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忠文,劉炳友,徐貴全
(1.黑龍江烏裕爾河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200;2.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qū)農(nóng)業(yè)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中心,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3.黑龍江省甘南縣甘南林場,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2100)
大葉榆在新疆引種地先花后葉,4月上、中旬開花,5月上、中旬翅果成熟,由綠色變?yōu)闇\黃色或黃白色時,即可采種。選擇生長健壯、干形良好、結實豐富的10~25年生優(yōu)良母樹采種。在其自然成熟落地后進行掃集,或無風天上樹采集。采收后清除夾雜物,通風陰干,并用通氣的布袋及時運回。種子千粒重10g,1kg種子約10萬粒左右。播種前,種子用冷水浸種3~5h,使種子充分吸水,再撈出與2倍濕沙混拌攤放均勻,攤放在地面鋪的席子,每日翻動3~5次,視種沙濕潤程度適當澆水,保持溫、濕度適宜,待部分種子剛露白色幼芽(吐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前,對育苗地進行深翻25~30cm兩遍,施入135g/ m2FeSO4和5g/ m2甲拌磷進行土壤消毒和殺地下害蟲。平整后作床,床面要平整,床寬1.15m,步道溝寬0.35m,苗床長以20~25m為宜。
大葉榆播種方式采用條播,播種量為4~6g/m2。播種前打透低水,床面稍干后,在床面橫向開溝深1.5~2cm,寬3~5cm,溝間距離15~20cm。把種子均勻地播于溝內(nèi),播后踩格子,隨后覆土厚約1cm,覆土后稍加鎮(zhèn)壓,播種后3d不要澆水,以防土質形成硬蓋,不利于種子發(fā)芽出土。
2.1.1 生長前期。從大葉榆播種后至速生期前,即生長前期,約為42d(5月21日~7月3日),此期苗木累積生長量為30.73cm左右,累積生長百分率為21.12%,又可分為出苗期和幼苗期。①出苗期。播種5d后陸續(xù)開始出苗,15~20d苗木出齊,此期苗木長出2~3片葉,苗高為1~2cm,苗木較弱,這一時期管理為適量澆水,每次澆水量不宜大,以少量多次為宜,以提高地表溫度,促進苗木生長。②幼苗期。從苗木出齊到進入速生期,約為20d左右,這一時期苗木開始逐漸生長,但由于葉面積和根系都較小,氣溫和地溫較低,苗木只能緩慢生長,幼苗高日平均生長量僅為0.73cm,這一時期又稱緩慢生長期。此時,地表溫度較高,澆水應在早10點前或下午2點后,澆水以多量少次為宜。當苗高3~4cm左右時進行第一次間苗,留床密度為40~50株/ m2,苗高5~7cm時,真葉有4~5片時,進行第二次間苗,即定苗,間除過密的雙株苗、弱苗、病蟲害苗,保留壯苗,并使苗木分布均勻,定苗密度為30~35株/ m2。間苗后及時灌水并適時除草松土和施肥,第一次追施硝銨肥,以15g/ m2為宜,施肥后要用清水沖洗,以防止燒灼苗木。
2.1.2 速生期。速生期為苗木從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到生長速度明顯下降這段時間,約為45d左右。通過前期苗木生物量不斷積累,葉面積逐漸加大,根系逐漸發(fā)達,氣溫和地溫逐步提高,苗木的光合作用加強,為爭得上方光源,高生長速度加快,并保持速生直至結束。速生期較雖短,占整個生長期的32.9%,但苗木高生長較快,日平均生長量為1.83cm,日最大生長量為2.1cm,速生期累積生長量為84cm左右,占全年總生長量的57.8%。表明速生期內(nèi)的生長量決定著整個生長期的生長量,苗木水肥的消耗量也逐漸增大。此期的管理主要是澆水、施肥和除草。澆水采取一次澆透的方法,多量少次;第2次追施硝銨以20g/ m2為宜,第3次40g/m2,每隔15d左右追一次,追肥后要用清水沖洗;速生期間,雜草生長較快,要適時除草,保持床面干凈無雜草。在苗期可噴灑90%敵敵畏800~1000倍液防治榆紫金花等蟲取食幼苗嫩葉。
2.1.3 生長后期。苗木從高生長減慢到停止這一段時間,約為52d左右,這一時期氣溫降低,早晚溫差大,苗木高、徑雖持續(xù)增長,但連日生長量逐漸下降,直至生長停止。此期應加強促進苗木木質化的管理,主要是停止?jié)菜妥肥┑?,?月下旬追施硫酸鉀一次35g/ m2,以利于苗木充分木質化。
通過此研究,提供大葉榆播種育苗技術,確定出當年播種苗留床密度為30~35株/m2。采用logistic曲線對大葉榆生長過程進行擬合,相關系數(shù)達0.9953,擬合效果顯著;大葉榆苗高生長進程可劃為生長前期、速生期和生長后期,有明顯的階段性,在速生期,生長時間雖短(46d),占整個生長期的32.9%,但其累積生長量較大,占總生長量的比率為57.8%;并對各生長期提供了田間撫育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