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趙靜宇
在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工作會越來越簡單,并且對會計核算工作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明確和統(tǒng)一,但是并沒有對會計披露的具體內容和相關的流程等內容進行闡述和規(guī)定,從而影響到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的效率,由此可以說明該準則的實施對會計核算中的信息披露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還可以把會
計信息進行統(tǒng)一和完善,而原來的制度規(guī)定并不明確。但在新政府會計準則下,對固定資產中確認、計量和信息披露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在企業(yè)財務報表中對固定資產相確認條件相吻合的條件等內容進行了確認,此外該項準則的實施,讓會計事項的處理方式更加的準確,增加的會計管理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還有了比較高的可比性。
在以前,針對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有了一些明確的規(guī)范,在一些單位的會計制度中這種明確并不常見,如醫(yī)院。在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具體的計提折舊的過程中,非流動資產的基金相對減少,無法涉及到相關的成本。而會計分錄方式為: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貸:累計折舊
在虛提折舊的影響下,這就會計的信息無法實現的話,對事業(yè)單位中的內部成本費的管理工作就就會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但是該項準則的實施,讓原有的固定資產準則和權責發(fā)生制度融合在了一起,并把固定資產的這就進行了明確和統(tǒng)一,同時也對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金額中做了明確的要求,要根據固定資產折舊金額的實際用途來計入到當期的費用中,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實提折舊的一種方法,讓固定資產的真正價值和作用體現出來。
事業(yè)單位中的資產大多是政府部門的財政撥款,核算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收付實現,而這種核算方法會會造成計提折舊中的一些問題,成本核算的作用沒有辦法發(fā)揮出來;此外在制度方面,這種情況并不利于對固定資產的正常管理,從而影響到固定資產在單位中的運行的效率和質量。
同時也讓評判依據的可靠性有所保留,嚴重的還會對事業(yè)單位的購買安置固定資產產生不良的影響,如固定資產分配混亂,分配隨意問題的出現,從而阻礙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運行效率的提升。因此如果購置的固定資產性能不契合,很容易造成固定資產閑置,使用效率降低的問題。
在很多事業(yè)單位中,相關的領導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認識程度并不高,也不夠重視,對成本和損失的計入,定期盤點核對工作不重視,也沒有落實到實處,這樣就讓固定資產在實際使用中使用的數量和賬面中的數額產生很大的出入。此外,在一些單位中甚至還出現了過于重視購置環(huán)節(jié),而忽視管理能力的問題,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因為并不重視,所以相應的固定資產的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仍然采取的是粗放式的管理,而針對查賬薄的設計也沒有進行專門的管理,從而影響到事業(yè)單位外賬資產的管理效率。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很多事業(yè)單位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進行了完善,但是仍然有很多事業(yè)單位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制度不夠完善,制度不合理,例如相關的組織機構不完善,缺少重要的管理人員。通常情況下,在財務管理和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并沒有把二者進行聯(lián)系,也就是說財務部門沒有權利和義務來對固定資產的實物進行保管,但是財務部門卻有義務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職責進行負責,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財務部門的責任權利混淆,財務部門產生不滿,同時出現固定資產無人管理或者是管理不到位的問題。
其次,在相關的業(yè)務記錄方面,對事業(yè)單位應購置的固定資產管理并沒有對賬務明細進行記錄和保存,而在后期的賬目審核中就會出現實際賬務和記錄賬務不相符的問題。此外,一些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相關的記錄更新比較慢,這也讓固定資產的賬務金額和各個明細賬務金額的差距越來越明顯。在處理的過程中一些單位并沒有對外放的資產進行回收,這樣就造成了資產浪費和流失。
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養(yǎng)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固定資產管理和核算的效率,所以應該重視財務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建立事業(yè)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培訓工作體系,重點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新會計準則相關知識的培訓,提升他們對財務知識的積累和認識,提高固定資產管理和核算水平。另外,可以定期聘請相關專業(yè)的專家和教授到事業(yè)單位中進行現場指導和教育,從而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對相關的培訓方案還應該進行詳細的,針對性的設計和制定,針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滿足不同財務管理人員不同的崗位職責要求。之后,再對新政府會計準則進行宣傳教育工作,讓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加深對新政府會計準則的理解和掌握,提升財務管理人員對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的認識和優(yōu)勢,引導他們加強自我教育和學習,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實現對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的高效管理,為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行提供人才保障。
事業(yè)單位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使用管理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申請流程,如需要使用固定資產的時候,申請人應該填寫申請計劃表,之后由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申請計劃的審核和評估;在固定資產使用后,還需要對固定資產的回收進行記錄和審核,對固定資產的的調配情況和使用情況進行記錄,方便后期的管理和查詢,通過這種方式來完善對固定資產的使用管理,充分發(fā)揮出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如在事業(yè)單位中建立起固定資產共享平臺系統(tǒng),把一些閑置的固定資產進行整理和歸類,并記錄到共享平臺系統(tǒng)中,在需要使用的時候,借助于互聯(lián)網技術來在共享平臺中進行申請,在批準核實之后到管理處領用,管理處管理人員對使用人員的使用時間,事由,固定資產情況等內容進行登記,在使用完畢之后進行信息的消除,通過這種方式來把閑置的固定資產利用起來,同時還可以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效率。
相關的財務管理為人員應該梳理其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認識,
事業(yè)單位財務管理人員應該樹立起高度的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并建立起固定產管理績效考核,提升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作用和價值的認識,針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應該承擔的崗位工作職責進行明確,把工作落實到實處,落實到每個責任人身上。此外,還應該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崗位職責的細化和明確,把責任落實到實處,并把固定資產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崗位職責進行細化,從而提高管理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認識和意識。
第一,完善相關組織機構的建立,并設置專門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部門,并對該部門的職責和權利進行明確,完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此外還應該豐富內部控制管理方法,確保這些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還應該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視,對使用人進行登記處理。
第二,針對固定資產的業(yè)務記錄也應該進行細化和規(guī)范化;對固定資產的明細賬目和臺賬目進行核對,保持兩者的完整性和吻合性。
第三,在相關的制度內容設置方面,應該把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審核的監(jiān)督和管理工作進行落實,針對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流程中的工作進行優(yōu)化處理,如公開招標和財產清查工作等進行嚴格的管理,以此來實現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