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君
(始興縣植物保護站,廣東 始興 512500)
我國屬于農業(yè)大國,水稻在糧食作物當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促進我國水稻種植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保證糧食的可靠性與安全性起著重要的影響,有效提高種植戶的實際價值與經濟效益。然而,因為水稻的實際生產周期非常長,在實際栽培的時候非常容易被多個方面的因素所影響,導致水稻的產量逐步下降,病蟲害便是非常嚴重的因素。在對水稻進行實際栽培以及管理的時候,應該將先進的種植技術運用其中,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實現水稻的健康成長。
針對水稻的品質以及產量而言,品種與氣候條件相符以及生產周期合適程度都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種植情況等,選取科學合理的水稻品種,提升這些品種的抗病程度以及適應情況。與此同時,也需要選取科學合理的水稻品種,保證水稻種子發(fā)芽率以及凈度等都達到相應的標準。在選取種子結束以后,要加強對水稻種子的實際處理,把種子直接放在實驗當中進行浸泡,之后使用漂浮選種方式方法,保證水稻種子的凈度。
在當前的水稻種植過程當中,需要根據實際種植規(guī)模,明確水稻苗床的實際面積。一般情況下,苗床主要是東西的方向,其寬度也要結合薄膜的實際覆蓋寬度情況進行明確。與此同時,也需要挖掘排水溝,其寬度主要是18~20cm之間,進而把水稻苗床當中存有的積水直接排出來。在水稻進行播種以前,需要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也應該做好翻耕處理。與此同時,在水稻苗床當中,應該將有機肥施肥,實現有機肥和土壤之間的良好混合,將其充分放在水稻苗床當中。之后把水稻種子直接鋪灑在苗床當中,在其上方的位置覆蓋上較為濕潤的細土,之后直接覆蓋上地膜,然后蓋上小拱棚。在水稻得以出苗以后,要及時的把地膜去除掉,對小拱棚中的實際溫度進行合理控制與管理。在水稻實際移栽以前的兩周時間,需要將循序漸進的有關原則落實在實處,加強通風煉苗方面的處理作業(yè)。在水稻幼苗得以生長至30日到32日以后需要直接進行移栽。
水稻插秧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是人工插秧,其二是機械插秧,這樣的兩種插秧方式并不一樣,其具備獨有的特征。針對地塊非常小的種植地而言,難以使用機械種植手段與方式方法,主要使用人工栽秧的方式。針對地塊比較大以及地勢十分平坦的地區(qū)而言,主要使用機械化的插秧手段和方法。然而,無論是使用怎樣的參與形式與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水稻秧苗的品質,更好的控制水稻插秧的具體密度,防止出現過稀或者是過密的現象。
在水稻進行插秧以后,要對比較深的水層進行灌溉,之后保證水稻秧苗的實際成活率。在水稻秧苗得以成活以后在下入到落水層當中,保障田間區(qū)域土壤的濕潤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逐步提升水稻秧苗的抗逆程度,讓水稻分蘗的速度加快。水稻在直接進入到抽穗時期以后,需要對田間當中的水分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保證土壤的實際濕潤程度,防止脫水,這樣會對水稻的品質以及產量等產生明顯的影響。水稻在邁入到生長發(fā)育時期的時候,便會慢慢的回落到水層,主要使用干濕交替的灌溉手段與方式方法,保證根系可以正常呼吸,這對保證水稻產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田間的水分實際管理過程當中,應該保證施肥工作的順利展開。一般情況下,秧苗在得以成活以后,要施氮肥,這樣可以保證秧苗根系的快速生長。在水稻的孕穗以及拔節(jié)時間當中,需要施氮肥,保障田間區(qū)域養(yǎng)分的足夠性。
