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qū)第八小學,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對于小學生而言,培養(yǎng)空間觀念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要教學任務,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有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思維邏輯能力,只有具有空間觀念,才能具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為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引入生活經驗,便于學生通過表象和經驗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促進其空間觀念的形成和發(fā)展。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知識時,教師可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面對私家車停車難的問題,應該如何設計停車場的停車位呢?”面對這個問題,有的學生表示要設計成長方形,有的學生表示要設計成平行四邊形。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積極思考、良性互動,并動手操作進行準確計算,然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分析,最后確定將停車位設計成平行四邊形時,既能滿足停車需求,又能減少不必要的場地面積消耗。這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解決生活中的空間問題,可以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從空間上認識生活,進而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空間觀念。
對于小學生來說,思維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進行有序的觀察,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知識形成和發(fā)展的基本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對物體進行有序觀察,以便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例如,開展“鉛筆有多長”教學時,教師在學生對分米和毫米形成基本感知后,可以讓其嘗試閉著眼睛感受分米和毫米的長度,并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用分米和毫米來計量,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順利建立。再如在“面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觸摸物體表面,對物體進行充分感知,然后讓其對物體進行觀察,了解物體表面狀態(tài),促使學生對物體大小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在觸摸和觀察的基礎上,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運用鉛筆將觀察的物體畫出來,這樣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強化。另外,教師可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物體的面積進行對比,促進學生將抽象形象向具體形象的轉化,強化學生頭腦中的空間形式,讓學生即便脫離實物也能夠具備空間觀念,并開展空間形式的思考,這對于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強化及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都非常重要。
小學生需要在觀察的基礎上開展實踐操作,以強化自己對空間的感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需要以模型、實物等為支持,因為此類教具的直觀性較強,在學生實際操作中,能夠循序漸進地促進其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強化。例如,在“認識立體圖形”教學中,為強化學生操作感知,教師要在教學之前準備好各種形狀的生活物品,如奶粉罐、牙膏盒、皮球等,然后要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如摸一摸、踢一踢等,強化學生的數學概念,并促使學生自主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對接,從而認識并理解物體的立體性。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定向、直覺、形象化為主,因此教師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空間、抽象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尋找其規(guī)律性,從而有效強化學生的空間觀念,提升其數學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開展“觀察物體”教學時,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朗誦《題西林壁》這首詩,讓學生深入理解“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含義:同是一座廬山,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景色呢?進而使學生深刻理解其原因是“觀察的位置不同”。其次,教師向每個學習小組發(fā)放由多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尋找規(guī)律,并回答問題:“本組的圖形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為什么?”學生對包含小正方體的圖形進行操作、猜測、互相交流。最后,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順利回答問題,并進行有效說明,這樣就在無形中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多媒體為支持,通過計算機進行三維演示,能夠有效實現動靜結合,促進課堂教學成效的改善。教師可以借助發(fā)達的網絡資源精心選擇相關素材,運用多媒體生動形象地展現抽象數學知識,而學生在動畫、圖像等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的激發(fā)下,能夠直觀清晰地理解圖形概念、公式,進而有效強化了其空間觀念。例如,在“長方體體積”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有效發(fā)展,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應用價值,對長方體的體積計算過程進行展示,便于學生觀察長、寬、高與體積之間的密切關系。通過多媒體反復播放展示,學生深入掌握了長方體體積內在規(guī)律,鍛煉了自己的歸納推理能力,另外,學生在觀看多媒演示時,進行動手操作實踐,可以較好地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化其空間感知的能力。
同時,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教學“長方體體積”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將“長方體體積”與“正方體體積”相關知識進行對比呈現教學,在兩種圖形間進行知識遷移,促進學生明確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計算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能夠深刻把握兩種圖形體積的計算規(guī)律。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有效地呈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觀察、操作與探索,使學生的觀察思辨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同時,學生通過進行圖形間的知識遷移和動手操作,有效培養(yǎng)了其空間觀念。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引導學生從空間位置去認識、感悟、體驗各種圖形,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空間意識,為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