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英
(山西大同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綽號,也叫外號或者渾名,“是人們憑著機(jī)智根據(jù)對方的外貌、性格、特長、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經(jīng)歷等特點而命名的一種帶有戲謔、幽默、諷刺色彩,或用以臧否人的稱謂符號。”[1](P137)俗話說,“有起錯了的名字,沒有叫錯了的綽號”。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綽號,這些綽號生動簡潔,富有表現(xiàn)力,而且,越是親近的朋友之間,越是喜歡用綽號,這也是一種友好無間的表示。在文學(xué)作品中,作者也常常用綽號來體現(xiàn)人物形象、性格、技能、社會地位、行事風(fēng)格等,在中國古典名著里比較典型的是《水滸傳》,梁山好漢都有各自的綽號,如“豹子頭”林沖、“玉麒麟”盧俊義、“黑旋風(fēng)”李逵、“花和尚”魯智深等。在大眾喜愛的武俠小說中,綽號更是行走江湖的標(biāo)配,金庸的《射雕英雄傳》中僅僅“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的名號在江湖上就讓人聞風(fēng)喪膽?,F(xiàn)代的體育明星有的綽號響震全球,真名反而鮮為人知了。埃德森·阿蘭特斯·多·納西門托這個名字一定沒幾個人聽過,但很少有人不知道球王“Pele(貝利)”的,這個孩童時的綽號隨著他在綠茵場上的成功而名揚天下??梢娋b號不僅含義豐富,而且作用巨大,能夠反映人物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有時甚至代替了本名。
語言反映文化,是文化信息的載體。綽號既是語言現(xiàn)象,也是文化現(xiàn)象。綽號能夠反映出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根據(jù)來源可以把綽號大體分為四類。
(一)外形類 這類綽號最為常見,直接呈現(xiàn)出人物的外貌和形象特征。《水滸傳》里每個好漢都有自己的綽號。鼎鼎大名的李逵,全身皮膚黑如鋼鐵,使一雙板斧,掄起來像風(fēng)輪一般,無人敢近身,故此江湖稱其為“黑旋風(fēng)”。劊子手蔡慶生來愛帶一枝花,便得了“一枝花”的綽號。王英生得五短身材,人稱“矮腳虎”?!盎ê蜕小濒斨巧畈⒎呛蒙?,此綽號的由來只因他有一身漂亮的紋身。這些形象生動的綽號伴隨著人物貫穿整個小說。
(二)技能類 這類綽號是反映人物的技能或本領(lǐng)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喜愛體育的人們對“Splash Brothers”這個詞語一定不陌生,指的是NBA 金州勇士隊的斯蒂芬·庫里和克萊·湯普森。這個綽號的由來是2012年勇士網(wǎng)站的作者Brian Witt的一條Twitter,“splash”意為濺出來的液體,球空心入網(wǎng)時發(fā)出的聲音就像濺起的液體一樣,所以他用這個詞來贊嘆二人極其出色的三分球技術(shù)。傳奇球星卡爾·馬龍(Karl Anthony Malone)的綽號是“Postman”。他進(jìn)入NBA 后很少缺席比賽,并且每場比賽中都有20 分左右的得分,就像郵差一樣每天不論刮風(fēng)下雨都會按時送信,這也是他被稱作“Postman”的原因之一。反映人物的技能或本領(lǐng)的綽號往往是對一個人或一個團(tuán)體在某方面技能的評價。
(三)風(fēng)格類 這類綽號是人物行事風(fēng)格的反映。例如,宋江平生只好結(jié)識江湖上的英雄好漢,但凡有人來投奔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2](P31)對于被幫助的人來說就像一場及時雨,于是大家送他綽號“及時雨”宋江?,敻覃愄亍は栠_(dá)·撒切爾(Margaret Hilda Thatcher)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也是歷史上連任時間較長的一位英國首相。在任期間,撒切爾夫人對英國的經(jīng)濟(jì)、社會與文化實施了較為強硬的政策和深刻的變革。另一方面,她從政期間還高姿態(tài)地反對共產(chǎn)主義,前蘇聯(lián)媒體戲稱她為“The Iron Lady”,這個綽號已經(jīng)被廣泛接受和傳播。該綽號的由來是源于前蘇聯(lián)的一位記者把她和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Bismarck)相提并論。俾斯麥的稱號是“Iron-and-blood prime minister(鐵血宰相)”,這位記者把“首相”一詞換成了“Lady”。在表現(xiàn)人物的行事風(fēng)格方面,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里主要人物王熙鳳的綽號“鳳辣子”與“鐵娘子”有異曲同工之妙。“辣子”是辣椒的俗稱,亦比喻作風(fēng)潑辣的人。王熙鳳外表俊俏潑辣,內(nèi)心尖酸歹毒,叫她“鳳辣子”是再合適不過了。
