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琴
[摘要] 目的 分析敘事護理在癌癥疼痛患者中的應用。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癌癥疼痛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模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開展敘事護理模式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疼痛程度(VAS)、護理滿意度、疼痛知識了解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6.12±1.89)分好于對照組(7.11±1.67)分,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4.656,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33%)好于對照組(83.33%),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5.689,P<0.05)。結論 敘事護理可以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護理心理環(huán)境,增進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同時改善癌癥疼痛患者的感受,提升其信心,增強其精神力量,從而降低患者疼痛水平,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敘事護理;癌癥疼痛;滿意度;疼痛程度;疼痛知識了解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10(b)-016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narrative care in cancer pai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ancer pain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grouping, with 60 people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perform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narrative nursing mode intervention on this basis, 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ain degree (VA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pain knowledge. Results The degree of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6.12±1.89)points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11±1.67)point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14.656, P<0.05),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8.33%)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83.33%),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15.689, P<0.05). Conclusion Narrative nursing can create a good nursing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patients, enhance patients' trust in nursing staff, increas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feelings of cancer pain patients,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enhance their mental strength, and reduce patients' level of pain,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arrative care; Cancer pain; Satisfaction; Pain degree; Pain knowledge
在傳統(tǒng)的循證醫(yī)學領域,對于疼痛的研究內容較少,但是近十幾年來由于人性化管理觀念的轉變,對疼痛研究內容不斷增多,深度也不斷拓展。隨著管理方式的變化,疼痛管理專科的組成人員由麻醉醫(yī)師為主轉而以護士為主。護理人員在疼痛管理當中擔負起了主要的責任,并且通過專項化的護理小組可以真正地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并對患者的疼痛等級進行精準地評價,輔助醫(yī)生制定更加科學的鎮(zhèn)痛策略。敘事護理主要是指護理人員應用敘事能力來進行醫(yī)學護理,通過對患者的故事傾聽、吸收,幫助患者實現生活、疾病故事意義重構[1],也就是引導患者詳細地講述自己的故事,護理人員在這種敘述的過程當中了解患者的實際背景,發(fā)現護理要點,繼而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護理實踐。敘事護理本質上屬于重構醫(yī)患關系的一種交叉學科,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學、現象學、創(chuàng)傷學、訓練學以及美學等,要求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當中具備多項能力。相對于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來說,敘事護理可以更加清楚完整地記錄患者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針對性的目標設置差異化的完成路徑,使得目標可以百分之百地完成。該文主要結合該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癌癥疼痛患著,開展疼痛管理工作,對于癌癥疼痛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20例癌癥疼痛患者,隨機分2組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73.54±3.42)歲。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齡45~77歲,平均年齡(72.95±3.9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上、性別比例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允許,患者對該研究自愿參與,對內容知情;②所有患者均經過病理等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存在疼痛臨床癥狀。
排除標準:①排除患有其他重癥疾病、器官功能障礙等患者;②排除精神障礙、意識不清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管理方式對患者的疼痛進行量化評估,并根據疼痛評估結果來進行管理。每一個腫瘤疼痛患者床頭都懸掛相應的疼痛程度數字評估量表、面部表情疼痛評估量表及主訴疼痛程度分級量表,引導患者家屬根據該等級評分標準來正確告知患者的實際感受。引導患者及時地與護理人員進行溝通,不要忍痛,而是主動地表達自己的疼痛部位、疼痛情況,并依照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方案,采取三階梯止痛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取敘事護理的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內容:由敘事護理專項工作小組制定計劃量表,責任護士主動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并且在記錄量表上標明患者的社會背景、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職業(yè)背景等。每周至少與患者進行主動溝通兩次,每次溝通的時間要在10~20 min以內。從而進行啟發(fā)式的談話引導患者敘事,讓患者盡情訴說并給予陪伴、支持和尊重,幫助患者外化出心理問題,說出自己的實際感受。誘導患者回憶以往疼痛相似經歷,最終是如何克服,找尋能夠幫助解決問題的體驗,同時做好記錄。根據具體溝通的結果,建立相關的工作日志,并摘抄談話當中獲取的有效信息,及時挖掘患者的反應狀態(tài),隱藏的相關問題。根據患者敘事記錄,繪制行動藍圖和意義藍圖,用積極事件建立的支線來改寫當前的消極主線,幫助患者重整自我,為新生活事件騰出心理空間。針對疼痛現象制定差異化的解決辦法,在談話的過程當中,如果患者已經表現出對于疼痛的一些錯誤觀點,例如要盡可能忍耐,就要及時的糾正。