在對水稻病蟲害進行實際防治作業(yè)的時候,要嚴格落實物理防治方法與手段,也需要落實農業(yè)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不只是單一的使用化學藥品展開防治作業(yè)。雖然對農藥進行噴灑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當中有效處理以及解決病蟲害現象,但是如若過量的使用農藥,會對水稻品質以及產量等起到嚴重的影響。針對水稻的實際生長以及發(fā)育情況而言,病蟲害的類型非常多。經常出現的包含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以及白葉枯病,根據這樣的病蟲害現象,要將科學合理的栽培落實在實處,加強田間水分方面的管理,做好養(yǎng)分方面的管理工作。在實際播種以前,應該加強浸種處理以及消毒。在此以外,也要對水稻病蟲害進行預報以及預警,結合氣象部門的實際條件,明確以及掌握病蟲害的實際流行特征范圍以及趨勢。如若出現了病蟲害爆發(fā)的現象,應該加強整體防治,避免病蟲害產生的嚴重威脅。在田間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實現相應標準的時候,需要將防治方法以及手段落實在實處,在實際防治作業(yè)的時候,避免使用過多的化學農藥,明確這些藥劑的藥理特點,防治化學藥物出現嚴重的殘留現象。
稻瘟病主要出現了我國的北方區(qū)域,因為南方和北方其余的氣候差異性非常大,加之地質條件所產生的影響,導致南方區(qū)域經常會出現稻瘟病。由于南方地區(qū)的濕度以及溫度等條件,非常容易發(fā)生稻瘟病,因此,需要做好相應的防治工作,防止水稻產量不斷降低。稻瘟病的表現主要是稻苗出現斑點,需要噴灑三環(huán)唑溶液,該溶液的濃度主要維持在23.5%。
對于水稻農作物而言,紋枯病影響比較嚴重。一方面對水稻產量起著不良的影響,另一方面對水稻質量起著嚴重的影響。在對紋枯病進行實際防治作業(yè)的時候,應該做好預防管理工作,使用相應的防治措施與方式方法。與此同時,種植人員要提高水稻種子的抗病性能,在實際選擇的時候避免菌核的殘留,有效降低此疾病的實際發(fā)病概率。除此以往,種植人員也應該增添磷鉀肥,保證水田排水工作的順利展開,讓田間十分干燥,并且將藥劑直接噴灑其中,保障紋枯病的實際防治質量與成效。
針對水稻種植而言,稻飛虱屬于病蟲害,由于其體積比較小,并且會跟隨其后改變情況出現遷移。在此病蟲害實際防治作業(yè)的時候,要保障水稻種植的優(yōu)良性,結合各個區(qū)域季節(jié)的實際改變情況,加強對稻飛虱的預防以及管理。在此以外,應該對化學藥劑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盡量不會對水稻的健康生長,選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對稻飛虱進行全面防治。
在水稻患有白葉枯病的時候,最開始的時候會呈現出半透明的黃色斑點,由于病情的逐步發(fā)展,這樣的病斑會展現出黃綠色或者是綠色等現象,局部特征十分明顯,導致病蟲害的入侵情況非常強。相關人員應該做好水稻種子的實際檢疫作業(yè),需要做好質量方面的檢疫工作,進而有效降低防治白葉枯病的困難程度。在實際選取種子的時候,要保證植物檢疫作業(yè)的標準化以及規(guī)范化,將患有病癥的種子直接篩選出來,加強水稻種子多個方面的管理,將檢疫作業(yè)所具備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如若某些水稻出現了白葉枯病現象,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與方式方法,在將稻草直接焚燒以后,做好相應的消毒工作。經過育肥以及灌溉等工作,查看水稻是否正常以及健康成長,將物理和化學等方法整合起來,將白葉枯病直接消除掉,避免病情逐步拓寬,導致嚴重的不良影響。
在水稻正常生長過程當中,稻螟蟲也會對其產生嚴重的威脅。此類病蟲非常容易造成水稻出現枯心的現象,并且也會出現白穗,針對這樣的現象,為了更好的防治稻螟蟲,應該使用水和可濕性粉劑進行混合,之后使用噴霧處理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防治稻螟蟲,避免水稻白穗或者是枯心,保證其正常生長。
隨著時代進步與社會發(fā)展,我國農業(yè)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水稻屬于至關重要的農作物,種植人員在對水稻作物進行管理以及種植的時候,應該將先進的種植技術廣泛運用其中,對水稻病蟲害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防治。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效提高了水稻的實際產量,保障水稻的品質。只有這樣,才可以保障水稻的高產,實現優(yōu)產的重要目標,這樣可以和人們對水稻作物的實際需求相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