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冠亞
摘 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進程的深入,推動著建筑行業(yè)走向國際化發(fā)展,更多的中國企業(yè)融入國際工程當中,走向跨國企業(yè)。日益健全的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項目實施的參與方都偏向使用FIDIC條款作為合同通用條款,且已形成國際項目的常態(tài)化,因此對FIDIC條款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運用都勢在必行。在工程項目實施階段,工程索賠在所難免,特別是國際項目的眾多風險因素的影響,項目各參與方的合同索賠將無可避免,且涉及的利益往往較大,程序流程要求嚴謹,因此FIDIC條款下的合同索賠管理必然成為各跨國建筑企業(y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FIDIC;工程索賠
中圖分類號:U69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0)10-0066-03
1 FIDIC概述
FIDIC合同條款源于眾多工程項目的合同,通過項目各參與方、政府部門、技術人員、法律專業(yè)人士等對原有各類型的合同條款進行整理、歸納、總結、分析和提煉而成,各條款都經過反復推理,通過與專用條款相結合,適用于世界各洲、各國、各領域的國際性建筑項目;經過多次的修訂和完善,F(xiàn)IDIC條款是目前國際項目使用最廣泛的合同通用條款。
2 FIDIC合同條件的原則和應用特點
FIDIC合同條款是以雙方的風險和權益對等為基本原則,要求雙方依據合同約定按期履行相應的權力和義務,最終按相應規(guī)定要求,完成工程項目;相對于傳統(tǒng)合同而言,F(xiàn)IDIC更加注重合同程序的合規(guī)性。比如在國際工程投標中,若采用FIDIC合同條款,其BOQ(工程量清單)必須在具體相應的技術規(guī)格要求和合同約定下計算工程量和對于單價,而工程項目的總價必須由各單項價格關聯(lián)計算得出,在總價中,不僅體現(xiàn)出各分部分項的價格,還應有相應的人工費用分析、材料費用分析及使用設備費用分析。最常見的FIDIC施工合同一般為固定單價合同,也就是通常使用的清單計價,即各分部分項清單的單價保持不變,工程量按實際完成凈量結算,該結算量必須經各方按實核實并確認。
總體而言,F(xiàn)IDIC更注重于程序流程的規(guī)范化,更能體現(xiàn)合同雙方的平等地位,各方承擔的義務和所得權益更為對稱,項目各風險的承擔者的劃分更為合理。與此同時,合同條款約定,盡量采用可算工程量方式進行計價,而盡量減少以一項為計量單位,其中包括臨建、環(huán)保等等措施費用也盡可能采用工程量計量,減少合同雙方在履約和結算期間的爭議。但值得注意的是,國際項目中,因涉及到項目所在國的勞工政策等,部分項目實施過程中會有一定的人員配額,同時各地區(qū)的屬地人工費用差異較大,而企業(yè)邁向國際市場,那必須合理利用國際化資源,在項目招投標和實施階段,應以最合理的方式配備各國擬采用的人工配備。
3 索賠的認知
3.1 索賠的概念
早在1987年,美國在AIA文件中,已對索賠進行描述:索賠是一方依據現(xiàn)有的合同條件就維護自身的權力或利益而向另一方提出調整合同或解釋的要求,希望解決相應的資金和(或)工期問題,也包括合同約定的其他爭議得到解決。
3.2 索賠成立的條件
承包商索賠的提出,必須同時具備下列前提條件:
對應合同或約定,發(fā)生不應屬于承包商承擔的責任或風險,從而造成承包商已因該事項產生超出合同外的支出,或者工作時間的延誤; 同時承包商依據約定的流程,在約定的時間內向合同另一方提出相應的索賠文件。
3.3 索賠與變更的關系
索賠與變更的關系如表1所示。
4 國際工程索賠面臨的問題
4.1 索賠概念模糊
提及索賠,國內承包商,特別是業(yè)主方極為反感,認為索賠極為違背雙方起初的友好約定和協(xié)作,同時認為索賠往往要涉及訴訟、仲裁等法律手段解決,對雙方都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也直接影響雙方后續(xù)的協(xié)作,因此,特別是承包商,除非逼不得已,不會提及索賠申請,各承建公司也會非常慎重考慮是否提交索賠,并分析和評估由此產生的影響。
4.2 缺乏索賠意識
根據FIDC條款,要使索賠成立,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比如:在時間上要求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要提交索賠資料;在程序上要求以合同約定的流程進行提交;提交的索賠內容有相應要求,且有相應的格式和版本;以及有相應證明材料的要求等等。那么從這一角度分析,就要求承包商非常熟悉FIDIC合同條款及特殊條款,對各邊界條件充分理解,具有非常高的索賠意識,一旦有事件發(fā)生,就應敏銳察覺,并判斷出是否屬于可索賠事件,并整理資料,按約定程序和時間內提出索賠。為了短時間內提交完整的索賠資料,特別是證明材料,那么就要求對項目及周邊環(huán)境有動態(tài)詳細的照片、視頻、文件等記錄,對項目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大部分剛進入國際市場的國內承包商,無法成功地提出索賠或索賠成功,主要就是在于缺乏索賠意識,不熟悉索賠相應條款和合同的邊界條件,在發(fā)生索賠事項時,無法第一時間做出響應,同時慣于國內的通常管理模式,無形成項目及周邊的詳細記錄,導致部分證明材料缺失或無法提供,最終無法提交索賠報告。
4.3 缺乏系統(tǒng)化管理
