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峰
(江蘇護理職業(yè)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5)
大學階段是青年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期和適應期,大學生心理還不十分成熟,常常會由于一些身邊的事情,產(chǎn)生一些負面的情緒,甚至是情緒失控。這種情緒失控不僅對大學生自身心理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尤其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會目光投入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上。因此,有必要通過科學手段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保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情緒管理是一種能力,一個具有較高情緒管理能力的人,可以從容應對各種場合,可以用理性的問題看待事情的本身而不是被情緒沖昏頭腦。
情緒管理能力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具有一定的情緒管理能力,能夠適度的把握自己的情緒。當一個人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時候,才能夠客觀的分析問題,正確的看待當下面對的挫折與失敗,找出合理的解決途徑。如果一個人缺乏情緒管理的能力,那么很容易被眼前的一些事情影響,久而久之,如果負面的情緒得不到釋放,那么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而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如果進一步發(fā)展,又極容易釀成影響惡劣的社會事件。因此,情緒管理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有必要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以保證學生能夠安穩(wěn)的度過從學校到社會的這段過渡期。
情緒管理的另一重要性體現(xiàn)在對大學生生活的影響上。由于大學生剛剛從中學生活中走出,如果上有了一定的自由,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這些形形色色的新鮮事物,一方面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上大學經(jīng)歷更加精彩。另一方面,這些新鮮事物也存在著潛在的危機,常常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打擊。而大學生活不像中學那樣有父母陪在身邊,不好的情緒很容易被身邊的人觀察到。由于生活上獲得了自由及課程安排的不同,一個宿舍的人可能都不會每天都有大量的時間接觸在一起,再加上大學生往往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因此,當不好的情緒產(chǎn)生時,往往很難被身邊的人發(fā)現(xiàn)。而如果有良好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便可以極力避免這些負面影響,盡快讓自己的生活回歸到正常軌道上。因此,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不僅是心理健康的要求,也是保障大學生正常學習生活的要求。
人們將大學比作小社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大學有比中學更加復雜和多樣化的人際關系。如何處理這些人際關系是人生的必修課,人是社會性動物,健康的人際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于情緒管理能力較差的大學生而言,容易因為情緒失控而導致人際關系較差,長此以往會形成心理壓力,而這種壓力又沒有朋友可以訴說宣泄。而一個有較高自我情緒管理能力的大學生,可以培養(yǎng)出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這種人際關系會讓學生對生活更加樂觀,更加充滿陽光,同樣也會形成良性循環(huán)。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提高大學生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情緒管理能力較差,歸根到底是心理層次的問題。要提高大學生自我情緒管理能力,那么首先要充分了解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從而對癥下藥,尋找出提升大學生自我情緒管理的有效辦法。
由于剛到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自由和陌生的環(huán)境,許多大學生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不適應。是對大部分人而言,這種不適應都可以通過一定階段的調(diào)整而適應。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學,由于從小到大一直在父母身邊成長,沒有經(jīng)歷過這種獨自面對陌生環(huán)境的情況,因此會出現(xiàn)長期難以適應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常常會因為對周遭陌生的環(huán)境與人表現(xiàn)出一種天然的排斥與不信任,主要表現(xiàn)為易怒,缺乏學習熱情,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這時學生情緒失控的原因往往是自衛(wèi)心理過度所導致的。
因友情等方面原因引起的情緒失控,歸根到底是一種人際關系危機。正如上文所提到,由于大學的環(huán)境相較于中學有極大的開放性,有更復雜,更多元化的人際關系。但一時間大學生對如何處理這些復雜的人際關系還沒有經(jīng)驗,因此往往容易造成對伴侶或朋友抱有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期望。當這種期望與現(xiàn)實出現(xiàn)落差時,便容易出現(xiàn)情緒失控的現(xiàn)象。而歸根到底這種人際關系的危機又與大學生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有很大關聯(lián)。比如說城鄉(xiāng)之間會有差異,獨生與非獨生子女之間也會有差異。大多數(shù)出生在城市的學生是獨生子女,這類群體往往在小時候就受到來自父母以及長輩的全部關愛,因此極容易形出現(xiàn)自我為中心做事不考慮他人感受的情況。而出生在農(nóng)村的學生,往往家中有較多的兄弟姐妹,做事情時往往會過分考慮到他人感受進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容易受到傷害。這兩種都是不健康的人際關系處理方式,極容易在人際交往中遇到挫折,甚至會導致學生形成自卑等性格。另外,由于大學的開放性,學生需要處理很多之前沒有處理過的人際關系。比如說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寢室關系,社團成員關系,校園組織關系等等。學生到大學之后,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解決,會牽扯到與很多陌生人的關系?;蛞蜢t腆,或因自卑,或因溝通技巧不夠,許多人往往想要同他人交往,但是又因為種種原因,造成了人際交往的障礙。這種人際交往的障礙與強烈的人際交往愿望相互沖突,久而久之很容易導致學生產(chǎn)生一些例如自卑和孤獨等情緒。
前文論述分析了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失控原因及特點,以下針對上述提到的原因,給出提高情緒管理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策略。
輔導員不僅僅是學生在校的引路人,還是學生與家長的溝通橋梁。導員要定期與學生家長進行聯(lián)系,及時與家長交流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情況,要做到多方面溝通與監(jiān)督。由于家長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很多家長會認為管理和教育學生完全是學校的事,與家庭無關。導員應當及時與家長溝通想法,讓家長明白學校與家庭都是教育孩子的關鍵。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以及情緒失控的現(xiàn)象,追根溯源,從小到大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的不重視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因此,輔導員老師有必要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及時互換孩子的信息,力求做到雙管齊下,多方面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
前文提到,由于大學生剛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中,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還尚不成熟,因此學生會出現(xiàn)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但沒有傾訴對象的情況。在這時候老師就要做好一個傾聽者,既是了解了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況,及時給予學生一些鼓勵和安慰,又是讓學生找到了一個傾瀉的窗口,可以把負面情緒傾倒出來,提高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特別是對于一些情緒失控的高發(fā)學生群體,例如家庭情況較困難,人際交往能力較差,行為較孤僻的學生,輔導員老師要多給予一些關注,主動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異常心理,及時找學生約談,解開學生心中的結癥,避免學生的負面情緒長期積郁心中形成心理問題。
個人是群體的一部分,因此個人的情緒也很容易受到整個校園群體的影響。學??梢远ㄆ诮M織一些心理輔導的活動,讓學生了解負面情緒的危害以及調(diào)節(jié)情緒的辦法,教授學生管控情緒的技能,建立相配套的校園心理咨詢室,讓學生能夠正視負面情緒,并做到能夠主動去尋求幫助或自我排解。營造有利于情緒管理的校園文化氛圍,鼓勵學生們相互關愛,正確看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負面情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
綜上所述,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是一件長久的事情,并且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長方面,在我國傳統(tǒng)家庭文化中,很少有家長會注意到學生的心理問題,由此造成了大量的學生到大學之后還會出現(xiàn)情緒失控,人際交往能力差的情況。高校方面要致力于營造一種相互友愛團結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正確認識到什么是負面情緒,讓學生能夠正視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負面情緒,并教育學生自我調(diào)理的辦法,以及及時尋求老師或同學的幫助。只有通過多方努力,讓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工作變成一種常態(tài),這樣才能夠打造和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氛圍,為社會培養(yǎng)更高素質(zhì)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