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芬
小學生剛剛接觸系統(tǒng)化的學習,在此階段學校既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訓練其思維,同時還要給予學生幫助,讓其從小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指引其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思想品德是小學教育工作中極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其工作質量對學生品德的養(yǎng)成以及價值觀的樹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本文對小學德育工作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一、針對小學生心理狀況,有效開展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應從小學生的心理著手,在開展德育工作前,應充分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狀況。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給予引導,要注意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般和品德教育有關。例如,2015年我班上有一位叫小洪的學生,在剛開學時他每天都能按時完成各科作業(yè),但是沒過一段時間他便出現(xiàn)不做作業(yè)或作業(yè)完成不認真的情況,受到教師批評后仍不改正,或不愿意上學,把自己關在房間中。了解這一情況后,我便主動了解其心理活動。通過和家長溝通,了解基本情況后,我再有意識地利用課余時間和小洪交流,從情感上關懷他,最終了解到他之所以不愿意上學是因為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受到批評后,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不完成作業(yè)是因為他覺得這種行為很有個性。我對其展開了心理疏導,使其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并將正確的行為觀念樹立起來。
二、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用愛心感化學生
教育要想獲得成功,教師必須充分關愛和尊重學生。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教師需真正給予學生關心與愛護,經常與之談心交流,將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起來。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以得到他們的信任,使之感受到溫暖。千萬不能對他們惡語相向,也不得對其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以免傷害到學生,要尊重其人格,和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例如,2017年我的班上有一位學生,其學習成績十分不理想,反應慢,腿腳不靈活。同時這位學生又是剛剛從其他學校轉來的學生,和班上的同學較為陌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他總是放不開。針對這一情況,我第一時間和他展開了一次像朋友之間的談心,為其講述張海迪的故事,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其提問,通過張海迪的親身經歷感動他,同時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經常對其噓寒問暖。在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他變得越來越勇敢、堅強,各方面的進步十分顯著。
三、從細微之處著手,增強學生信心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對學生進行認真觀察,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學生的話語、眼神以及行為中均體現(xiàn)了其內心的想法和情感,班主任要善意捕捉各細節(jié),關心、愛護他們,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熱愛、尊敬教師,進而主動接受教師的教育。例如,2018年我班上有一位叫小星的男生,他的性格非常內向,有幾次當我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時,都看到他在下面將小手舉了又放下,反反復復,當我目光與之對視時,他的目光閃躲,十分不自信。我想他肯定是害怕說錯,缺乏信心。對此,我便圍繞“我是小小發(fā)言家”這一主題,開展了一次主題班會活動,指出了課堂回答問題的重要意義,并采取以積分兌換獎品的方式來獎勵學生,讓其積極發(fā)言。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小星試著舉起了手,為讓其積極回答問題,當他作答后我把肯定的目光投向了他,通過幾次眼神交流,他膽怯心理慢慢被克服,變得越來越自信了。
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
小學班主任既要向學生傳授一些道德理論知識,同時還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一些道德實踐活動,促進學生道德意識的增強。例如,我借助周末時間,將孩子帶到社區(qū)或養(yǎng)老院中,向孤寡老人送去問候,鼓勵學生和老人聊天,為其表演節(jié)目,或幫助老人打掃衛(wèi)生,為其端茶送水等。這樣,能有效弘揚尊老敬賢的傳統(tǒng)美德,讓尊老愛幼這樣的良好品質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五、注重家校合作,共創(chuàng)良好的德育氛圍
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因而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也可將家庭教育的作用利用起來,積極把家訪工作做好,確保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統(tǒng)一性。每學期均要在固定時間開展家長會,通過家長來了解學生的各項表現(xiàn)以及學習情況,并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表現(xiàn),為家長正確教育孩子提供有效指導。例如,我經常教育學生在上學的路上注意安全,教育孩子不能獨自到河邊玩耍等。家長與孩子交流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不能始終以大人的身份向孩子提要求,而應采取商量的口吻,耐心地與其交流,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責任編輯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