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殿英,姜 海, 田國忠,楊曉雯,趙鴻雁,樸東日,魏俊妮
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屬的細菌侵入機體后引起的傳染-變態(tài)反應性人獸共患病[1-2]。由于布魯氏菌胞內寄生的特點,天然的具有逃避宿主機體的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的能力,想要完全的消滅它尚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3]。經(jīng)查閱文獻了解到布魯氏菌具有除趨化基因外幾乎全部的鞭毛基因,并且有研究表明布魯氏菌在侵入機體后會有短暫的鞭毛表達情況[4]。鞭毛蛋白作為革蘭氏陰性菌的主要結構蛋白,當其與其它抗原結合時表現(xiàn)出強大的免疫原性,而布魯氏菌LS蛋白(BLS)是布魯氏菌的一種優(yōu)勢抗原,是由2個五聚體組成的結構穩(wěn)定的十聚體,為光滑型和粗糙型布魯氏菌所共有,用于布魯氏菌的診斷可提高其敏感性;另外BLS可以激發(fā)抗原特異性細胞應答產生IFN-γ,從而對宿主產生保護力,是一種理想的布魯氏菌病亞單位疫苗的候選蛋白。故本研究嘗試表達布魯氏菌鞭毛鉤蛋白F1gE和融合蛋白BLS-F1gE以期找到布魯氏菌病更合適的診斷抗原。
1.1菌株、質粒和血清樣品 羊種布魯氏菌16M核酸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布魯氏菌病室保存,pET-30a質粒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診斷室提供。布病陽性病人血清收集自新疆烏蘭察布旗疾控中心,健康人血清收集自北京市昌平區(qū)疾控中心。
1.2主要試劑 HRP標記的山羊抗人IgG抗體,TMB顯色液購自康為世紀公司,LB培養(yǎng)基組分(酵母提取物和胰蛋白胨)購自Oxoid公司,BL21感受態(tài)細胞購自全式金生物公司,DH5α感受態(tài)細胞購自擎科生物公司,IPTG購自AMRESCO公司,His標簽純化試劑盒(可溶性)購自康為世紀生物公司。
1.3 引物設計與PCR擴增
1.3.1表達鞭毛鉤蛋白FlgE 從NCBI網(wǎng)站下載布魯氏菌鞭毛鉤蛋白基因flgE的基因序列,利用clone manager軟件設計其兩側引物以表達鞭毛鉤蛋白FlgE。引物信息如下:上游引物:5′- GGAATTCATGAGCCTCTACGGTATGATG -3′,下游引物:5′- CCCTCGAGTCTCTTCAGATTAACCAGCACGTC -3′,酶切位點:EcoRⅠ和XhoⅠ。
1.3.2獲得融合基因 從NCBI網(wǎng)站下載布魯氏菌bls的基因序列, 利用clone manager軟件將去除終止子的BLS基因序列與鞭毛基因序列連接,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兩側的酶切引物和中間的融合引物,融合引物a與b之間堿基互補且各自含有bls和flgE基因序列的一部分。利用PCR常規(guī)技術多次擴增得到該融合基因序列。引物信息如下:上游引物:5′-CGGGATCCATGAACCAAAGCTGTCCGAAC-3′,下游引物:5′- CCCTCGAGTCTCTTCAGATTAACCAGCACGTC -3′,融合引物a: 5′- CTTGTCATGAGCCTCTACGGTATGATGC-3′,融合引物b: 5′- GCTCATGACAAGCGCGGCGATGCGGCTGC-3′。
1.4雙酶切鑒定、蛋白表達與純化 將得到的目的基因與質粒同時進行雙酶切反應(37 ℃,2 h),酶切產物使用DNA連接酶連接(16 ℃,過夜),酶連產物轉化至DH5α感受態(tài)細胞,按一定比例涂布于具有卡納抗性的培養(yǎng)基上,挑選陽性克隆子,進行質粒雙酶切鑒定及測序鑒定,構建成功的重組質粒轉化入BL21感受態(tài)細胞以供表達。構建成功的重組質粒pET30a-flgE和pET30a-bls-flgE分別調整蛋白表達條件予以表達,對表達前OD值、溫度、轉速、時間等條件進行摸索,以最優(yōu)表達條件大量表達目的蛋白后使用蛋白純化試劑盒純化目的蛋白。
1.5Western Blot驗證 選取1 mL誘導表達后的目的蛋白菌液,以同樣條件誘導的空載體菌液,超聲破碎后進行SDS-PAGE電泳,應用廣譜彩虹預染蛋白marker,跑膠結束后進行常規(guī)Western Blot實驗,TBST作為常規(guī)洗液,5%馬血清作為封閉液,以陽性病人血清作為一抗,HRP標記的羊抗人(IgG)作為二抗,DAB顯色液(HRP)最終顯色。
1.6 重組抗原的ELISA檢測
