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兵(長沙)
江南水鄉(xiāng),煙霧微茫。柳林江畔的虎形山村(益陽市牌口鄉(xiāng)),就像一塊鑲嵌在鉑金上的翡翠,妖艷迷人,水潤清透而有底色,一摩挲就能散發(fā)出襲人的靈氣。
傳說黃帝南巡,走到金雞凼金雞叫,走到老虎凼(虎形山)老虎叫,走到貓精山貓叫。因此,虎形山變得更神秘,也更美麗,波光騰異彩,草木斗奇輝。
在明朝洪武二年,虎形山劉氏先祖世麟公攜家人自江西遷徙入湘之新康都,后來晚輩一支斐俊公又從新康再度遷出,一路輾轉(zhuǎn)察看,相中虎形山。由于家風(fēng)正,族人勤勉、厚道,秉承“崇文、尊武、尚仕、重商”之家訓(xùn),劉氏人才輩出,秀才、舉人、巨商眾多,買田上萬畝,置業(yè)也多處,上至新康喬口,下至沙田牌口。日子越來越殷實,直至富甲一方。后經(jīng)族人商議,在虎形山五六十畝水面的老虎凼東西兩邊各籌建“劉家大院”一座,建成后的兩座劉家大院均為當時當?shù)匾粠ьH具代表性的豪門氣派建筑之一。而且左右相立,豐神綽約;隔水相伴,交相輝映。在晴朗的天氣,遠遠站在岳麓山頂,也可眺望到劉家大院所發(fā)出的耀眼光芒。
據(jù)虎形山劉氏后人中的老人回憶和族譜記載,劉家大院為清朝早期所建,屬典型的江南明清建筑,規(guī)模宏大,結(jié)構(gòu)布局合理有序,坐北朝南,均為前一廳后三進六居院落,外有高聳的石壙青磚厚墻相護。
院前為牌樓,十余級石階梯呈八字形布局。牌樓兩邊立有兩尊石獅和石碑坊各一,牌樓邊的外墻內(nèi)側(cè)筑有兩門火銃,外墻上建有炮眼。外墻先用3.5m高的方塊石料砌石壙筑底,再用古青磚砌墻,墻頂寬1.2m,在墻內(nèi)側(cè)每隔6m左右筑有可上墻頂?shù)膲Χ狻?/p>
沿牌樓的石階梯拾級而上,順石框門進入后,便是前廳,正廳天井兩邊各有4把石銃,為劉家大院的標識性物件,當時來虎形山劉家認親歸宗者,只要在院外能說出其標識物的數(shù)量和位置,便可迎進院門,并酒飯相待,別時還會有錢物相濟。正廳為青磚穿斗式木構(gòu)架,下為青石板鋪地,廳內(nèi)墻壁上有“忠、孝、禮、義、信”字樣,字體剛正有力。西邊劉家大院廳堂上方懸掛兩塊大匾,寫著四個鎏金大字“終南吸液”。借用《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終南》秦臣頌君詩句“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終南何有?有紀有堂……”以此歌頌君恩,激勵后人奮發(fā)向上。兩邊為公務(wù)用房(兩層木板樓),屏門隔開前后廳,由后廳經(jīng)天井過石拱框門可至東西兩院的中間石板小巷,兩石拱框門上方各有“出禮、入孝”大字各一,各窗格上木雕有花草蟲魚鳥精美圖案,可謂“斗拱飛檐精畫棟,金裝彩飾繪花香”。
正廳后為一巷三進的東西兩院,中間青石板小巷相連,六座小院落共墻相鄰,排列整齊有序,各有小門相通,每院落既獨立,又能相互通連。東院三進,每進房屋三間,前一、二進為住房,后進為庫房;西院一、二進為住房,后進為加工鋪房,每進的青石板巷中間處建有石砌天井池各一。
院前筑有大塘一口,東西各連活水,塘面寬闊,水質(zhì)清澈,微風(fēng)一吹,泛起微微漣漪。塘北岸空坪處筑有戲臺一個,為族人逢年過節(jié)吉慶日看戲聽戲所用。院東南方為香花園,種植花花草草,以便賞花。園邊栽植有古楠木兩棵,香樟樹兩顆,重陽樹一顆。東邊為菜園,南邊為桔園,西邊為竹山,西北邊另筑有溜馬道,便于劉氏男丁練馬習(xí)武之便。
綜觀劉家大院,可見當時虎形山劉氏的富足。至清代后期,由于朝廷腐敗,兵患、匪患、水患、疫亂不斷,族人多往外逃,大院損毀嚴重。民國時期,虎形山劉氏一衰未振。至新中國成立后,西邊大院僅存廳堂一座,后院一座,院墻成斷墻殘垣,石壙石碑被相繼用去建閘修橋。到1972年下半年新修水利開渠灌田時,廳堂及后院均被毀,僅有主干下圍約三、四抱斑駁皮老的重陽樹立在風(fēng)雨中,與雜草叢生、淤泥擠兌的大塘一起守望歷史。2002年,重陽樹被小孩玩火燒毀,灰飛煙滅。
東邊大院同樣不能幸免,殘存的兩座住房由于年久失修,蟲蟻侵襲,在七十年代中期被拆。至此,劉家大院蕩然無存,古風(fēng)不再。
時至今日,劉家大院僅存虎形山劉氏老人們的口頭里和記憶中,劉氏后人只能從“牌腳下”“臺子上”“香花園”“菜園里”“桔子園”“鋪里”“大塘”等地名去想像當時先祖?zhèn)兊妮x煌了。劉家大院的失存是虎形山劉氏的不幸,也是地方歷史文化的不幸,真令人痛心疾首!
可喜的是劉氏后人在黨的政策指引下,不失家風(fēng),秉承家訓(xùn),勤勞厚道,崇文重教。僅近幾十年,虎形山劉氏就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管理干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知名技術(shù)骨干、專家教授。劉氏后人的生活又逐漸殷實起來,對社會的貢獻又多了起來。
詩云:
虎形山上幾千秋,毓秀鐘靈貫九州。
虎嘯香風(fēng)田野醉,貓喵雅曲碧空悠。
招得賈客來回轉(zhuǎn),慕使君王往返游。
但愿榮光今復(fù)起,古村燈火又云樓。
詩人瀟嘉云:
虎形山里幾千秋,人杰地靈驚九州。
莫道古今存異采,若無忠孝怎長流。
城鄉(xiāng)商賈來回轉(zhuǎn),岳麓精神內(nèi)外修。
但愿榮華行復(fù)起,宗親燈火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