(四)背景類 此類綽號來源于人物的出身背景?!端疂G傳》中有個人物叫盧俊義,武藝高強,擅長棍棒,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財主,故得了個綽號“玉麒麟”。大衛(wèi)·羅賓遜(David Robinson),前美國職業(yè)籃球運動員、商人,司職中鋒,他因為曾服役于美國海軍,故昵稱為“Admiral(海軍上將)”。但是他在軍隊里并不是上將軍銜。當(dāng)年在選秀的時候大衛(wèi)·羅賓遜其實會有很好的順位進(jìn)入NBA 其他球隊,但他堅持服完兩年兵役后才到馬刺隊報到,后來那些球迷給他起了綽號“Sublieutenant(海軍中尉)”。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他在場上所發(fā)揮的作用日漸重要,NBA 球迷們甚至把他的頭銜直接晉升為“Admiral(海軍上將)”。
背景類綽號中有一部分是姓名類綽號,即來源于人物姓名或其構(gòu)詞的綽號,如“閃電”博爾特、“老虎”伍茲、“火箭”奧沙利文、“甜瓜”安東尼等。牙買加飛人尤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奧運會冠軍,男子100 米、200 米世界紀(jì)錄保持者,被譽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他的姓“Bolt”本身就有“閃電”的意思,再加上他閃電般的速度,簡直就是人如其名。艾德瑞克·泰格·伍茲(Eldrick Tiger Woods)可以說是史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之一。他的名字“Tiger”也成為他的綽號,中文意思是“虎”,所以大家也習(xí)慣叫他“老虎伍茲”。世界著名斯諾克球手羅尼·奧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的名字“Ronnie”發(fā)音本身就與“Rocket”相似,而看過他比賽的人都對他火箭般的擊球速度印象深刻,這更讓“The Rocket”這個綽號實至名歸,因此球迷們把這個綽號送給了奧沙利文。NBA 球星卡梅隆·安東尼(Carmelo Anthony)被稱為“甜瓜”,也是因為他的名字“Carmelo”中“melo”與英文“Melon”很近音,所以球迷們都叫他“Melon(甜瓜)”,此外他面相長得甜甜的,笑起來很可愛,跟他的綽號很配。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與姓名有關(guān)的綽號帶有及其豐富的語言文化內(nèi)涵。
漢語中也有一種比較復(fù)雜的綽號與姓名有關(guān),結(jié)構(gòu)是“姓或名+綽號”。例如,《紅樓夢》中的薛蟠有一個外號叫“薛大傻子”,主要反映他不學(xué)無術(shù),荒唐魯莽。榮國府里有個廚子,名叫多官,懦弱無能,連媳婦在外拈花惹草都不管,所以眾人都叫他“多渾蟲”。
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對綽號的翻譯也是跨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不論何種類型的翻譯活動,其目的都是最大程度地把源語言文化傳遞到目的語文化當(dāng)中。但是對綽號的翻譯沒有可以遵循的法則,譯者遇到綽號翻譯的時候相對比較隨性,水平參差不齊。筆者從目的語文化的可接受性角度對漢語和英語中的綽號進(jìn)行討論。根據(jù)所遵循的翻譯原則和使用的翻譯方法,分直譯、意譯和不可譯三種情況對綽號的翻譯策略進(jìn)行探討。將特有文化意象類綽號單獨列出來是因為在翻譯這些綽號時情況比較復(fù)雜,難度較大。
(一)直譯 鑒于絕大部分外形、技能和風(fēng)格類綽號都是畫面感很強的名詞,因此,翻譯這些綽號時主要采用直譯的方法。直譯是既忠實于原文內(nèi)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例如,
外形類:
花和尚(魯智深) the tattooed monk
矮腳虎(王英) short feet tiger
青面獸(楊志) the blue-faced beast
The big beard(詹姆斯·哈登) 大胡子
The thick brow(安東尼·戴維斯)濃眉哥
Shark(奧尼爾) 大鯊魚
技能類:
浪里白條(張順) white strip in the waves
船火兒(張橫) the boatman
黑旋風(fēng)(李逵) the blck whirlwind
Postman(卡爾·馬龍) 郵差
Bolt(尤塞恩·博爾特) 閃電
Splash brothers
(斯蒂芬·庫里和克萊·湯普森) 水花兄弟
風(fēng)格類:
及時雨(宋江) the timely rain
呆霸王(薛蟠) stupid tyrant
玫瑰花(賈探春) the rose