1.6.1抗原最佳包被濃度和血清最佳稀釋度的確定 將純化后的重組蛋白用包被液梯度稀釋為2 g/mL、4 g/mL、6 g/mL、8 g/mL、10 g/mL和12 g/mL;已知陽性布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分4個稀釋度1∶50、1∶100、1∶200、1∶400。計算陽性血清孔與陰性血清孔的平均OD450值之比(P/N),P/N值最大且陽性血清孔OD450值接近1時所對應的抗原包被濃度和陰陽性血清對照的稀釋度為最佳條件,確定最終蛋白質包被濃度和血清稀釋度。檢測的其他條件為:封閉液選取5%脫脂奶粉,酶標二抗稀釋倍數(shù)為5 000倍,TMB底物作用時間為15 min。
1.6.2封閉液的選取 分別用5%馬血清、5%馬血清+2% Tween-20、5%脫脂奶粉和5%脫脂奶粉+2% Tween-20共4 種封閉液,4 ℃封閉過夜,分別檢測其OD450值, P/N值最大且陽性血清孔OD450值接近1時即為最佳封閉液。
1.6.3酶標二抗稀釋倍數(shù)與TMB底物顯色時間的確定 酶標二抗的稀釋度分別為1∶2 000、1∶4 000、1∶6 000、1∶8 000,確定P/N值最大時且陽性血清孔OD450值接近1 時為酶標二抗最佳稀釋度;按已確定抗原最佳包被濃度和血清最佳稀釋度進行ELISA,底物的顯色時間分別為5 min、10 min、15 min、20 min、確定P/N值最大且陽性血清孔OD450值接近1 時為底物最佳顯色時間。
1.6.4陰陽性臨界值的確定 選取臨床采集的病原學分離培養(yǎng)判定為陰性的42 份血清作為ELISA方法判定陰陽性臨界值的陰性血清。根據(jù)公式:陰陽性臨界值=陰性樣品OD450值平均值+2.58×標準差,計算陰陽性臨界值。
1.6.5臨床樣品血清檢測 對46 份布病陽性血清和46 份健康人血清分別進行常規(guī)檢測(試管凝集實驗)和ELISA檢測,比較結果,確定此次建立的iELISA方法的靈敏度、特異度和符合率。
2.1目的基因PCR結果 應用設計好的PCR反應體系和程序,添加對應引物,目的基因擴增結果見圖1。其片段大小與預計長度相符。flgE片段長度為1 191 bp;bls-flgE片段長度為1 668 bp,條帶較為明顯。
M為DNA marker;a為flgE;b為bls-flgE圖1 重組蛋白基因片段擴增Fig.1 Ampl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gene fragment
2.2重組質粒酶切結果 對菌落PCR鑒定陽性的克隆子進行質粒雙酶切鑒定。酶切結果見圖2,載體和目的基因處在預期的位置,載體構建成功。
M為DNA marker;a和b分別為flgE、bls-flgE雙酶切鑒定結果圖2 蛋白重組質粒雙酶切鑒定Fig.2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 recombitant plasmid
2.3蛋白表達結果 將插入質粒的BL21重組大腸桿菌在160 r/min,27 ℃、30 ℃、32 ℃及0.2 mmol/L、0.5 mmol/L、1.0 mmol/L IPTG濃度條件下進行誘導,表達的重組蛋白經(jīng)過SDS-PAGE電泳分析,鞭毛鉤蛋白FlgE的最佳誘導條件為27 ℃、0.5 mmol/L IPTG誘導濃度,此條件下表達蛋白主要以可溶性狀態(tài)存在,而融合蛋白BLS-FlgE的最佳誘導條件為32 ℃、0.5 mmol/L IPTG誘導濃度,此條件下表達蛋白主要以可溶性狀態(tài)存在。經(jīng)過鎳柱純化后大部分雜蛋白被去除,最后得到的蛋白純度較高。見圖3。
A(插入pET30a-flgE質粒):M為Marker;a1為27 ℃、0.5 mmol/L IPTG條件下誘導18 h的全菌蛋白;a2為30 ℃、0.5 mmol/L IPTG條件下誘導18 h的全菌蛋白;a3為32 ℃、0.5 mmol/L IPTG條件下誘導18 h的全菌蛋白;a0為純化后的FlgE蛋白。B(插入pET30a-bls-flgE質粒):M為Marker;b1為27 ℃、0.5 mmol/L IPTG條件下誘導18 h的全菌蛋白;b2為30 ℃、0.5 mmol/L IPTG條件下誘導18 h的全菌蛋白;b3為32 ℃、0.5 mmol/L IPTG條件下誘導18 h的全菌蛋白;b0為純化后的BLS-FlgE蛋白。圖3 SDS-PAGE分析蛋白表達與純化情況Fig.3 SDS-PAGE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flagellar protein
2.4重組蛋白鑒定結果 以布魯氏菌病陽性病人血清為一抗,HRP標記山羊抗人IgG作為二抗進行檢測,結果顯示FlgE蛋白和BLS-FlgE蛋白均能與陽性病人血清反應,具有抗原性,分別在41 kDa和58 kDa處出現(xiàn)特異性條帶,見圖4。
M為maker;a和b分別為FlgE和BLS-FlgE WB鑒定結果圖4 重組蛋白與病人陽性血清Western blot檢測結果Fig.4 Western blot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against human positive serum samples
