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貴州省大方縣第五小學,貴州 大方 551600)
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若無德,則雖智力體魄發(fā)達,適足助其為惡,無益也”。擁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體魄對于小學生發(fā)展至關重要。擁有健康的體魄,可以實現小學生身體的良好發(fā)育;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我們就需要重視小學體育與德育之間的相互結合。
從目前小學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其整體上能夠滿足教學的要求,并且對于德育教育也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對于德育觀念的滲透還不夠強,還需要通過有效的途徑來讓德育觀念能夠真正地滲透其中,這樣才能實現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大部分教師也認識到德育對于教學的作用。目前,大部分體育教師都能通過精品游戲、活動組織、榜樣樹立等方式,將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育教學中,可以將相互尊重、團隊協(xié)作、愛國主義等思想逐一傳遞給學生,實現小學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的相互融合。
由于個別體育教師自身的觀念相對落后,使現階段的體育教學很難推陳出新。為了緩解教師觀念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就需要學校和相關教育部門加大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對體育教師有重點地進行培訓。一方面加強體育教師專業(yè)知識,同時拓寬體育教師的視野,開拓思維;另一方面,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德育教育,只有教師自身素養(yǎng)提升了,才能以身作則,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聯系理論知識來進行講解,在實際操作中做好對應的動作示范,引導學生建立安全意識,提升體育教學的安全性。在小學階段,學生是浮躁的、多動的,無法靜心地完成任務,還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為了幫助學生消除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適時增加訓練內容,如長跑就能鍛煉學生的忍耐力和耐心,長期堅持長跑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所以,德育教育再配合上教學內容的合理設計,就可以使體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直都是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重要推動力。利用各種趣味的教學活動,通過合理有效的組織,不僅有利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的滲透,同時也可以推動各個階段教學任務的順利實施,最終提供強大的支持,服務高尚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在引導學生進行傷員搶救的小游戲中,在游戲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一下抗戰(zhàn)時期白求恩大夫的事跡。在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和思想情感之后,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白求恩大夫,能夠做到團結友愛、嚴謹認真,從整體上實現道德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小學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在課堂上,如果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不嚴謹,就會給孩子帶來消極影響,所以,教師需要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會出現口誤或者動作失誤,當學生指出后,教師如果能坦誠面對自己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指誤,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距離,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樹立誠實、真誠的榜樣。不言而喻,教師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就是對學生最好的道德教育,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就需要努力提升自我的德育修養(yǎng),努力做到以身作則。
因為愛玩兒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很多學生都喜歡體育課,對于體育課有著強烈的興趣。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就要多設置體育游戲,通過有教育意義的游戲讓學生在“玩兒”中不斷地提升素質,如:我設計的“打靶游戲”,就是從網絡上下載一些害蟲的圖片,作為練習“射擊”的靶子;用沙包作為子彈;把學生分為幾個“游擊小隊”,進行打靶練習。通過這樣的游戲,不僅活動了學生的身體,還讓學生認識了身邊的害蟲。這樣的游戲教學方式,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讓學生玩兒得開心,還能學到知識,可謂一舉三得。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史料教學作為基礎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學生拓寬其知識面,同時也可以實現情感上的調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課程內容。針對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選擇舉例法,如:用田徑運動員劉翔的相關事跡來激發(fā)學生對田徑項目的認識。尤其是在體能訓練中,有可能會出現怕苦怕累的學生,針對這一類學生,就可以通過講述劉翔如何突破自我打破世界紀錄的事跡,來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同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體質和性格特點、有待改善的問題進行了解,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通過講解殘疾人運動會的相關知識,以及優(yōu)秀的殘疾運動員的事跡,可以引導學生認識自身缺點、接受自身問題、改善自身問題,鼓勵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陽光品質。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小學生教育中,小學體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相互滲透是關鍵,對于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也有著重要影響。所以,本文主要是針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對兩者的關系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與了解,最終對小學生體育與德育的滲透教育有一定的推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