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濤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qū)第一小學,江西 九江 332000)
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對于古詩文化的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小學語文當中的古詩教學充分考驗老師的個人能力。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更加注重于多樣的教學方法的運用,寓教于樂。對此,筆者在下文中討論出自己的幾點心得。
學會聯(lián)想把握,開拓思維,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無論是在其他科目的學習當中,還是在古詩的教學當中,聯(lián)想都會起到十分顯著的作用。不論是橫向聯(lián)想還是縱向聯(lián)想都會發(fā)揮其拓展學生學習空間,豐富文化知識的作用,以縱向?qū)Ρ葹槔?,在古詩的教學當中,把握同詩人不同時期的風格變化也是學習古詩的重要途徑之一。
比如,在學習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中所表達的是杜甫晚年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悅。教師可以聯(lián)系詩人不同風格的詩句,使學生明確“詩史”這一美稱的由來。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是將該作者其他時期的其他詩句進行對比,縱向聯(lián)系。比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敝械臍g快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獨具一格的歡樂進行對比,將不同時期的表達的歡樂進行對比,把握詩句中微妙的情感變化。了解充分了解作者在不同時期寫實的不同風格,并讓學生思考創(chuàng)作者為何有如此之變化,了解杜甫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造的坎坷經(jīng)歷。讓學生更好地對杜甫進行了解。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從小樹立起愛國主義思想。
在小學階段的教材中會出現(xiàn)很多都是描寫相同的感情的古詩,教師可以充分掌握小學教材的這一特征。很具相似的類型進行分類教學,打破傳統(tǒng)的“一對一”教學模式。
例如,在教學過程當中以四季為標準進行古詩的分類,春天我們會想到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卑拙右椎摹稇浗稀贰叭粘鼋t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毕奶欤覀儠氲綏钊f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痹僬呤恰缎〕亍防锏摹靶『刹怕都饧饨?,早有蜻蜓立上頭?!鼻锾鞎氲蕉拍恋摹渡叫小贰巴\囎鴲蹢髁滞?,霜葉紅于二月花?!睆埨^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倍靹t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除了季節(jié)之外,還可以根據(jù)山水、景物、送別、愛國等多個分類角度進行合理的分類積累,讓學生掌握在相似的背景之下,不同詩人對同種景物的不同表述,積累更多的古詩詩句,增添學生的記憶量。讓學生自行整理積累,擬定自己的分類標準。比如相同的意象、表達方式(擬人、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等。對比傳統(tǒng)教學的按教材依次講解,分類教學充分提高學習的條理性,使學生提及同類主題時的積累量顯著增加。
古詩本身就是詩人對于情感和意境的寄托。所以想要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的含義,進行古詩的學習。對于古詩的學習就應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孩子的想象為孩子的學習添上夢幻的翅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生動現(xiàn)象的掌握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可以更好地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便于加強對于古詩的理解和記憶。
比如《詠柳》當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钡臅r候。教師可以對古詩進行相對簡單地講解,再讓學生很具講解的內(nèi)容進行想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給予學生合理的“留白”,讓學生充分想象,給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進而更好地讓學生把握“剪刀”這個形象的比喻。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或者教師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剪刀”的動態(tài)展示講解,展開學生之間的想象力描述以及對于相關意向的展開,讓學生之間進行充分的討論研究,在討論之中相互開拓想象能力,給學生以鍛煉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并提高對學生古詩的記憶能力。將抽象的記憶化為具象的古詩詩句,有效地掌握詩句的意境。學會想象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綜上所述,小學古詩教學充分考驗教師個人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個人的魅力,結(jié)合多樣的教學方式,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活力。打破傳統(tǒng)古詩教學的局限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寓教于樂,以生動形象的講解方式,引導學生們進行合理的想象,加深學生對于古詩的印象,提高詩詞的想象記憶能力,運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對于學習古詩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