2.5以重組蛋白為包被抗原的檢測方法的建立 確定重組鞭毛鉤蛋白FlgE最佳包被濃度為12 g/mL,血清最佳稀釋度為1∶50,5%脫脂奶+0.1%Tween-20為最佳封閉液,酶標二抗的最佳工作稀釋度為4 000倍,底物最佳顯色時間為10 min,結果見表1—4。檢測42份陰性血清,計算得出,平均OD450的值為0.380,標準差(s)為0.063,陰陽性臨界值為0.543。因此,確定被檢血清樣品的OD450≥0.543即判定為陽性,OD450<0.543即可被判定為陰性。
表1 采用不同抗原包被濃度和血清稀釋度進行ELISA得到的P/N值Tab.1 P/N values obtained by ELISA using different antigen coating concentrations and serum dilutions
表2 采用不同封閉液進行的ELISA得到的P/N值Tab.2 P/N values obtained by ELISA using different blocking solutions
表3 采用不同底物顯色時間進行的ELISA得到的P/N值Tab.3 P/N values obtained by ELISA using different substrate coloring time
表4 采用不同二抗稀釋度進行的ELISA得到的P/N值Tab.4 P/N values obtained by ELISA with different dilutions of secondary antibodies
同樣的流程下確定重組融合蛋白BLS-FlgE最佳包被濃度為10 g/mL,血清最佳稀釋度為1∶100,5%脫脂奶+0.1%Tween-20為最佳封閉液,酶標二抗的最佳工作稀釋度為2 000倍,底物最佳顯色時間為15 min。檢測42 份陰性血清,計算得出,平均OD450的值為0.356,標準差(s)為0.058,陰陽性臨界值為0.506。因此,確定被檢血清樣品的OD450≥0.506即可被判定為陽性,OD450<0.506即可被判定為陰性。
2.6臨床血清樣品的檢測 如表5所示,以試管凝集法作為參照標準,F(xiàn)lgE蛋白和BLS-FlgE蛋白單獨作為布病診斷抗原表現(xiàn)出靈敏度和特異度均低的特點。
表5 兩重組蛋白ELISA法評價指標結果Tab.5 Evaluation results of two recombinant proteins by ELISA
病原分離和鑒定是布魯氏菌病診斷的金標準,但因其要求條件高,各項操作均須在P3實驗室進行,費時費力,過程繁瑣,所以一般不用此方法檢測診斷。如今已經(jīng)出現(xiàn)許多布魯氏菌血清學檢測方法,有20 種以上,其中大多數(shù)原理是檢測布魯氏菌表面的脂多糖抗原,如試管凝集試驗、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緩沖平板凝集試驗、間接ELISA和熒光偏振試驗等[5-8]。
經(jīng)基因組測序發(fā)現(xiàn),布魯氏菌具有除趨化基因外所有鞭毛結構基因,并被認為屬于隱性遺傳物[9-11]。通過構建鞭毛蛋白和保護性抗原結合后的融合蛋白,由此方法已經(jīng)產生許多證明有效的診斷試劑。本研究構建了flgE、bls-flgE基因的原核表達質粒,經(jīng)IPTG誘導,均能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表達。優(yōu)化FlgE蛋白誘導條件時發(fā)現(xiàn),不同的誘導時間、誘導前OD600值等條件下表達量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低溫誘導(27 ℃)表達量要顯著高于高溫誘導(32 ℃),這可能是因為溫度高會使表達物大量降解的關系。對于BLS-FlgE蛋白,不同誘導條件的摸索蛋白表達產量未有明顯變化。經(jīng)過Western Blot的鑒定,F(xiàn)lgE蛋白與BLS-FlgE蛋白均能被布病陽性病人血清識別,說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為之后建立布病新的診斷方法奠定了基礎。然而通過ELISA檢測法與常規(guī)檢測法對比,該診斷方法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低,整體符合率低,免疫診斷價值較低,均不適合單獨作為診斷抗原。但以BLS-FlgE融合蛋白作為包被抗原建立的ELISA法特異度要高于以FlgE蛋白作為包被抗原建立的ELISA法,推測BLS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
根據(jù)本研究建立的重組抗原的iELISA方法檢測樣品,與常規(guī)布魯氏菌病血清學方法相比檢測結果差異較大,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①人群中存在潛伏感染者影響結果;②蛋白抗原純度不夠、等電點不合適等因素;③優(yōu)化條件不完善。下一步應提高抗原純度,進一步優(yōu)化條件,并根據(jù)金標準來評價本檢測方法,與常規(guī)血清學方法等結果比較做出系統(tǒng)的評價。
利益沖突: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