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娜
摘 要:思維導圖(mind map)是由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巴贊提出的一種放射性思維的自然表達方式。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地圖、腦力激蕩圖、靈感觸發(fā)圖、概念地圖、樹狀圖、樹枝圖或思維地圖,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盡可能地利用好思維導圖這個工具,更好地幫助學生把握教材的整體內容,提高他們的閱讀與思維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11-077-001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
1.激發(fā)學習興趣,提升注意力
思維導圖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它可以有效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把思維導圖引入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活躍課堂氣氛。
2.改善信息加工方式,促進知識結構化
思維導圖是一種實用的學習工具,學習者通過繪圖的方式把重點記錄下來,然后在重點之間添加上相互產生關系的線條,進而形成網絡,讓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學習者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對所學知識進行處理與整合,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信息加工方式和知識體系。
3.有效助記,提高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具有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相互聯(lián)系的特點,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所授知識進行分類,挑選中心詞,再從中心詞出發(fā),聯(lián)系與整理相關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搭建記憶框架,讓學生能夠學會知識的自我加工與整合。思維導圖的運用改變了以往機械記憶效果差,容易使學生感到疲勞的弊端,使學習內容進入學生的長期記憶,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4.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實現(xiàn)協(xié)作學習
思維導圖圍繞中心主題展開分支,呈現(xiàn)關鍵知識點,用圖和字的形式創(chuàng)設出英語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使學生不僅有話可說,并且知道從何說起。思維導圖給老師和學生提供了師生對話或生生對話的支架。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1.在閱讀篇幅長、生詞較多、文章層次和結構復雜時,教師可以先呈現(xiàn)思維導圖,概要性地介紹全文大意,然后再讓學生進行閱讀,感知思維導圖呈現(xiàn)的內容。教師根據中心主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這樣能夠突出重點,又讓學生關注細節(jié),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閱讀后,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復述課文內容,將所學內容講出來。在此過程中,思維導圖里的關鍵詞、圖畫、連線等都為信息提取提供了很好的線索,增大了自動輸出的機會。這就做到了“學講計劃”提出的“學進去,講出來”。以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6 My e-friend》為例,雖然本課的結構和層次都比較清晰,但課文較長,詞匯量較大,因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以e-friend為中心,圍繞age、name、appearance、address等關鍵詞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并根據信息介紹文章內容,然后提出相關問題,學生閱讀文章并找出問題答案。
2.在篇幅適中、生詞少、文章結構和層次清晰的課文閱讀教學中,學習的過程應該以學生獨立閱讀并制作思維導圖為主。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點撥、幫助的作用。以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2 A new student》為例,這篇文章篇幅短,生詞少。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讀全文,理解內容,找出關鍵詞,畫出主旨句。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獨自繪制思維導圖也可以讓學生采用同桌合作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制作思維導圖。制作完成之后在全班范圍內展開分享和交流活動。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分析篇章,并嘗試借助思維導圖復述或者背誦課文,而并不是用機械記憶的方法背誦課文,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繪制模式
根據不同文本內容可以選擇不同的思維導圖繪制方法,同一篇故事也因為教學設計的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最常采用的是放射式、關聯(lián)式和主線式。
1.放射式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由一個思考中心向外發(fā)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jié)點,每一個關節(jié)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fā)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jié)點,而這些關節(jié)的連結可以視為人的記憶。比如教學四年級上冊的Unit 1 I like dogs時,教師以animal為中心詞,采用“放射式”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說一說他們喜愛哪些動物,再從不同角度來描述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動物。導圖中呈現(xiàn)的是關鍵詞句,有利于孩子在口語輸出或寫話時有話可說且知道從何說起,能力較強的孩子還可以自由發(fā)揮。
2.關聯(lián)式
在一些故事中有兩個或多個相互關聯(lián)的元素,它們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關系,因此可以以理清這些元素之間的關系為繪圖要點,其導圖呈現(xiàn)各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稱之為“關聯(lián)式”。
比如,教學六年級下冊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時,采用了“關聯(lián)式”導圖的繪制方式,選用兩位人物計劃去的旅行地點為關聯(lián)基本元素,輔之以圖形和關鍵詞幫助學生理順不同國家的國旗、標志建筑或地域特色,圍繞旅游話題,使學生不僅清晰認識到文本的發(fā)展過程,還能夠根據導圖清楚辨識不同國家的名稱、首都、國旗、典型建筑等。
3.主線式
對于篇章發(fā)展脈絡清晰,能夠用一條主線帶出整個故事梗概的,其導圖形式能夠呈現(xiàn)出一條清晰的發(fā)展主線,稱之為“主線式”。比如,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3 My day時,我就采用了主線式。這篇課文的文章脈絡非常清晰,按照時間順序,層層遞進。弄懂了什么時間 Mike做什么事情也就理解掌握了文本內容,采用“主線式”導圖的繪制方法,選取回答每個問題的關鍵詞,在恰當?shù)奈恢锰砑由~,這樣既突出了本課的學習重點,又幫助學生搭建起理解課文的橋梁,在學生復述課文的時候可以脫開書本進行。
思維導圖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再現(xiàn)文本的發(fā)展脈絡和關鍵詞,將教學重難點自然融入圖中,以生動形象的圖示幫助學生理解文本邏輯與內容。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嘗試運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相信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英語閱讀課堂會因思維導圖的助力而呈現(xiàn)出一種綻放活力的樣態(tài),小學英語課堂因此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