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奉
(四川省射洪市城西學校,四川 遂寧 629200)
目前,素質教育成為主流,學生的學習成績已經不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身體健康是學生學習的最根本基礎,為了加強學生身體鍛煉,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由此而衍生出大課間。但目前,大課間的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也正是教育工作中要重視并改進的地方。
據(jù)調查顯示,當前絕大部分地區(qū)的中小學都開設大課間,時間一般在25 分鐘到30 分鐘左右。但在這其中,存在的問題也隨著大課間的開設顯露出來。其一,絕大部分學校大課間活動形式單一,一般都以廣播體操等形式為主,有的學校甚至直接將大課間改成活動課,不給學生組織任何形式的活動,全憑學生自愿。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大課間的話,不愛運動的同學自然不會去運動,由此,使得青少年肥胖者越來越多。除此之外,一直以課間操或者跑操為主要形式的大課間也有著問題,學生對這樣的形式產生厭煩之后,做操或者跑操時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其二是一些教師不重視體育鍛煉,在大課間給學生拖堂,甚至直接占用學生大課間上課,這樣下去,就與體育方面的終身教育背道而馳。其三,由于資金、場地、設施條件等因素,學校里沒有過多地場地和設施,不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活動條件。因此,學生對大課間也慢慢失去了興趣。
中小學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強健體魄的重要時期,如果學校的大課間一直形式單一,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對大課間失去了興趣。因此,對于大課間要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新[2],比如講課間操改成簡易舞蹈學習,或者傳統(tǒng)的太極學習,也可以吧課間操改成跑步,這樣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得到體育鍛煉。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任務與初高中學生相比不那么繁重,可以采用更有趣味性的方式進行大課間的活動,比如在體育教師的帶領下一起做游戲,丟手絹、打沙包、老鷹捉小雞等,都可以是學生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從而在游戲中得到鍛煉。
對于一些學校來說,學校場地有限,設施有限。如果在同一時間進行大課間的話,不僅人員擁擠,場地設施不足,還可能會存在安全隱患。為解決這一問題,學校可以采用分年級活動的方式,錯開人員活動高峰期,這樣,不僅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盡量獲得較大的活動場地和足夠的體育設施,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人員擁擠,保障了學生安全。
在中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一些教師不能好好地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固執(zhí)地認為體育鍛煉對于學習沒有用,且在初高中時期,因為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學生的學習任務會比較繁重,因此,一些教師會采用占大課間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但這樣的方法,往往并不能帶來很好的效果。學生身體健康是進行一切學習活動的根本,不論是哪一個老師,都不應該占用學生的大課間進行補課。教師們應該改正自己的理念心態(tài),重視學生的體育學習。除教師外,學校也應該對教師占大課間的行為進行徹查,并下達明文通知,不允許教師占用學生的大課間,對強行占課間的教師要進行批評甚至處罰。只有從根本上重視體育,摒除錯誤觀念,學生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全面發(fā)展。
對于很對地區(qū)的學校來說,他們固執(zhí)地追求升學率,每一年把絕大多數(shù)的經費都用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上,而很少分給體育。還有的學校因為地理環(huán)境的因素,場地有限,位置偏僻,設備落后,尤其是偏遠山區(qū)的小學,體育設施、活動場地都非常落后,更需要加大經費投入。
對于經費充足的學校來講,應該從學校層面重視體育,重視大課間,在不超出學校承受能力的范圍下,為學生多擴建一些活動場地,多購進一些體育器材,這樣一來,學生們對于體育活動就會充滿向往,從而在活動中得到鍛煉。當學生們經過大課間的放松和鍛煉之后,釋放了緊張的情緒和壓力,就會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面對接下來的學習,這樣,不僅讓學生進行了體育教學,還在側面提升了學習效率,一舉兩得。
對于處在偏遠地區(qū)的學校來說,他們經濟落后,經費不足,場地設施也不夠完善,這就需要國家和政府扶持。同時,也可以發(fā)起募捐,來改善學生的體育活動條件,從而豐富學生的大課間活動行,也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
在倡導陽光體育的教育時代潮流下,大課間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沒有大課間,學生的基本活動時間就難以得到保障,從而導致中小學生肥胖比例增加,給學生身體帶來問題負擔?,F(xiàn)在的大課間活動形式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需要教育工作者從根本上改變大課間就是浪費時間的看法,主動推進大課間的實施,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