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珊珊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qū)第一小學,貴州 六枝 553400)
道德與法治教育應該從小開始,小學是接受全面教育的起始階段,雖然近年小學階段也安排相應的《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習,但是由于課時相對較短,而小學語文學科的學時相對較長,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道德法治教育,可以更好地促進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普及?!肚嗌倌攴ㄖ谓逃缶V》將法治教育納入課堂教學,顯然這是對開展法治課堂教育的肯定。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程體系中,將法治教育的一些內容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教材內容相聯(lián)系起來,不僅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操作性,還可以在法治教育的課程設置上得到保障。因此,道德與法治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地位是不容忽視。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把道德與法治的相關內容融入小學語文課堂的時候,要分清“語文教學”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主次性,必須確?!罢Z文教學”的主體地位,不能讓法治教育“喧賓奪主”,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找準融入的切入點,能夠讓道德與法治教育自然的、巧妙的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正確把握融入內容的“量”,要嚴格遵循“量”的適度性原則,避免發(fā)生“語文課上成法治課”的問題,違背語文學科的教學規(guī)律,從而偏離語文學科教學的教育軌道。
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法規(guī)數(shù)量相當龐大,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法規(guī)都要求去掌握,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法治內容,這些內容必須遵循“實用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在選擇法治內容的時候應該從以下方面考慮其實用性:首先,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經歷,選擇一些與他們生活相關的,或是關乎他們切身利益的法治內容;其次,結合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特征,選擇一些符合他們認知規(guī)律的法治內容;最后,選擇的法治內容必須滿足小學生這個年齡健康成長需求,能幫助小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法治教育是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重要戰(zhàn)略方針,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舉措”,各中、小學學校都在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推行法治教育,這就說明法治教育對我國的青少年教育很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融入的法治內容必須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可以讓小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法治教育,又能通過法治教育內容的融入幫助小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小學語文學科知識。
《小學道德與法治》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提高小學生自身法治素養(yǎng)的需求。首先,是為了響應“十九大”全面建設法治國家的要求,讓小學生成為一個懂法、守道德的合格公民;其次,有利于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法治意識,更好地配合學校的法治管理,保障自身可以在繁雜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健康、安全的成長;再次,提高小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不斷完善自身的人格形成。小學階段的孩子,認知能力相對較差,處于生理與心理不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因此,小學教師根據(jù)他們的心理特征,合理的在語文教學中融入一些法治內容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就可以合理的、有效的去引導小學生正確判斷自身的行為,避免誤入歧途,或是違法犯罪。
在我國,一直以來,道德與法治教育都是制教育體系比較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情感態(tài)度教育、價值觀教育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教育也屬于學生“德育”教學比較重要的陣地,作為語文教師,始終將“德育”教學貫穿于語文教學過程中是必然的,而法治教育是“德育”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法治“元素”,巧妙地將法治內容融入教學中,利用不同角度的法治內容,多方位的促進小學法治教育的發(fā)展,協(xié)助完善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育體系。
語文學科的學習是整個教育階段的主要學習科目之一,語文學科的教學始終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將法治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內容,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法律的認知度,開闊小學生看待事物的視野。法治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化時代意義,是時代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必然需求,語文教學為了順應時代的需求,法治內容的融入,不僅積極響應了國家號召,還為國家培養(yǎng)出一大批合格的“法治道德公民”。
綜上所述,通過深入探究法《小學道德與法治》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基本原則,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整理,可以認識到,《小學道德與法治》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法律與道德素養(yǎng),可以不斷完善我國小學階段的法治教育體系,還可以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能力,促進提高小學生的“德育”能力,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