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機關幼兒園,河北 張家口 076750)
幼兒由于自身能力限制,對未知事物的理解通常只停留在表象階段,對復雜事物的理解能力較低,因此容易受到不良習氣的沾染。幼兒教育大綱明確指出,對幼兒的教育應廣泛進行,從啟蒙知識著手,為幼兒提供語言、健康、行為、科學、智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但目前幼兒教育都將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學習方面,呈現(xiàn)出片面化傾向。更有甚者,一些幼兒教育機構將小學低年級課本作為教材讓幼兒學習,這無疑會為幼兒增添壓力。在過分重視文化課程的基礎上,教育機構將德育教育以及動手能力教育放在了非重點方面,但這兩者的教育對于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成長初期這類教育的缺失容易讓幼兒在思想與行為方面受到不良風氣影響。
對幼兒的教育理應將重點放在動手能力培養(yǎng)以及對事物的正確判斷方面,但目前教育已經(jīng)將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學習內容放到幼兒教育中,例如拼音的學習以及算術加減法等內容。
一些所謂的高級幼兒教育機構以及雙語幼兒園打著將孩子培養(yǎng)得更好的旗號,將小學學習內容提前放到幼兒階段。例如,語文方面需要幼兒掌握拼音的寫法以及用法,對聲母及韻母有效掌握,會書寫簡單的漢字并以日記形式培養(yǎng)組詞造句能力;數(shù)學方面要會進行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背會九九乘法表;英語方面需要掌握26 個英文字母的大小寫寫法并能夠進行像“你今年多少歲”、“你叫什么名字”之類的簡單會話。對于幼兒而言,這類知識的學習無疑是巨大壓力,在這種環(huán)境下,身心是不能夠在健康快樂的狀態(tài)下發(fā)展的。
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接受知識最快捷的時期,通過主動動手、動腦,幼兒對事物的感知能夠快速形成具象化印象。幼兒本身是活潑好動的,但小學化傾向讓幼兒教育課程偏向于小學教學授課方式,即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模式。在教育方式上,也開始趨向于背誦、默寫、聽寫等形式,讓幼兒過早承受課堂約束,制約了天性的發(fā)展。這種教學模式缺乏生動的言語以及趣味的活動,雖然能夠迫使幼兒掌握更多文化知識,但這是建立在扼殺幼兒天性基礎之上的,久之容易讓其產(chǎn)生對學習的抵觸情緒。
幼兒教育機構對幼兒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門應加強對這類機構的審核工作,確保每間教育機構都有相應資格證書,并保障教師質量。幼兒教育機構的數(shù)量方面也應加強控制,避免過多機構之間形成惡性競爭局面。此外,教育部門還應加強對教學模式以及內容方面的管理,以普查與抽查方式對具有小學化傾向的教育機構加強管理,直至小學化傾向徹底根治。
教師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只有在教育過程中對幼兒行為做出正確引導,并通過相應教學內容、評價方式等方面的制定才能夠保障幼兒教育的有效性。在避免小學化傾向的實施辦法上,教師能夠通過教育模式的改變讓課堂更加適合幼兒的發(fā)展。
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提升動手能力,并在無形中提升對知識學習的興趣?,F(xiàn)如今,各類幼兒教育產(chǎn)品充斥著幼教市場,受到幼兒喜愛的大多都是顏色豐富且具有動態(tài)性的產(chǎn)品,說明幼兒并不是不喜歡學習文化知識,而是小學化傾向下的教育模式讓幼兒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教師可以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文化知識,提升教學課堂氛圍,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幼兒在適合的環(huán)境中學習。
一般而言,幼兒家長的觀念是影響教學內容的主要因素?,F(xiàn)如今,我國幼兒家長普遍認為自己的孩子只有接受了超年齡的教育才不會輸在起跑線上,認為目前競爭激烈,只有孩子從小加強文化課程的學習,才能夠在日后成長中不會落于人后。教育部門應該從源頭上遏制這種思想的發(fā)展,通過宣講會或傳單形式讓家長了解到超齡教育的危害性。超齡教育雖然在幼兒能力提升方面有一定幫助,但并不適合于普及以及長期培養(yǎng)。
幼兒教育小學化與小學入學標準以及學習內容也有一定聯(lián)系。目前小學入學考試中大多學校都將數(shù)學加減法以及漢字書寫歸納到應掌握的知識當中。在這種選拔制度之下,若在幼兒階段沒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家長必然會產(chǎn)生“幼兒園是小學的預備班”這種思想。有了市場,幼兒教育向著小學化發(fā)展將成為必然趨勢。因此,教育部門要明確自身職責,對違規(guī)教學的幼兒機構采取嚴厲處罰措施,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縮小幼兒園與小學一年級之間知識結構上的差異,從源頭上擺脫小學化傾向的必然性。
幼兒教育傾向于小學化的治理需要幼教辦學機構、教育部門與家長共同配合完成。三方都應認識到健康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對幼兒的積極影響,規(guī)避教育中出現(xiàn)的超綱現(xiàn)象,并從多角度出發(fā)完善教育內容,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下達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