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蓁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談及歌劇詠嘆調(diào),需要將歌劇與詠嘆調(diào)分開理解。眾所周知,歌劇是重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起源于古希臘時期,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它既是一種內(nèi)容豐富的悲劇表演形式,也是象征西方藝術文化的標識。后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和思想意識的提升,歌劇吸收了歌唱、抒情、戲劇等藝術形式。通過將這些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時代的舞臺表演藝術。而詠嘆調(diào)作為一種獨唱曲,能夠展示出極深的藝術情感。一般來說,詠嘆調(diào)的目的在于抒情,熏染藝術氣氛。它主要應用在歌劇、輕歌劇中。由于其自身藝術特色,它不受藝術形式的限制,能夠展示出更加豐富的藝術內(nèi)涵??梢钥闯觯鑴≡亣@調(diào)主要適用于情感表達方面,是抒情表演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
歌劇詠嘆調(diào)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藝術形式,它具有極強的藝術表演價值。首先,由于其抒情特征,它可以更好地走進學生的音樂思想。在實際表演中,找尋學生靈魂深處的音樂情感,使學生更好地錘煉自身的音樂素質。其次,由于歌劇自身兼容性的特征,它能夠展示多樣化的藝術表演形式。詠嘆調(diào)作為歌劇的核心表演部分,具有一定的演唱難度。無論是發(fā)音的力度、速度,還是轉音的靈活性,對學生來講都是一次音域挑戰(zhàn)。因此,加強歌劇詠嘆調(diào)學習,能夠為學生的音樂表演鋪路,使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音樂素養(yǎng)。最后,練習歌劇詠嘆調(diào),是提高學生音樂知識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增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想要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使其更好地辨別音樂中的真善美,教師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地增強歌劇詠嘆調(diào)的練習力度,從而使學生樹立高尚的音樂形象。
在一些歌劇詠嘆調(diào)表演中,花腔女的角色至關重要。其本身具有鮮明的藝術色彩,能夠將整個高音部分表現(xiàn)得更具活力和靈活性,給聽眾帶來更多的聽覺沖擊。另外,由于花腔女高音角色與中音、低音有所不同,其音色表達較為婉轉,情緒非常輕松,且音色富有彈性,這就限制了其藝術表演方式[2]。由于花腔女自身角色原因,其高音更適用于情感變化多、演唱速度快、內(nèi)容相對夸張的作品。
在實際花腔女高音教學中,其角色塑造具有一定的難度。由于花腔女高音的音域跨度高,氣息調(diào)整速度快,所以表演起來相當困難。其角色塑造難度要遠高于抒情女高音。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教學的專業(yè)性,對學生進行多層面的“花腔女高音”訓練,從而使學生能夠摸索出其聲部的優(yōu)勢、特點,進而有的放矢地演唱高音片段。為了使“花腔女高音”教學收獲更多的教學成果,教師需要選擇適合學生練習的橋段[3]。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作品《我要生活在美夢中》進行花腔女高音教學。通過帶領學生認知朱麗葉的人物形象,使學生能夠明確該作品高音表演的方向,以及該作品所要表達的音樂情感,從而使學生逐步完善花腔女高音的藝術表演。
花腔女高音角色的塑造,需要講究方式方法。依托口傳技巧的教學方法,并不能有效訓練學生的音準、音色、音素。為了使學生掌握表演技巧,教師需要糅合理論和實踐知識,不斷加大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力度,從而使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在高音表達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通過展示朱麗葉的溫柔、堅強的品質,不斷突出朱麗葉的藝術形象,進而促使學生用自己的思想情感,充實花腔女的高音表達。通過讓學生深入學習作品中的九節(jié)樂句,讓學生進行不間斷的演唱,實現(xiàn)從低音向中音、中音向高音,高音再向最高音的過渡。經(jīng)過長期的反復訓練,學生必然會在花腔女高音表演中,找尋表演意境,不斷提升表演效果,從而更加完美地演繹花腔女高音角色。
戲劇女高音角色的塑造,與花腔女高音角色的塑造截然不同。由于其音色具有明亮、濃烈的藝術特征,且要展示角色迎難而上的果敢,因此,要賦予角色更加飽滿的藝術生命力。在實際演唱過程中,戲劇女高音角色更具表演性。其開嗓就要給人一種震懾的感覺,如此才能將人引入角色環(huán)境中。另外,由于戲劇女高音的音色十分鮮明,在表演中具有較高的難度,且在情緒表達方面要有感染力,所以整個音色和音感效果上,會出現(xiàn)夸張的成分,以及較強的戲劇性。
在一些戲劇女高音教學中,教師需要突破教學瓶頸,教授學生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欣賞作品,讓學生挖掘戲劇女高音的表演特點,不斷塑造角色的思想品格。首先,教師應訓練學生寬厚、濃烈的嗓音。帶領學生把握節(jié)奏變化,對學生進行持續(xù)性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在塑造角色過程中,正確地解讀音樂內(nèi)涵。其次,教師應加大對戲劇作品的研究力度,不斷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認知其旋律。讓學生體驗其中的旋律變化,使學生能夠從連續(xù)下行音階中,找到演唱方法和技巧。最后,教師應加大對音樂色彩的研究力度,讓學生認知作品中的高音部分。訓練學生對氣息的調(diào)整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實際表演中,把握自己的氣息,保持對長句、較長句表演的控制,從而充分展示作品表演的戲劇性[4]。
想要提升戲劇女高音角色效果,學生必須把握其音樂表達技巧。在實際練習中,學生需要重視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任何一次音節(jié)的訓練,都是為表演積蓄能量。因此,學生應從角色被賦予的內(nèi)涵,感知曲目的思想特點、情感表達特征,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塑造戲劇女的角色形象。
從某種層面上看,抒情女高音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它既是歌劇詠嘆調(diào)中常見的藝術表達形式,也是學習歌劇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抒情女高音具有圓潤、柔美等藝術元素,但沒有過多的情緒變化,在表達藝術方面也沒有過多的花樣。因此,抒情女高音在表達情感上比較內(nèi)斂。另外,由于整個抒情女高音聲區(qū)表演都具有明顯的通透性,所以其訓練沒有過高的難度。
