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其其格
(包頭師范學院圖書館,內蒙古 包頭 014030)
紙質資料是圖書館傳統(tǒng)存儲功能的重要對象,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的變化,圖書館的存儲形式也發(fā)生了較大改變,從宏觀角度來講當前圖書館存儲的內容更豐富,包含的信息也更加多元化,為了更好的平衡圖書資料信息量與價值量之間的差異,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針對位序差異、主客差異以及量化差異分別進行分析,強調三者的最大功能優(yōu)勢,為提高社會的知識水平不斷創(chuàng)新和探索。
圖書資料的功能在于將以往的信息、資料、文獻等通過時間與空間的轉換為需求者進行信息傳遞,而讀者在獲取圖書資料后,經(jīng)過自身的思考分析得到結論,從而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這是一種對信息重新整合重組的重要方式和方法,同時也體現(xiàn)了圖書資料作為信息載體,被大眾所利用的社會價值。從以上過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信息量是初始階段,價值量是終結階段,整個過程是有靜態(tài)化的信息量進行動態(tài)化的傳遞,以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但是價值量的實際體現(xiàn)以讀者的自身提問為基礎,單純的圖書資料信息并不能直接被利用,而是需要一定的思想信息轉化,而這種轉化過程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信息量為客觀信息和基礎知識,同時也包含少量的深化結論,但是價值量則是解決問題的具體方式與方法,因個人的思辨能力不同呈現(xiàn)出個體化差異,能力較強的讀者可以將信息量轉化為更加寬廣維度的價值量,而能力稍弱的讀者,則可能沒有充分利用信息量進行個人轉化,一般而言價值量的需求遠遠大于信息量,因此圖書資料的增加與累積也是為了更好的滿足不同讀者的實際需求,只有不斷擴大圖書資料信息量的極少數(shù),并采用多元化的存儲形式,例如數(shù)字化技術的運用就是當前重要的信息量的變革,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讀者進行信息量向價值量的轉化。
我國的圖書館種類眾多,其中的圖書資料豐富而龐雜,涉及文化、政治、經(jīng)濟、藝術、各領域學科等,圖書資料本身的信息量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但是人們在使用信息量轉化為價值的量的過程則具有一定的主觀性。讀者對于信息量的利用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將零散的信息點進行簡單的收集及整理,具有一定的初始性。其次,是對已收集的信息進行自身的加工處理,并產(chǎn)生了自身感悟其表象為尋找到了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并有了解決問題的初步認知意識形態(tài)。最后,則是對信息量進行深度研究和分析,通過自我的獨立意識思考,擴大了信息量范圍,并產(chǎn)生了再次加工提煉的能力。以上三個階段由于讀者個體化差異的原因,可能存在相互交叉的過程,也正是由于讀者的個體化差異,因此對于信息的評價和利用方式也有較大差異性,由于價值量存在著一定的主觀性,因此所產(chǎn)生的價值取向也有所不同,所以說的價值量的主觀性主要源于信息量的載體、傳播過程、精神分析能力以及個人思想意識等多個方面。所以為了減少圖書資料信息量與價值量的主客差異,需要推動讀者自身的認知能力和處理信息水平的提升,以此實現(xiàn)價值和信息的同等化。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尤其是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相關數(shù)字化產(chǎn)業(yè)的涌現(xiàn),使得當前圖書資料的價值量大幅度的提升,圖書資料的價值量不等同于其他普通商品的價值,首先價值量的信息傳達方式并沒有完全依照時間進行排序,而是需要針對信息含量的多少進行有效劃分,而且隨著現(xiàn)在科技的不斷提升,很多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不同學科之間也在相互交融,很多新觀點、新技術、新思想對圖書館的圖書資料進行更加科學嚴謹?shù)拇鎯εc分類,方便人們能夠更好的使用。同時圖書館的作用也體現(xiàn)通過自身提高社會生產(chǎn)價值,而突出的信息量的基數(shù)也決定著價值量的成就,在多元文化交織的時代,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才能讓信息量發(fā)揮最大的價值。圖書資料的價值量單獨就個人而講其影響效率并不十分明顯,但是從整個宏觀的社會角度看待,對于群體知識水平提高、群體認知能力的提升,卻有很大的作用和成效,因此圖書資料的信息量與價質量存在一定的量化差異性。隨著我國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入,圖書館也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和社會的變革,認清量化差異的根源,不斷進行圖書資料的管理改革,為讀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滿意的服務,認清市場發(fā)展趨勢的態(tài)度,促進信息量以下質量之間的轉換,以積累各體化價值影響為基礎,逐漸累達到大幅度提升社會效益及社會知識水平的文化服務目的。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科技的發(fā)展,當前圖書館的服務效能也應緊跟信息化技術的滲透,不斷拓展秉承科學創(chuàng)新的管理機制,促進資料管理的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圖書資料信息量利用價值,并不斷總結以往的管理經(jīng)驗,注重信息量與價值量的差異,提高雙方轉換過程中的服務效能和作用,促使圖書館的服務價值產(chǎn)生更大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