在訪談的過程當中要用耐心細致的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深度的溝通,注意訪談的細節(jié),引導患者更多地對責任護士進行傾訴,使患者可以完整地描述一個事件的起始、經過和結果,具體描述自己的疼痛部位、引發(fā)疼痛時的場景,并且在談話的過程當中引導患者通過發(fā)泄情緒的方式來舒緩自己的疼痛。這種敘事護理方式要求護理人員中途不打斷、不插話,耐心溫柔地看著患者,并與患者產生眼神接觸和深度的眼神溝通。
分析患者在表達過程當中展現出的不順從的態(tài)度,將其列為疼痛管理的一個要點,而不是單純歸結為患者的性格問題,或者是患者過于固執(zhí),每天在與患者接觸之前都花一點時間,例如15 min整理自己前1 d的工作筆記,從而對患者的整個狀態(tài)進行連續(xù)性的看待。認真建立差異化的筆記,觀察患者是否愿意與自己進行深度的交流,并且摘抄交流的重點,在每周五下午的定期交流座談會上提出自己的相應意見。
根據患者反饋出的敘事問題來制定差異化的疼痛護理策略。主要制定的護理目標為幫助患者正確地認識疼痛,也就是說癌癥疼痛是可以控制的,采取科學的方法,例如三階梯止痛法,可以進行滿意的控制。同時要詳細向患者介紹止痛藥使用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并且采取提前預防的方式,盡可能將不良反應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指導患者一定要按時用藥,并且通過呼吸調節(jié),分散注意力等其他的方式合理宣泄疼痛的感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護理滿意程度,疼痛知識了解情況。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與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疼痛控制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患者知識評分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敘事護理整個護理路徑主要為與患者進行談話,記錄相關問題,總結問題,發(fā)現問題,制定差異化目標,寫下自己的護理感悟,調整目標,提高目標的完成率[2]。實際上,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當中,護士也可以更加人性化地體現自己的關懷,增強責任心、同情心和愛心,相對于傳統(tǒng)規(guī)范化統(tǒng)一流程的護理方式來說,這樣的護理方式更有利于建立雙方之間的信任[3]。護理人員進行專項學習,保障其可以充分掌握敘事護理的醫(yī)學理論以及具體的方法,在專項學習兩周之后對案例進行討論,并通過模擬實踐的方式提高對敘事護理的認識能力,了解醫(yī)學界對于敘事護理的最新研究進展。護理人員根據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匯報,所有的患者入院時都需要填寫相應的資料搜集卡片,由責任護士進行統(tǒng)一管理,認真記錄中度以上疼痛患者的相關問題。通過敘事護理,護理人員和患者雙方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建立起深度的聯系,敘事的過程必然帶著相對飽滿的情緒,而癌癥疼痛患者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獲得護理人員的撫慰,產生心靈碰撞的效果[4-5]。從目前醫(yī)患關系構建的研究理論可以看出,很多護患問題都是由于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距離過遠,相互之間并不了解。敘事護理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對于新時代護理工作的了解程度,從而使護理人員獲得患者的信任,避免誤會的產生[6]。
但是敘事護理對于繁忙的護理工作來說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zhàn),需要花費比較大的時間,只有進行專業(yè)化的訓練,把敘事護理納入到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的過程當中,才能夠提高每一個護理人員對于敘事護理的掌握程度。疼痛是世界性的難題,尤其是癌癥疼痛患者,疼痛等級高,對于疼痛的感受非常敏感,因而采取敘事護理的方式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疼痛宣泄路徑,降低患者疼痛的等級,將自己不愉快的感受與專業(yè)的人士來進行分享,從而降低心里的焦慮、緊張、抑郁感覺,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7]。開展護理的過程當中,要注意采用規(guī)范化的護理管理方式,約束護理人員的實際流程,按照規(guī)章管理制度,提高操作的規(guī)范化水平,每一個病區(qū)都要有專門的護理人員,來對規(guī)范的執(zhí)行程度進行監(jiān)管,對待患者要有耐心并且和藹,保障技術嫻熟,工作作風嚴謹。采取全面知識健康教育的方式,增加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程度,避免患者心理壓力過大,而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的情況。患者如果對自己的疾病恢復過于擔心,還要向患者及時講解一些成功的病例,提高患者對于治療的信心。采用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方式,盡可能解決患者恢復過程當中存在的一些危險因素,避免患者摔倒,或者發(fā)生其他的感染等并發(fā)癥。及時向患者和家屬介紹一些相關的護理新知識,提高患者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耐心地安撫、疏導患者出現的一些不良心理情緒。
該研究當中,觀察組患者用藥時機評分為(23.12±1.89)分、用藥劑量(18.12±1.89)分、呼吸調節(jié)(25.89±1.46)分、注意力調節(jié)(20.89±7.46)分。相關學者[8]在對170例癌癥患者的研究中,也取得相似成果。觀察組患者經敘事護理,用藥時機評分為(23.22±1.49)分、用藥劑量(18.22±1.77)分、呼吸調節(jié)(25.29±1.47)分、注意力調節(jié)(20.39±3.34)分,這與該研究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敘事護理可以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護理心理環(huán)境,增進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同時,改善癌癥疼痛患者的感受,提升其信心,增強其精神力量,從而降低患者疼痛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春.敘事護理[M].赤峰: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44.
[2]? 張麗麗,顧玉英.敘事護理在肺結節(jié)患者疾病不確定感中的應用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5):89.
[3]? 蔣靖蘭.敘事護理在骨科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20,20(1):157-158.
[4]? 常國旭,常國錦.敘事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誘導期負性情緒的影響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70.
[5]? 李旭萍,丁小蓮,徐麗莉.敘事護理模式在卵巢癌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5):2333-2336.
[6]? 許茜,袁霄.敘事護理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滿意度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52):37,41.
[7]? 余濤,紀云兆,孟夢.基于敘事護理理論的心理干預在擇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 35(36):145-146.
[8]? 沐愛萍.基于敘事醫(yī)學的人性化護理對腦膠質瘤圍術期患者的身心康復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22-23,35.
(收稿日期: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