The Rocket(羅尼·奧沙利文) 火箭
Melon(卡梅隆·安東尼) 甜瓜
Alien(羅納爾多·路易斯) 外星人
(二)意譯 對于背景類綽號,不論是漢語綽號的英譯,還是英語綽號的漢譯都不能簡單直譯,而要考慮翻譯的可接受性,適當(dāng)采用意譯的方法。意譯是指根據(jù)原文的大意來翻譯,只保持原文內(nèi)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例如,NBA 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的綽號是“King James”,此綽號的由來是因為英文中最普及的一個圣經(jīng)版本是英王詹姆斯欽定版本(King James Version),再聯(lián)想到他在球場上的統(tǒng)治力,于是報道詹姆斯高中時代比賽的記者就開始稱呼詹姆斯為“King James”,傳到中國后,本可以譯作“小國王”,媒體大概覺得“小國王”不夠威風(fēng),所以譯作“小皇帝”,隨著詹姆斯年齡增長,現(xiàn)在都稱他為“詹皇”,這個譯法既考慮到了翻譯的準(zhǔn)確性,也考慮到了文化的可接受性,可以說實現(xiàn)了中英綽號意義的對等。類似的還有“水花兄弟(Splash Brothers)”,之所以漢譯成“水花兄弟”是因為“splash”意為濺出來的液體,球空心入網(wǎng)時發(fā)出的聲音就像濺起的水花一樣,翻譯的時候考慮到了“水花”這個意象,形象又好記,因此“水花兄弟”這個綽號在中國球迷中間迅速地流傳開來。前英國首相瑪格麗特·希爾達(dá)·撒切爾(Margaret Hilda Thatcher)被前蘇聯(lián)媒體稱為“The Iron Lady”,雖然“Lady”在中文中有“女士”一詞與之對應(yīng),但此處考慮到譯入語文化的可接受性,沒有譯作“鐵女士”,而是譯作了“鐵娘子”,不但照顧到了準(zhǔn)確性,還增添了中國特色,聽起來更加強硬、霸氣。
(三)不可譯 有些綽號會帶有一種獨有的文化意象,在翻譯此類綽號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對源語言文化中獨有的文化現(xiàn)象的傳達(dá)問題,文化的差異不可避免地會給翻譯行為造成障礙。這種由于文化差異產(chǎn)生的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往往會在跨文化交流中造成誤解和沖突。中國文化中很多人物綽號涉及到中國文化獨有的意象,在西方文化中無法找到對應(yīng)的詞語,這時候如果強行使用西方文化中類似的意象,就不能準(zhǔn)確傳達(dá)綽號的文化內(nèi)涵,甚至?xí)m得其反。意象是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的體現(xiàn)。不同民族由于氣候環(huán)境、人文地理和傳統(tǒng)風(fēng)俗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使得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意象。例如,對《水滸傳》里“玉麒麟”盧俊義的英譯。麒麟是中國文化獨有的文化意象,傳說中麒麟是仁獸,其形狀如鹿,獨角,牛尾,全身有鱗甲。麒麟多用作吉祥的象征??缥幕g時沒有相對應(yīng)的詞,有的譯者譯成了“the Jade Unicorn”,這里的“unicorn”實際上是指西方傳說中的獨角獸,中世紀(jì)時獨角獸象征力量和純潔,并不能等同于中國的麒麟。考慮到中西文化的差異,“麒麟”通常被音譯成Kirin 或者 Kylin,然后加注a legendary animal symbolizing nobility and used to mean outstanding people。
西方文化中也有其獨有的意象,例如,“vampire(吸血鬼)”,這個詞經(jīng)常成為律師或者資本家的外號。然而“吸血鬼”這個意象在中國文化里是沒有的,西方的吸血鬼是一種不死的生物,靠吸活人的血維持生命,這和中國文化中的“鬼”的概念完全不同。在中國文化中,鬼是指人死去之后的靈魂。如果把“vampire”譯成“吸血鬼”會導(dǎo)致兩種結(jié)果:一部分了解西方文化的人可以明白“吸血鬼”進(jìn)而明白這個綽號的含義,而對于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人可能對這個詞的理解會出現(xiàn)偏差,直接拿中國文化中“鬼”的概念進(jìn)行替代,這種情況下源語言的含義已經(jīng)有所損失,實際上沒有達(dá)到準(zhǔn)確的翻譯。而為了保證準(zhǔn)確性只能選擇加注,對“vampire”這個詞進(jìn)行解釋。但是,加注的方法畢竟影響到閱讀的流暢,那么這種情況譯者通常會采取意譯的方法。例如,水泊梁山三女將之一的孫二娘被稱為“母夜叉”。孫二娘和她的丈夫開了一家旅館,下藥殺死路過的人,做成人肉包子賣,可謂殘忍至極。“夜叉”在佛教里指一種吃人惡鬼或騰飛空中、速疾隱秘之惡鬼,也比喻相貌丑陋、兇惡的人,非常符合孫二娘的形象。然而,在西方文化中很難找到與夜叉對應(yīng)的意象。所以根據(jù)孫二娘精明豪放,行為野蠻,殺人成性的形象將母夜叉孫二娘譯成“female hideous”。
