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皓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林場,江蘇 鹽城 224136)
在人工林的撫育間伐過程中,采伐人員按照撫育間伐設計方案進行作業(yè),經常會出現撫育間伐方案與實際情況相脫節(jié)的情況,導致?lián)嵊g伐不合理、不科學等情況。如,未能充分考慮立地條件,對部分地塊撫育強度不合理,可能出現易撫育的地塊、林分過度撫育的現象,而人不易到達或不易撫育的地塊仍保持原始狀態(tài);實際的撫育間伐面積未能達到設計方案的撫育間伐面積,但實際的采伐蓄積量卻超過設計方案中的采伐蓄積量,導致林窗過大;實際的林木采伐量超過限額采伐的規(guī)定要求,造成森林資源質量下降。
林業(yè)撫育間伐期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尤其是人工造林需投入的資金量更大。但是,如果政府對林業(yè)撫育間伐的資金投入不足,會使林場面臨著資金緊缺的困境,直接影響著林業(yè)撫育工作質量的提升。同時,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林場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可能存在間伐不合理的問題,砍伐生長良好的林木,造成森林資源受到破壞。
在林業(yè)撫育間伐中,應加強病蟲害的防治,以保證森林資源質量。但部分工作人員在林業(yè)病蟲害防治中,一般采用化學藥劑的防治方式,根據工作經驗選擇藥劑,確定藥劑用量,缺少對林木生長情況的調查,易出現用藥過量、害蟲抗藥性提高等問題。同時,過量使用化學藥劑進行病蟲害防治,還會對土壤、水體的環(huán)境造成污染。
林場的工作人員素質提升空間較大,個別工作人員對撫育方式、間伐強度未能做到全面深入掌握,存在重伐、輕育的思想。一些工作人員難以準確分清輔助樹種的伐與留,如對列入地方珍稀瀕危目錄的樹種,或樹冠上有鳥巢的樹木,很難做出決策。這就要求工作人員應加強系統(tǒng)培訓,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出發(fā)將這類樹木標記成輔助樹種進行保留。
2.1.1 合理選擇間伐林木
對林區(qū)進行撫育間伐的過程中,林場應當以林木分級作為間伐樹木的選擇依據,實際選擇時應遵循保留優(yōu)質林木、去除劣質林木的原則。一方面應對非目的樹種進行淘汰,對剩余的樹種進行合理搭配,避免樹種過于單一。另一方面,對發(fā)育前途有限的林木進行砍伐,并以影響林區(qū)內環(huán)境狀況的樹木作為間伐的首選。此外,林場應根據未來一段時期的經營目的,對間伐的林木進行合理確定。
2.1.2 確定撫育間伐時間
當林區(qū)內幼年林的樹冠達到水平郁閉之后,可對林木進行撫育間伐。對首次撫育間伐時間進行確定時,應當充分考慮如下因素:林分、立地條件、經濟狀況等。常用的間伐時間確定指標有樹冠的大小、林分生長量與郁閉度以及林木的實際分化程度等[1]。同時,可以按照森林的分類情況對撫育間伐時間進行確定,如果是商品林,可從用材的角度對間伐時間進行確定。此外,撫育間伐可在一個林分內進行多次,每次的間隔期可按照林分恢復郁閉程度的速度而定,恢復速度快,間隔期的時間就短,反之間隔期的時間就越長。需要注意當林區(qū)內的樹木生長量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時,應當及時進行間伐。
2.1.3 保障撫育間伐強度
間伐強度具體是指林區(qū)內樹木砍伐與留存的比例,該指標所反映的是林業(yè)撫育間伐的總體效果??捎糜诒硎鹃g伐強度的指標主要有:間伐林木的株數、任何形式的木材體積以及樹木的郁閉程度等。根據相關規(guī)程的規(guī)定要求,人工林透光撫育時,可以間伐原有株數的25%~45%,天然林的可伐株數要少一些,為10%~20%。在對間伐強度進行確定時,應對各種因素加以綜合考慮。
政府部門要加大對林場的財政投入力度,嚴格根據森林撫育實際面積和森林撫育間伐質量要求,下?lián)芟鄳馁Y金,使林場擁有充足的資金用于林業(yè)撫育管理。林場應建立撫育間伐資金專戶臺賬,實現??顚S?。在資金使用的過程中,要制定資金使用計劃,建立起資金監(jiān)督機制,跟蹤檢查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資金使用到位。此外,林場還應制定合理的林業(yè)撫育間伐方案,銷售小徑材,增加林場經濟效益,改善資金不足現狀。
在林業(yè)撫育間伐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為給林區(qū)內的樹木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合理使用農藥能夠對病蟲害的發(fā)生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如果農藥使用不合理,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鑒于此,林場工作人員應在撫育間伐時,對農藥進行合理使用。一方面應當根據林區(qū)內的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對農藥的品種進行選擇。另一方面在農藥噴施時,應當控制好用量,避免用量過多影響樹木的生長??梢圆捎梦锢矸乐畏椒ǖ?,盡量不使用農藥。
林場要加強高素質工作隊伍建設,豐富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能,確保林業(yè)撫育間伐工作有序開展。應定期開展專業(yè)知識技能培訓,要求工作人員積極參加培訓,學習林業(yè)理論知識,積累撫育間伐工作經驗。培訓結束后,還要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情況進行考核,提高工作人員對培訓學習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