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忠林
(云南省臨滄市第一中學,云南 臨滄 677011)
“地理標準”的第一個基本原則是“學習對生活有益的地理”的思想。如何體現對生活有益的地理學習的思想。重要的是“向學生提供與周圍生活和世界密切相關的地質知識,注重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從多個區(qū)域執(zhí)行此操作。
新課程標準提出:地理課程內容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突出反映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地理現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問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能力。新課程標準為教師進行生活化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符合學生認知最近發(fā)展區(qū)。由此可見,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著力尋找地理知識與生活的關聯(lián)點;有效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優(yōu)化課堂教學,培養(yǎng)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提高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益。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實現知識點生活化教學,可以拉近地理學科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地理知識相對抽象、復雜與繁瑣,學生在理解過程中較為困難。將生活化教學引入其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fā),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第二,新課改提出,要求教學以生活實踐為中心,實現不斷突破與發(fā)展。因此將生活化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對知識點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究,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第三,高考題目涉及生活的內容越來越多,將生活化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當前的教育,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作業(yè)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途徑,布置高質量的地理作業(yè)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往教師留地理作業(yè)的方式都是根據教材或課后習題布置,這樣布置作業(yè)比較單一,約束了學生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將地理作業(yè)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做地理作業(yè)充滿期待,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因此學生就想要盡快完成地理作業(yè)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很難適應社會的未來。央視新聞發(fā)言人選擇性地融入地理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維護學生群體的物理聯(lián)系。新聞報道中的一切都與一定的地理環(huán)境有關,因為新聞是時事,所以提高了學生對社會和事件的認識。就像經濟和技術成就的報道一樣,這些報道既強大又鼓舞人心,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而且增強了學生主動積極學習的動力,使學生自覺地對國家大事和全球熱點感興趣。
活躍的課堂氛圍不僅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因此,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來塑造生活化的地理課堂。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來作為課堂開場,吸引學生進入到生物課堂中,在講述完理論以后,學生可以運用實驗探究的方法,提出生活中的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傳遞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運用角色扮演組織學生活躍課堂。
課后探究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是鞏固與加深印象的一個過程,也需要受到教師的高度關注,這樣才能完善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也參與到課后活動與練習題的設計中。一定要注意解決方法與問題結果的多元化,不能受到約束與限制,讓學生盡情地發(fā)揮與探究??梢酝ㄟ^上網搜集資料、查閱相關書籍、詢問他人、小組合作等方式,來充實自己,提高自身問題解決能力。在課后探究中,教師也可以全面參與,給予學生更好的引導與指示,成為學生成功道路上的引路人。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老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學習模式打破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將生活化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結合到一起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生活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將學生分成幾個合理的小組進行學習,在把與生活相關的地理知識帶入小組合作學習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運用,有利于學生感知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加深對地理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教師需要從教學素材、情境創(chuàng)設以及課堂互動方式等方面,融入相關的生活化教學理念,促使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體現出地理學科的生活性,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地理教學更生動、更有效,更有利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