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鐵 楊春玲
(1 吉林省榆樹市土橋鎮(zhèn)十四戶中心小學校,吉林 長春 130400;2 吉林省榆樹市紅星鄉(xiāng)中心小學校,吉林 長春 130400)
盡管傳統(tǒng)教學中對核心素養(yǎng)導向教學的重要性有著很高的共識,但介于受多方因素的影響,使得以核心素養(yǎng)導向教學為基礎的小學語文教學缺乏完善的教學體系和經驗,這也預示著當前核心素養(yǎng)導向基礎下語文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為了推進語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綜合素養(yǎng),本文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目標,對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展開分析。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展開獨立的思考,并且能夠透過閱讀內容積累學識,其中也包括閱讀中傳遞的正面育人意義,所以說,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有著極大的幫助。
以《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為例,在通讀課文前,教師加以設問,讓學生閱讀課文后告訴教師課文中青蛙和小鳥的特點,并對其提出自己的評價與看法,包括更喜歡青蛙還是小鳥,為什么喜歡,說出原因。在該設問的引導下,學生閱讀文章時的目的將不再局限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是賦予了學生個人喜好和觀點,同時也更加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
當學生完成閱讀后,對教師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表示喜歡小鳥,因為小鳥有著更加寬廣的視野。針對此類回答,教師可以提出反問:“寬廣的視野能夠給你帶來什么好處呢?”很多學生對于良好的習慣和素養(yǎng)僅能認知到它是好的,但并不知道它好在哪里,這種懵懂會限制學生對良好素養(yǎng)的實踐運用。
當學生回答后,教師再以教學引導者的身份迎合核心素養(yǎng)導向教學加以補充:“寬廣的視野能夠讓你對環(huán)境和問題有一個全面的掌握,用規(guī)律性的規(guī)律來推斷和判斷它,便于你形成駕馭環(huán)境的能力,同時能夠用發(fā)展的眼光去思考,能夠掌握主動性,幫助你實現(xiàn)計劃?!?/p>
針對喜歡青蛙的同學,教師首先要做到的不是急于給學生下定義,告訴學生你是錯的,而是要聆聽學生的想法,從而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問題,在學生的錯誤中找長處和糾正錯誤的切入點,雙管齊下。比如喜歡青蛙的學生表示青蛙雖然視野狹窄,但知足常樂,它無緣井外美景同時也隔絕了外界的殘酷,青蛙無法做到小鳥一樣在空中看世界,正如同小鳥無法做到像青蛙一樣在水下看世界,小鳥站在井上看青蛙正如同青蛙在井下看小鳥,兩者之間是相互且對等的。真相并不一定美好,就像人類未登月前,對未知的月球心懷憧憬,幻想著那里有月宮、有嫦娥、有玉兔、有梧桐,但真正踏月后,真實抹殺了一切的美好的幻景,而換來的卻僅是一張滿面瘡痍的照片。針對此類回答,教師應當發(fā)覺到該類學生感性和換位思考的一面,感性與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樂觀主義均是良好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所以教師應對其提出表揚和贊同的同時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引導,在保留學生良好素養(yǎng)的基礎上對該學生逃避現(xiàn)實、故步自封、抱殘守缺的負面特點進行糾正,從而讓學生的素養(yǎng)有一個均衡的發(fā)展,而非極端成長,這也是教師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
文藝并非單指表演藝術,其中也包括文學藝術。我國作為文明古國,其文學造詣登峰至極,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與效仿。文藝在小學語文中諸多方面均有體現(xiàn),比如情感朗誦、寫作、古詩詞、書法等均與文藝有著密切關聯(lián)。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審美意識并不僅是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充盈,更是對學生文藝審美意識的啟蒙,擺脫枯燥的學習過程,能夠在語文學習中獲得享受和愉悅。多數(shù)小學生對文藝審美意識缺乏概念,難以理解,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前,需要先直觀地讓學生體會到文藝審美。
比如在學習《小小的船》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一個問題,誰讀課文讀的最好?學生們紛紛說出名字,教師再問學生,你認為他課文讀得好,那么好在哪里呢?這個問題充分與學生的文藝審美意識相結合,學生僅能從該層面去思考,回答出朗通流暢、吐字清晰、聲音洪亮等,隨后教師讓被同學推薦的學生朗讀《小小的船》這篇課文,朗讀完畢后,教師讓學生做出評價并呼吁其他同學與其競爭或做出推薦,鼓勵學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信和承認他人才華的品質均是綜合素養(yǎng)的一部分。最后教師說我來推薦一個人,不過這個人很害羞,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要求學生閉上雙眼,會讓學生的聽覺更加敏銳,集中精力,同時展開想象,其新穎與好奇讓課堂氛圍更加和諧。
學生閉上眼睛后,教師播放課前準備好的素材,伴隨著舒緩的背景音樂傳出了《小小的船》的朗誦及演唱。朗誦完成后,教師讓學生再次作出評價,此時學生的評價內容會與第一次的評價截然不同,這主要在于學生審美意識的升華,獲得了更高的享受,也有了更深層的見解。該教學方式的主要目的是打開學生文藝審美意識的大門,讓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中能夠結合文藝審美意識去學習語文,對文藝審美有一個新的高度,完善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素養(yǎng)培養(yǎng)缺失的部分。該方式可以延展至寫作和書法中,從審美意識的角度去精進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及核心素養(yǎng)。
基于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核心素養(yǎng)去培養(yǎng)學生,文中提出了部分看法和建議,但不能以概括全,因為以核心素養(yǎng)導向為基礎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是森羅萬象的,不存在某一個策略方法是萬全的,所以,仍然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去不斷拓展,將語文基礎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去整合,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教學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豐富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高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