從這幾個例子可以看出,將中文綽號翻譯成英語,或者將英文綽號翻譯成中文,尤其是當(dāng)綽號中包含的意象在目的語文化中不存在的時候,若要直接音譯就需要注釋,這就要求譯者必須平時擴(kuò)大知識面,不斷積累源語言和目的語的文化知識。[3](P150)而如果要采用意譯的方法,源語文化中獨有的意象可能在語言轉(zhuǎn)換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失,很難做到兩全其美。而且,對以上幾個例子翻譯策略的探討都是基于它們出現(xiàn)在文學(xué)作品中這一前提,而如果只是單純的翻譯一個綽號,恐怕音譯和意譯都不可行,因為這兩種方法翻譯的結(jié)果都很難讓目的語文化的人們所接受,更不用說廣泛傳播了。這就涉及到了“不可譯性”的問題。屬于印歐語系的英語和屬于漢藏語系的漢語在文字結(jié)構(gòu),語音體系及修辭方法上都差異巨大,很多詞無法在另一種語言中找到對等語。在漢英兩種語言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有時不能將源語言譯成目的語而造成一定程度上意義的損失,這種情況就被稱為“不可譯性”,包括“語言上的不可譯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譯性”。在翻譯特有文化意象類綽號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遇上不可譯的情況。這里的不可譯主要是指文化上的不可譯,是由于文化詞語空缺造成的,也就是說目的語缺乏表達(dá)源語言中特有文化現(xiàn)象的對應(yīng)語。像“麒麟”、“夜叉”這樣的文化意象在英語中是空缺的,所以,此類綽號如果不是在文學(xué)作品當(dāng)中出現(xiàn),即使勉強翻譯了也不具有傳播性,也沒有翻譯的必要。
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還有一種新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出現(xiàn),我們發(fā)現(xiàn)對綽號的翻譯不只是單向地把英語綽號譯成漢語,或者把漢語綽號譯成英語,而是出現(xiàn)了目的語文化的綽號逆向傳播到源語言文化的情況。比如,有些中國人給外國人起的綽號也逆向地傳到英語文化中。這也是網(wǎng)絡(luò)和媒體高度發(fā)達(dá)時代的一種值得關(guān)注的新現(xiàn)象。例如,“水果姐”是中國粉絲給歌手凱蒂·佩里(Katy Perry)取的昵稱。因為她總愛在演唱會上穿各種水果造型的服裝,而且經(jīng)常就把各種水果搬上舞臺,把她的中文綽號譯成英文“Fruit Sister”后,這個來自中國的綽號竟然很快就被西方粉絲接受??催^英劇《神探夏洛克》的人都對男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的一頭卷發(fā)印象深刻。中國影迷給他取了個可愛的綽號叫“卷福”,“卷”指他卷卷的頭發(fā),“?!笔撬缪莸慕巧柲λ沟牡谝粋€發(fā)音,在漢語中,“卷”意思是“卷曲(curly)”,“?!痹谥形睦镆鉃椤靶腋!?、“祝?!保g時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就構(gòu)成了“卷卷的祝福(Curly Blessing)”。令人驚奇的是,“卷福(Curly Blessing)”這個綽號也很快被西方影迷所接受,成為了又一個從漢語傳到英語的綽號。這個綽號的翻譯應(yīng)該說結(jié)合了豐富的中國文化內(nèi)涵,雖然以翻譯的標(biāo)準(zhǔn)來看絕對不算準(zhǔn)確,然而可以被西方影迷廣泛接受說明它具有可接受性,而且是適宜傳播的。
“翻譯過程包括理解和表達(dá)兩個重要階段。只有在正確理解原文的基礎(chǔ)上,才能正確地表達(dá)原文?!盵4](P2)在將綽號從一種文化翻譯到另一種文化的過程中,鑒于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強大的傳播性,準(zhǔn)確性固然重要,但是可接受性方面應(yīng)該是最需要考慮到評判標(biāo)準(zhǔn)。“可接受性是指譯文讀者對譯文能否完全理解,譯文是否明白易懂??山邮苄缘母叩椭苯佑绊懛g的效果,即讀者對譯文的理解程度?!盵5](P18)為了最大程度傳達(dá)綽號的文化內(nèi)涵,綽號翻譯過程中應(yīng)主要采取直譯的方法,在翻譯特有文化意象類綽號的過程中要重點考慮目的語文化的可接受性,適當(dāng)采用意譯的方法,而且這其中還存在不可譯的情況。不可譯的情況即使勉強翻譯出來也不會被目的語文化所接受。如果可譯而譯不好,就很難在目的語文化中廣泛傳播,也就失去了綽號的功能和作用。相反,一個翻譯到位的綽號,會被人們很容易地接受并且快速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