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壓力特別大,結果出現(xiàn)了無數(shù)病癥,很奇怪的病癥,怎么調(diào)理都很難見效,讓人傷透了腦筋,比如,有突然嘔吐的,有頭暈到無法站立的,有失眠到每天睡兩個小時的,等等。
那么,這種情況怎么來調(diào)理呢?
這要從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里的一個方子談起。
【小柴胡湯】
我先把小柴胡湯的方子給大家寫一遍,這個分量不是原文的分量,是我通常使用的——
柴胡9克、黃芩6克、黨參6克、法半夏6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棗12枚。
我通常的熬藥方法是:水五碗,熬剩兩碗,早晚各一碗。
疏肝解郁,治好抑郁癥
我用例子來和大家說說這個方子。
有位女士,是個上市公司的高層,有一次我給她診脈,診完后,她認為我說得準確,很驚奇,但是自己先沒有調(diào)理,而是要求我給他的丈夫調(diào)理。為什么呢?因為她的丈夫讓她很是發(fā)愁,什么情況呢?就是失眠,整夜的失眠,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最后甚至無法上班了。
我聽完了敘述,說:“這可能是西醫(yī)說的抑郁癥吧?”
她說:“對??!怎么樣,你會治療抑郁癥嗎?”
我問她:“西醫(yī)都怎么治療了?”
她告訴我說曾經(jīng)治療過很長的時間了,時好時壞,沒有什么大的改善,但是精神科醫(yī)師已經(jīng)很滿意了,還拿他做成功的例子呢。
我當時聽完了,也很猶豫,因為我哪里會治療抑郁癥?。坑谑钦f:那見個面吧,我只能給他調(diào)理一下身體了,不一定會針對抑郁癥來治療。
結果后來見面了,我才知道此人在國外打拼過,估計壓力太大了吧。診了脈,是弦脈,同時舌頭上有芒刺,覆蓋得滿是白苔。
于是,我問他:口苦嗎?咽干嗎?頭暈嗎?有嘔的感覺嗎?胸悶嗎?容易發(fā)脾氣嗎?
他幾乎全部都有點,張仲景說過:“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就是有一個對上就可以了,這位是全都對上。
于是,我分析他就是一個肝郁的狀態(tài),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治療抑郁癥,所以我只能把他的肝郁給梳理開。于是開了小柴胡湯,就是這個分量,加了龍骨和牡蠣,開了三副。
三副后他反應,各種癥狀開始減輕,我就又開了五副,結果說已經(jīng)基本可以睡整夜了,情緒也恍然如同夢醒,感覺自己已經(jīng)痊愈了。感嘆中醫(yī)治病原來如此神速,簡直太奇妙了。
但見一證,便用小柴胡湯
后來,我又治療了很多例這樣的患者,癥狀各異,但是基本都是肝氣不舒引起的情志方面的問題,漸漸地心得就多了。
再舉個例子來談談具體的辯證吧:
有一位朋友,是位女性,也是失眠得無以復加,幾乎每晚就是兩個小時,痛苦得不得了,整日昏沉。
但是,當時找我看病是因為嘔吐,說自己經(jīng)常嘔吐。
我診斷后,才知道她的身體絕對不是嘔吐一個癥狀,仔細問下來,也是張仲景所論述的小柴胡湯的湯證,一個都不少。
張仲景說的癥狀有:“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的條文很多,我不一一列舉,給大家翻譯一下吧。
這些癥狀歸納起來,有:口苦、咽喉干、目眩(就是頭暈)、往來寒熱(就是忽冷忽熱,這個癥狀其實不多)、胸脅苦滿(其實多數(shù)是胸悶)、嘿嘿不欲飲食(就是胃口不大好)、心煩、有嘔吐的感覺、耳聾目赤等。
張仲景說這些癥狀“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就是您看到一個就可以確定了,不用全都有,其實我還沒有敢看到一個就用該方子的,據(jù)說劉渡舟老先生是看到口苦就用,我一般都是確定三條以上的時候才用。
那么,這位女士所有的這些,基本都具備了,不但具備,而且是每項都做到了極端,比如嘔吐,會吃完飯就吐,比如頭暈,她會直接暈倒在地。
這樣,用小柴胡湯還有什么疑惑的呢?這是柴胡湯證已具啊,于是,就給她開了小柴胡湯,也是加了龍骨和牡蠣,五副。
吃完了五副以后,她就已經(jīng)可以睡足八個小時了。同時,所有的癥狀都不見了。這搞得她周圍的人全都目瞪口呆。
這就是方證對應上以后的好處,張仲景的方子,就怕方證不對應,如果對應上了,那么見效就應該在三副以內(nèi)的。我也經(jīng)常有分析不準的時候,但是分析準了,就會連自己都對療效感到驚奇。
羅大倫本草堂
羅大倫,原名羅大中,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博士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博士,曾出版《古代的中醫(yī)》、《神醫(yī)這樣看病》、《這才是中醫(yī)》、《陰陽一調(diào)百病消》等普及中醫(yī)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