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麗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勝利農(nóng)場中心學校,內(nèi)蒙古 通遼 028000)
在經(jīng)過人類社會長期的發(fā)展以及沉淀后,會形成一種文化的積累,而這樣一種文化累積的形式,便是作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借助作文來對生活加以感悟,又可以通過作文,來凈化自己的心靈之窗。由此,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且需要從小學開始就加以注重。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的時候,需要意識到,作文能力的高低不僅會對學生的語文水平以及表達能力產(chǎn)生直接性的影響,還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產(chǎn)生影響。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學生因為缺乏對周圍事物的有效觀察,也因為自身作文素材積累有所缺乏,導致他們寫出來的文章水平低下。針對此種情況,教師需要采取措施來改善。接下來,本文將以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為例,探討一下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為了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習作能力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這樣一些問題。其一,便是學生是否具有寫作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寫作培養(yǎng)過程中使學生產(chǎn)生寫作興趣,他們才會跟隨教師的步伐,來進行有效的寫作。其二,便是學生的作文素材是否豐富。一篇好的文章,不僅需要高超的寫作技巧,還需要其中語句內(nèi)容的豐富。自身的感性知識不夠,那么寫出的文章就永遠沒辦法創(chuàng)新。其三,便是學生是否對生活進行有效的觀察,從而使得自己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生活中的事情是豐富多樣的,想要使自身的文章流露出真情實感,就需要學生對實際生活進行觀察。只有有效的結合實際生活,學生的習作水平才會得到促進。
學生寫作能力要想得到有效的提升,首要的前提便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不少學生感覺到寫作很困難,甚至出現(xiàn)“談文色變”,出厭學心理的情況。如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夠有效的改善這一情況,那么最終學生的語文整體水平也會受此影響。
例如,以《美麗的小路》這篇課文教學內(nèi)容為例。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之前,需要先使學生對這個課時的教學目標進行把握,即“使學生通過閱讀,認識到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的重要性,并且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然后,教師便可以以此為前提,然后有意識的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活動,使得他們能夠對其有更為深刻地認識。比如說“去社區(qū)打掃”,或者是“種植樹木”。此外,便是在寫作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口頭上的訓練,并且還需要鼓勵學生踴躍地參與,讓學生能夠將之前參與的過程用口頭語言表達出來,借由這一方式,來使得學生對寫作的畏懼感以及神秘感得到消除。而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之后,學生便可以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進而在興趣的驅使下開始寫作。
想要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整體感知水平進行培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這一能力,來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對課文的主旨以及其中所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有效的把握。
例如,以《我不是最弱小的》這篇課文的教學內(nèi)容為例。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首先需要注意的一點,便是讓學生能夠對這篇課文之中所蘊涵的“真善美”有所了解,即“使學生樹立起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之中的語言進行細細地品味。比如說這樣一句,如“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這句話,使他們對其中的所蘊含的“使學生在對比朗讀中對薔薇花的嬌嫩纖弱有所感悟,進而將學生的保護之意激發(fā)出來”這個意思有所理解,通過這樣的有效引導,使他們可以對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體會。而教師也可以借助作者所傳遞出來的情感,來對學生的美好純真心靈進行溫暖。而通過這樣的教學后,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便會在自然地用文字來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
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的時候,其中一個評價規(guī)則便是“內(nèi)容充實”。而想要使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內(nèi)容充實,就需要使他們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眼光,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通過課內(nèi)以及課外的有效積累,從而使得學生的作文素材得到豐富。
例如,以《搭石》這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為例。在這篇文章的時候,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對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謙讓、尊老的精神加以感受,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著“鄉(xiāng)情”這個話題展開寫作。而為了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豐富作文素材。其一,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閱讀書籍中去獲取,通過有效的閱讀,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或者是滿足需求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其二,便是可以通過平時的看視頻、看圖片等方式,來使得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地方,從而使得他們的思維得到啟發(fā),這樣一來,學生的作文素材便可以得到有效的豐富;其三,便是可以從生活之中汲取。讓學生注重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一些平凡而偉大的小事,然后讓他們將這些事情融入進他們的作文素材之中。而經(jīng)過如此的引導之后,學生的習作能力便可以得到提高。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著一個難點與重點,即“作文”。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進而使其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觀察思考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造成影響。由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語文作文能力培養(yǎng)加以注重,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本文就結合一些相關的資料,來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