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英,曲 麗*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二院外科門診,遼寧 大連 116023)
新入職護士需要經(jīng)過三年規(guī)范化輪轉培訓,培訓期間可使護士的專業(yè)技能得到提升,護士需要面臨著日益復雜的醫(yī)患關系和繁重的培訓壓力,導致新護士離職率相應升高。調查顯示,60%的護士離職選擇在工作2年內。為了保證護士的入職率得以提高,應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對日后面臨繁雜、艱苦的護理工作有重要意義[1]。因此,本文探究護士規(guī)培輪轉對護士心理影響的現(xiàn)狀,現(xiàn)做如下報告。
納入2016年8月~2019年2月的86名新入職護士,均接受規(guī)培輪轉。參與本實驗的護士中,82名為女性,4名男性,年齡20~25歲,平均(22.56±0.94)歲,其中,大專學歷護士為11名,本科及以上學歷護士為75名,工作部門:26名護士為內科病房,34名護士為外科病房,1名護士為兒科,8名護士為急診,10名護士為ICU,5名護士為手術室,2名護士為其他部門;月收入:月收入在4000~5999元的護士為42名,月收入在6000~9000元的護士為36名,9000元以上護士為8名。
本次實驗均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問卷由本院自行設計,問卷內容主要包括護士的年齡、性別、學歷等。
分析影響規(guī)培輪轉護士的心理因素,并提出相應對策。發(fā)放的問卷均當場回收,回收率為100.0%。
86名護士相關數(shù)據(jù)SPSS 17.0軟件處理,占百分比用%表示。
護理過程中被針刺傷為2名護士,占比為2.32%,接觸放化療護士為16名,占比為18.6%。
加床多、工作量大導致工作極為疲憊護士為52名,占比為60.67%,倒班、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護士為55名,占比為63.95%。
知識不足,擔心做錯事護士為36名,占比為41.86%,學習任務重護士為29名,占比為33.72%。
受到語言傷害護士為49名,占比為56.98%,受到領導批評、老師批評的護士為40名,占比為46.51%,
規(guī)培輪轉時間較長,感受到迷茫的護士為56名,占比為65.12%,競爭壓力大的護士為63名,占比為73.26%。
知識欠缺,各科室護理工作任務繁重,且均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規(guī)培輪轉護士擔心自身知識缺乏,能力不足不能夠勝任患者的護理工作,由此能夠引發(fā)較大的心理負擔。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是護士工作中的重要內容,規(guī)培輪轉護士應處理好醫(yī)患關系,護患關系以及老師與領導之間的關系,護士應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環(huán)境因素,護士在執(zhí)行護理操作過程中,可遭受多種細菌、病毒、化療藥物、噪音等因素的威脅,可對護士心理產(chǎn)生影響[2]。工作性質,目前我國各大醫(yī)院護理工作均較為繁重,部分科室存在加床等現(xiàn)象,導致護士無法擁有正常的作息時間,同時還要面臨醫(yī)院的各項檢查、教育考試以及不被患者理解等因素,極易導致護士情緒激動。就業(yè)壓力,由于輪轉規(guī)培時間較長,護士擔心是否自己能留下工作,競爭壓力較大均可導致護士產(chǎn)生較大的心理壓力。
宣教,帶教老師應對輪轉規(guī)培護士介紹科室的環(huán)境、工作制度以及培訓計劃等內容,使護士能夠明確培訓目標,開設課程對科室的特點進行集中講解,同時,指導護士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學習??浦R;由帶教老師帶領輪轉規(guī)培護士主動學習,通過工作加深對知識理解,定期召開相關知識培訓講座,主要講解內容為特殊病例護理、查房、晨間提問等新的護理知識,使護士不斷提升專業(yè)技能,減輕心理壓力[3]。工作氛圍,護士同樣也需要被關注,護士需要由帶教師以及領導對其工作能力進行肯定,通過表彰、物質獎勵等方式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使其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護士應采用輪班制度,使護士均能夠保證充足睡眠,增強體質,學會自我心理調節(jié),放松身心。心理支持,護士同樣需要心理支持,帶教老師應通過教學不斷對護士進行心理疏導,教會護士通過體育鍛煉、聽音樂等方式降低心理壓力,并由帶教老師,引導護士適應工作崗位,幫助對輪轉規(guī)培護士順利進入工作角色[4]。
綜上所述,環(huán)境因素、工作性質因素等因素均可對護士的心理產(chǎn)生影響,通過改善輪轉規(guī)培方法,可使護士的心理狀態(tài)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