索賠管理應屬于系統(tǒng)化工作,雖然有些單位或項目已意識到索賠管理的重要性,安排專人負責管理索賠人員或設置管理索賠的部門,但因為索賠涉及到合同、工藝、造價、管理等各方面,一個人或一個部門是無法能完全勝任或完成,需要整個項目機構的有機融合,甚至公司管理部門也應視機參與,形成有效的長期機制,在項目開始之前就應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比如現(xiàn)場原地面測量、周邊環(huán)境考察并形成記錄、熟悉合同和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制定索賠流程等等;該索賠機制應貫穿于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所有項目參與人都納入索賠機制,形成系統(tǒng)化管理。否則索賠事項將無法成功開展。
4.4 不可避免的傾斜
在市場經濟中,賣方的優(yōu)勢往往超越買方,雖然施工合同基于地位平等下簽約,但也只是相對平等,在FIDIC合同條款下是較為平等,但構成合同還有特殊條款,特殊條款可對FIDIC條款進行修改或補充,特殊條款在項目招標階段已由業(yè)主代表方確定,其利益肯定更偏向于業(yè)主,而投標方只有響應該要求才允許參與投標,鑒于企業(yè)的生存需要,被迫接受有些不公平的合同條款,故此,在項目實施和提交索賠時,可能存在不利的因素,甚至無法提出索賠。
5 索賠管理和策略
5.1 科學收集索賠證據
索賠成敗最大的制約性條件就是索賠證據,也是索賠的關鍵性內容,在FIDIC合同條款中,對索賠證據有明確的高要求,它不僅制約索賠的成敗,同時也決定了索賠額。這就要求項目管理,必須在項目實施之前和實施工程收集相關索賠資料,然而項目實施是動態(tài)的,項目周邊環(huán)境也是變化的,要完全留下所有痕跡,那工程量極大,且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對此,在項目實施之前,做好合同交底,形成完整的數據采集計劃清單,再開展有規(guī)劃性和針對性的數據采集,并形成有效的記錄,收集并歸納有序存檔。
5.2 靈活解決索賠事項
一般每個項目都涉及到各種索賠事件,而并不是所有的索賠事件都需要提出索賠。針對索賠事項,首先,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進行統(tǒng)計;其次,應充分分析和評估索賠成敗的可能性、索賠金額的大小、索賠工期的長短等,對索賠事件進行分析;再次根據統(tǒng)籌考慮是否提交索賠報告;最后,即使是提交了索賠報告,對于索賠金額(或工期)都會有針對性的談判,而談判和取舍就要求有相應的靈活性,在合理的前提下,將利益最大化。
5.3 積極推動變更索賠
所有索賠事件中,最為普遍存在的是變更索賠,而且該索賠也更具有可控性,更為實在的為項目創(chuàng)造價值,且很多設計變更屬于雙方受益。但變更就要求項目部及公司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較高的技術水平,對項目參與方的素質要求極為高標準,除了符合合同約定外,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1)配備過硬的項目管理和技術團隊,樹立變更意識,制訂相應的獎勵措施,讓每位職工積極融入,并主動推動變更工作。
(2)定期和不定期培訓和培養(yǎng)員工業(yè)務能力,學習國際最先進的業(yè)務知識,只有具備極強的業(yè)務能力的團隊,才能提出優(yōu)化和變更。
(3)充分理解和分析合同,吃透設計意圖,利用專業(yè)知識分析和整理可能的設計變更。
(4)對分析出的可能的變更進行逐項統(tǒng)計和分析,初步測算產生的效益。并對各項潛在變更進行綜合篩選,分類統(tǒng)計。
(5)篩選初的主要可行的變更事項后,利用項目團隊力量,通過工藝選擇、設備配備、人員組織、材料供應等綜合分析,初步計算出受益點,包括金額、工期、工序等,綜合評定變更的可取性和價值,也可利用價值工程進行分析,并制定變更計劃和每項變更跟進主負責人。
(6)通過項目團體有機配合,有序推動擬變更事項,記錄推動過程和相應的文件資料收集。已完成的設計變更,及時完善所有變更索賠手續(xù),進行規(guī)范化和合規(guī)性分析。
(7)定期和不定期召開變更討論會,對各變更事項及進展進行分析和討論,形成紀要;同時對于各項變更事項,應形成總結,為后續(xù)變更工作留下寶貴經驗,促進整個公司的變更索賠的進步和發(fā)展。
5.4 規(guī)范合同管理
所有索賠事項,都建立在良好的合同管理的基礎上,不僅要求做好各已有合同文件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涉及合同變更及索賠的各項動態(tài)文件的記錄和存檔;同時合同管理還應包括梳理各合同邊界和合同風險的識別,以及合同相應文件的保密工作,形成規(guī)范流程制度。
6 結束語
隨著國際化的發(fā)展,建筑行業(yè)中的FIDIC合同條款已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已逐漸成為多數建筑企業(yè)的核心管理內容,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深入理解各條款的含義和精髓,逐步提升各條款的靈活應用能力,通過探索和總結,在解決新問題中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胡亞珍.基于FIDIC施工合同條件的建設項目施工風險管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5.
[2]嚴熠瑋.基于FIDIC合同條件的承包商索賠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5.
[3]趙玉奎.國內總承包項目應用FIDIC合同條件的探討[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5,08:107.
[4]魏杰.淺析FIDIC合同條件下的索賠過程[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5,1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