,常年擔心突發(fā)山體滑坡。2018年,在當地扶貧政策幫助下,全家易地搬遷到了會同縣城內的扶貧安置小區(qū)。
向桐上學后開始跟著在外務工的父母生活、上學?!爸奥犝f小區(qū)旁邊會建一所學校,就想著早點讓孩子轉學回來?!毕蛲┑哪赣H告訴記者,今年9月,家門口剛建好的芙蓉學校開始招收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她第一時間給孩子辦理了轉學手續(xù)。入學的第二個星期,向桐的學籍轉回了會同。
“新學校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齊全,不比之前的學校差。在家里從陽臺就能看到操場,孩子走過去只要五分鐘,方便又安心?!被丶亦l(xiāng)后每年能省下6000元的房租,孩子上學享受免學雜費等教育扶貧政策,向桐的媽媽唯—擔心的就是孩子不適應、跟不上。
向桐成績優(yōu)異,心算尤其厲害,看著房間里掛著的獎牌和榮譽證書,向桐母親驕傲中透著一絲擔憂。所幸開學兩個星期,在老師、同學們的幫助下,向桐逐漸適應了新的學習環(huán)境,還主動報名加入了學校的足球興趣小組,每周足球訓練操場上都能看到他奔跑的身影。
“目前會同縣城內共有兩個扶貧安置小區(qū),分別在小區(qū)附近規(guī)劃建設了芙蓉學校和城北學校?!庇浾邚臅h教育局了解到,會同縣進城務工人員較多,城區(qū)內部學校學位趨于飽和,為緩解學位壓力、保障進城務工子女和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就近入學,會同縣投資1.45億元和7000萬元建成這兩所學校。
和向桐一樣,會同縣城北學校六年級1507班的羅斌(化名)也是易地搬遷轉學過來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羅斌老家住在團河鎮(zhèn)向陽村的山上,從鎮(zhèn)上到家里走路要近4個小時,他的父母在泰國的化纖工廠上班,一至三年級時他和爺爺奶奶租房子在鎮(zhèn)上上學。
2018年9月,他們一家搬到了會同縣安置小區(qū),羅斌成功轉入城北學校就讀?!皠側雽W時很內向?!卑嘀魅问鸹ń榻B,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羅斌面對新環(huán)境很拘謹,不和同學交流。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們需要付出十足的耐心與關愛,一點一點讓他們敞開心扉。入校兩年多,羅斌開朗了不少,上課回答問題總能見到他舉手。
進入城北學校兩年,五年級1605班的梁穎這學期終于如愿競選上了班長,優(yōu)秀的她贏得了全班30多名同學的投票。和一些比較靦腆的貧困家庭學生不一樣,梁穎開朗活潑,不僅成績優(yōu)異,還學習了跳舞、繪畫等多種特長,學校藝術節(jié)、演講比賽、作文競賽,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雖然家境貧寒,但她自覺自強,能這樣全面均衡發(fā)展,十分難得?!痹诎嘀魅温櫨昧嵫壑校@個家住扶貧安置小區(qū)的小姑娘是個模范學生?!拔乙郧笆歉卑嚅L,一直想當班長來為同學們服務,雖然忙了很多,但很充實?!遍_學沒多久,梁穎就為同學們畫好了黑板報,最近又在課余學習新排練的舞蹈,希望在藝術節(jié)上為班級爭光。
目前,在會同縣芙蓉學校和城北學校,一共接收了近50名來自兩個扶貧安置小區(qū)的學生,離開貧瘠的大山,住進漂亮的新房,就讀美麗的校園,他們在這里迎接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