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
新課改背景下,筆者以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就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使用激勵性評價談談感受。
學生審美、音樂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立足點,這要求教師和學生建立并維持良好師生關系。作為音樂教學不可或缺的因素,語言是激勵性評價最為主要組成形式,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起著重要作用。
語言激勵的使用,需要重視語言的坦率和真誠,如果過分虛偽、缺乏深意的客套話,反而會讓心理發(fā)展不成熟的學生產(chǎn)生錯誤解讀,繼而產(chǎn)生反作用。簡潔、真誠的激勵語言,能夠在幫助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的前提下,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同時也能調動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最終建設一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例如,筆者在帶領學生學唱《卡普禮島》這首歌曲的時候,首先以自己的歌曲演唱示范為出發(fā)點,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歌曲演唱的節(jié)奏等,在學生有所掌握之后,對學生給出“你們真棒,這么快就掌握了唱法”的贊揚,學生在聽到這樣的贊揚之后,臉上的自豪和高興是掩飾不住的。在此之后,因為這首歌里提及到的卡普禮島是意大利的一個小島,歌曲帶有較為濃厚意大利歌曲熱情奔放的特點,這與當?shù)氐奈幕尘坝嘘P。歌曲的演唱,節(jié)奏、曲調的掌握僅僅是其中一部分,更加需要將情感投入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意大利歌曲的片段,并通過教師的演示,讓學生掌握歌曲的情感特點,隨后讓學生獨立進行演唱,并邀請學生登臺演唱。對于那些情感掌握良好的學生,則給出“你的演唱情感飽滿,掌握得很好”的激勵評價,對于那些音樂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也給出“你的演唱很好,情感再投入一些就更加優(yōu)秀了”的激勵性評價,以此發(fā)揮激勵性評價對于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激發(fā)的作用。
教學前期預設的目標是教學工作完成后需達到的預期結果,也是師生活動的共同目標指向。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使用目標激勵的方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樹立音樂學習的自信,這一方式在曲譜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尤為顯著。小學階段學生在學前階段已經(jīng)粗略地接觸過歌曲演唱,但卻從未接觸過曲譜,這也導致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很有可能因為頻繁遭遇學習困難,逐漸喪失學習自信。在這種情況下,目標激勵方式的使用就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逐步樹立學習自信。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唱《大雨和小雨》這首歌曲的過程中,這一歌曲本身的篇幅相對較短,又是最為典型的簡單2/4拍歌曲。在歌曲學唱的過程中,首先為學生設置了單個音符的學唱目標,在學生掌握單個及連續(xù)音符演唱技巧之后,引導學生進行音階的演唱,并鼓勵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學習和演練來實現(xiàn)這一短期音樂教學目標,對表現(xiàn)最好以及音符、音階演唱最為優(yōu)秀的學生頒發(fā)小紅花。在學生掌握了簡單的音符和音節(jié)之后,繼續(xù)引導學生學習《大雨和小雨》這一首2/4拍典型歌曲,在學生掌握音符、音階演唱基礎的前提下,歌曲的延長和學習難度就會相應的有所降低。在學生完成這一歌曲學唱教學目標之后,筆者針對全體學生的音樂學習給出積極的語言評價,幫助學生在樹立學習自信的前提下,繼續(xù)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后續(xù)的音樂學習中。
激勵性評價教學策略中最有效的一個教學方式是情感激勵。簡單而言,教師需要以感情幫助學生從內心中產(chǎn)生對學唱歌曲的音樂情感共鳴。小學階段的學生可以根據(jù)他人的表情而產(chǎn)生相應的內心情感共鳴,并對自己的表情和行為做出合理的調節(jié)。筆者從這一學生的基本特征出發(f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感情進行演唱示范,并用心為學生進行彈奏,使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和圖片展示,來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和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這一音樂的過程中,其本身展示了圓舞曲音樂的優(yōu)美動聽及明快富有彈性的特點。在帶領學生首次聽完歌曲之后,可以向學生有感情地說出“小朋友,想要跳舞嗎?”在情感有所調動的情況下,孩子就會給出肯定積極的回答,隨后筆者帶領學生進行音樂的二次回放,配合上相應的語言講解,如此一來,學生便可以在情感激發(fā)的前提下,在情感和行為上積極主動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幫助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到圓舞曲的美感。
總之,激勵性評價教學策略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在獲得學習成就感的前提下,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樹立學習自信。小學音樂教學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以及音樂綜合能力,教師需要從語言、情感以及目標激勵三個方面入手,根據(jù)學生的音樂學習階段以及演唱歌曲的不同,選取合適的激勵方式,持續(xù)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