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苗苗
(大連電子學校,遼寧 大連 116200)
線上教學顧名思義就是要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寬帶網等硬件條件以及各種教學平臺等軟件條件,能夠實施實時、遠程、異地、互動等教與學活動的新模式。線上教學對于教師是一個陌生的概念,教師群體年齡層次跨度大,年輕教師和年長教師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不一樣,需要學校分層次對教師進行相關的信息技術系統(tǒng)化培訓,掌握教學平臺軟件的熟練使用,為線上教學的開展提供保障。
線上教學網絡資源非常豐富,各類線上教學軟件平臺都有大量的名師教學視頻資源。在線上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積極整理優(yōu)質的線上教學網絡視頻資源,可以提前供學生觀看與學習。同時將本校教師制作的優(yōu)質線上教學視頻與課件進行共享,提高教師的線上備課質量與效率,為開展好線上教學提供源源不斷地能量供應。
積極開展線上的教研活動,提前確定線上教學的教學內容,明確教研活動主題,讓教研組其他教師可以有所準備。在線上網絡直播教學中,聽課教師根據(jù)教研活動主題以及線上直播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聽課,積極思考線上直播教學內容的側重,分析如何有效突破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研究師生之間的教與學活動如何開展有效的互動,尋找線上課堂直播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為更好地開展線上網絡教學提供指導。
線上網絡直播教學后,要及時開展線上教研的討論與分析。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教學,已經具備了相對成熟的評價機制,而線上網絡直播教學還是一個新的概念,如何評價線上網絡直播教學的效果,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線上直播教學的過程中,開課教師的講課與聽課教師的聽課還需要更多的熟悉過程與磨合過程,如何有效評價線上教學的效果,對于接下來的線上教學改進提供有力的指導。
在學校教務處安排了線上教學計劃后,積極籌劃和準備線上教學。為了線上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在開課之前,確定了“線上直播上課”、“線上錄播上課”、“網絡教學資源自主學習”以及“線上課堂練習與討論”的四位一體的線上直播教學模式,保證線上教學的實施效果。
以《電子商務網頁制作》課程為例,該門課程是“理論+實踐”相結合,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在正式的線上教學開課之前,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課程內容及針對線上教學的實施條件,為學生準備大量的學習資源,如錄制實操教學視頻、提供網絡學習資料、課程PPT等,并上傳到騰訊 QQ群中進行共享,在智慧校園平臺上預約視頻會議、發(fā)布上課信息。利用騰訊 QQ群布置軟件平臺操作方法及課程要求,讓學生提前對線上課堂授課的模式以及軟件平臺提前熟悉,保障線上直播教學的良好效果。
在線上直播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在課前 15分鐘提前登錄智慧校園平臺和騰訊QQ群軟件平臺,提醒學生盡快進入智慧校園的視頻會議中,做好上課前的準備工作,同時在QQ群中進行點名簽到;在線上課堂教學中,采用智慧校園視頻會議直播演示PPT課件,講解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在40分鐘的線上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穿插播放學習相關的教學視頻、直播實操演示過程、點名問答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授課過程中,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方面,鼓勵師生共同參與線上課程錄制,自主開發(fā)教學視頻,將學生參與的部分作為過程性考核的體現(xiàn),既能降低成本,又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還可以減輕教師的錄課任務負擔。另一方面,學??梢詫で蠛献骰锇?,校企共同研發(fā)和錄制線上課程,開發(fā)商業(yè)模式。錄制的課程既能用于學校內部使用,也可以用于企業(yè)培訓,還可以面向社會有償開放,贏得一定的投資回饋。
一是在線上學習平臺上增加實時監(jiān)控功能,如當學生觀看網絡課程時,系統(tǒng)自動采取實時監(jiān)控措施,如果學生中途暫?;蛲顺鲇^看而點開其他娛樂軟件,將學習軟件轉為后臺,系統(tǒng)會彈出窗口警告學生,針對屢次不改的學生,留下歷史記錄形成日常過程性考核的參考依據(jù)。二是在線上學習平臺上增加課后測試模塊,如學生觀看線上課程后自動登陸平臺附帶的相關測試和考查任務等,作為學習反饋記錄測試結果作為考核依據(jù)。
一是利用線上學習平臺,以班級為單位舉辦各種課余活動,例如,開展各種和課程相關的文化沙龍、學科競賽、學術探討等。二是組織班級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登陸線上學習平臺,一同觀看線上課程,鼓勵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互動交流,例如,發(fā)送彈幕、互動提問等活潑的形式,營造線上的學習氛圍。三是建立學習合作小組,在每個學習小組中定期評選學習標兵,交流學習經驗和心得,讓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信息時代的到來促使學生的學習工具和學習方法發(fā)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疫情的常態(tài)化使學校教育的運行面臨多變問題,這些對線上課堂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教師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質、積極提高業(yè)務水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更加主動和投入,在課前、課中、課后多階段進行知識的內化吸收;學校要提供適合線上教育和課堂實施的互聯(lián)網設備、技術和其他服務支持。因此,在教師、學生、辦學條件等方面還需要持續(xù)的研究,為基于線上教學課堂提供持續(xù)發(fā)展的有利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