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芳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4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下頸椎骨折脫位為臨床比較嚴重的一種創(chuàng)傷性疾病,通常會伴發(fā)脊髓損傷,如果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還有可能引起呼吸肌麻痹、高位截癱,甚至死亡,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目前,臨床在治療此類患者時,主要采取前路復位減壓植骨術的方法,而為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改善患者預后,還應做好護理方面的工作[2]?;诖?,本文以42例來我院接受前路復位減壓植骨術治療的下頸椎骨折脫位患者為例,就其臨床護理效果展開探討。
選取我院骨科2016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42例下頸椎骨折脫位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21例。對照組中,男12例,女9例;年齡21~75歲,平均(43.8±5.2)歲;骨折原因:10例交通事故受傷,7例高處墜落受傷,4例機械撞傷;脫位部位:15例頸椎前脫位,6例頸椎后脫位。觀察組中,男13例,女8例;年齡22~73歲,平均(43.5±5.0)歲;骨折原因:11例交通事故受傷,6例高處墜落受傷,4例機械撞傷;脫位部位:14例頸椎前脫位,7例頸椎后脫位。所有患者均接受前路復位減壓植骨術治療,且一般資料對比中,兩組差異不大。
給予對照組患者骨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應用綜合護理,操作如下:
(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下頸椎骨折脫位病情較為嚴重,患者會出現(xiàn)悲觀、恐慌等心理。因此,護理人員應在術前與患者進行良好的交流,告知其手術的必要性及效果,還可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以緩解患者的負面心理,提高其治療信心及配合度。②顱骨牽引:將顱骨牽引器材(包括顱骨鉆、顱骨牽引弓等)準備妥當,術前顱骨牽引的時間控制在2周以內(nèi)。牽引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牽引釘?shù)乐車蟹置谖?,應及時將敷料更換,每日在釘?shù)赖?次酒精。③氣管及食管推移訓練:指導患者采取仰臥體位,頭稍微往后仰,在肩下墊枕頭,訓練者用單手2~4指的指端,將氣管及食管沿著氣管側旁推向非手術側,力度開始緩和,逐漸加強,以不發(fā)生嗆咳,面色、血壓無改變?yōu)橐耍看?5 min,每日3~4次。④術前準備:指導并幫助患者接受影像學、心電圖及生化等檢查;術前洗頭洗澡,常規(guī)備皮;指導患者開展擴胸、深呼吸運動,教會其有效的咳嗽方法,以增加肺通氣量,同時訓練患者在床上大小便;手術前一晚向患者應用鎮(zhèn)靜劑,叮囑其術前禁食水。
(2)術后護理。①體位護理:術后讓患者去枕平臥,用頸托固定其頸部,還可在頸部兩側放置沙袋,避免頸部過于屈伸;幫助患者翻身時,保護好其軀干、頭部與頸部,盡可能使其處于同一直線;術后2 d可抬高床頭,幫助患者采取半臥位;術后3 d可帶頸托下床適當活動。②生命體征監(jiān)測:觀察患者的脊髓、神經(jīng)根及喉返神經(jīng)損傷情況,并注意查看切口引流狀況,有無滲血等。③飲食護理:術后1 d,可讓患者進食容易消化的流食,同時可適當補液,促進傷口愈合。隨后逐漸過渡至半流食及普食。囑咐患者避免食用粘性強以及干燥的食物。④功能訓練:鼓勵患者開展主動運動,如果活動難度大,可開展關節(jié)被動活動,指導家屬按摩肌肉等。
①脊髓功能改善情況:根據(jù)Frankel脊髓損傷分級標準,患者的運動、感覺等脊髓功能被完全喪失,為A級;損傷不完全,損傷面下依舊有感覺功能存在,為B級;肌力不超過III級,損傷面下有運動及感覺功能存在,為C級;肌力達到III級及以上,且損傷面下有運動及感覺功能存在,為D級;運動及感覺功能均達到正常水平,為E級。
②護理滿意度:采用科室自制問卷表進行調(diào)查,共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三個指標。
文中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脊髓功能為C級的有3例,D級12例,E級6例;對照組中,B級2例,C級6例,D級11例,E級2例,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2%(20/21,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各有15例、5例、1例),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2%(16/21,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各有10例、6例、5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前路復位減壓植骨術是臨床治療下頸椎骨折脫位患者的常用術式,可緩解患者的癥狀,改善其脊髓功能,促進身體恢復,但術后容易出現(xiàn)相關并發(fā)癥(如泌尿系統(tǒng)感染、肺部感染等),對術后康復造成不利影響。通過實施圍術期綜合護理,術前通過心理護理、顱骨牽引、氣管及食管推移訓練及術前準備,可改善患者的負面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治療配合度,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采取體位護理、生命體征監(jiān)測、飲食護理及功能訓練,可鞏固手術療效,預防感染的同時,防止肌肉萎縮及關節(jié)僵硬,促進患者身體康復[3]。
總之,對于行前路復位減壓植骨術的下頸椎骨折脫位患者,通過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其脊髓功能,提高滿意度,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