塑造抒情女高音角色,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重視。為了使學生準確表達作品中的抒情部分,教師一定要重視熏陶學生的音樂情感。眾所周知,任何音樂情感的獲得,都來自對音樂作品內(nèi)涵的解讀,都是對音樂內(nèi)部所積壓的情感的一種宣泄。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作品內(nèi)涵,利用音樂表演,表達出不同的音樂形象[5]。例如,在歌劇詠嘆調(diào)抒情女角色表演中,教師可以給學生選擇一些如莫扎特的作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莫扎特音樂內(nèi)涵,使學生把握角色所體現(xiàn)的性格,以及角色的聲音特點,從而使學生能夠自由、輕松地控制音色。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表演抒情女高音,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在初級、中級訓練中,不斷升華學生的音樂演唱技巧。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不同角色的塑造,需要依托不同的音色。大幅度地訓練學生音樂表達技巧,不斷豐厚學生的音樂知識體系,從而使學生能夠根據(jù)作品的表演需求,及時切換音色的表達方式,進而利用自身的音色,更好地塑造抒情女高音的角色。
想要提升學生抒情女角色的塑造效果,教師必須嚴抓學生的音樂表達技巧,以及對音樂內(nèi)涵的把控程度。經(jīng)常性訓練學生的音樂演唱技巧,使學生避免走入演唱、發(fā)聲的誤區(qū)。由于一些學生缺少音樂天分,對音樂表達方式并不能準確地進行理解,教師就需要從音色上訓練學生發(fā)聲,從而防止學生出現(xiàn)用喉嚨喊、假嗓子等情況。提升抒情女高音角色形象,不僅需要學生對作品精神加以理解,也需要學生利用發(fā)聲技巧,正確抒發(fā)音樂情感。因此,教師需要重視依托各種詠嘆調(diào),以激發(fā)學生的抒情意識,從而使學生克服發(fā)聲困難,實現(xiàn)對更深層次音樂知識的把握,進而更好地塑造抒情女高音角色,提高聽眾的聽覺享受。
歌劇詠唱調(diào)作為聲樂教學中的重點,需要全體師生予以高度的重視。為了使歌劇詠唱調(diào)高音角色塑造得更加成功,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方法,不斷引導學生練習技巧和總結方法,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聲樂學習中有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首先,教師應在技法上訓練學生的高音發(fā)音。規(guī)范學生的發(fā)音動作、情緒等,以不斷提升學生自身詠嘆調(diào)演唱水平。其次,教師應重視拓寬教學方式,不斷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才能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知歌劇詠唱調(diào)的內(nèi)涵。采用“一邊理論,一邊實踐”的教學方法,不斷升華女高音演唱氛圍,使學生更好地領悟花腔女、戲劇女、抒情女高音角色的塑造。
在實際聲樂教學中,高校需要本著“育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加強對學生的高音訓練,從而使學生能夠游刃有余地展示高音技巧。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明確歌劇詠嘆調(diào)的內(nèi)涵,使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和深入學習歌劇。首先,教師應重視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夠接受更多的、新興的演唱思想,從而準確塑造作品中的高音女形象。其次,教師應重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音樂教學情緒化,使學生能夠切實體味到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從而豐富學生演唱高音的內(nèi)涵。再次,教師應做好師表形象工作。親自給學生示范發(fā)音技巧,使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表演經(jīng)驗,以更好地學習詠嘆調(diào)。最后,教師應重新挖掘教材內(nèi)容,從歌劇的歷史起源、發(fā)展背景,以及作品形象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聲樂訓練。通過對比中音、低音,使學生更好地認知和理解高音。
在實際高音角色塑造中,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升華作品的人物形象,錘煉學生的高音技巧,拓寬學生音樂表達方式,并依據(jù)自身的音樂感知力,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音樂角色。眾所周知,音樂文化能夠沉淀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一個擁有良好音樂素養(yǎng)的人,總能夠更好地表達自身音樂情感?;诖耍處熜枰訌妼ψ髌啡宋锏脑忈屃Χ?。創(chuàng)設相應的音樂情境,使學生能夠感同身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高音角色塑造潛力,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歌劇詠嘆調(diào)的境界。
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是音樂發(fā)展的必由路徑。要想提升學生的歌劇表演能力,教師需要從教學的各個角落進行創(chuàng)新,將新思想、新意識傳遞給學生,促進學生成為歌劇藝術的接班人,以及歌劇藝術的發(fā)展者。首先,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斷提升新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產(chǎn)生音樂學習興趣,更好地學習歌劇。其次,教師應借助各種技術手段,不斷向學生展示歌劇高音的表達方式。深入訓練學生的音樂技巧,使學生能夠逐步提升自身音樂能力。最后,教師應加大音樂技巧與音樂思想的對接力度。采用“邊理論,邊實踐”和“邊思想,邊情感”的教學方式,不斷錘煉學生歌劇詠嘆調(diào)演唱能力,使學生接受聲樂教育后,在音樂之路上越走越遠。
總之,歌劇詠嘆調(diào)與其他音樂知識有所不同。學生想要更好地塑造其中的角色,就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表達技巧功底。只有通過高強度的歌劇知識學習,以及音樂素質錘煉,才能逐步升華學生的音樂思想,進而提高學生的歌劇詠嘆調(diào)表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