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梓源 任雪
(1.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廣東 珠海 519041;2.珠海大橫琴發(fā)展有限公司,廣東 珠海 519000)
在課程設計中,不管是哪種藝術美,都是比較虛幻的,需要借助審美對象進行具體感知。因此,體驗就在加強課程與學生之間的聯系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課程設計中,高校的公開課程中應該開設已滿與學生的生活相關的美育課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類發(fā)展進程中出現的物質或精神財富,都在滿足著學生的需求。在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的進程中,人們越來越需要美。未來的世界一定是美的。
體驗式美學是一種教學方式,是將生成教學和體驗學習整合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體驗,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感受,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另外,教師還要注重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學習素材,拓展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審美體驗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在課程中成為審美的主體。在一門課程中,無論知識怎樣抽象概括,如果屬于社科類的課程,就應該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走出書齋,走入實踐。人生中的很長時間既不是在藝術殿堂中度過,也不是在自然山水中度過,而是在勞動、進修以及平常的生活中度過的。如何提高學生生產生活的效率,怎樣讓學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比較舒適,就需要對工作、學習融入一定的審美,從學生著手,為審美做好準備。高校美學公共課需要面臨實際、生活以及學生,但是不能確實美學品格,讓美學教師浮于表面化、形式化。反之,應該將“形而下”轉變?yōu)椤靶味稀保寣W生從平常的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中感受、認知并創(chuàng)造美。
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在社會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文盲、法盲的數量越來也少,但是卻出現了很多的“美盲”。很多人都拿著明星的照片到美容院想整成明星的樣子。由此可以看出,社會人士對美的認知是不準確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沒有必要去刻意對明星進行模仿。再者,人們的美主要就是內在和心靈,像風度氣質就是內心體現出來的。比如,從容自若就與知識有關,威武勇敢與強勢有關,寬容大度與胸襟有關。還有文靜可以展現出陰柔美、深沉可以表現出含蓄美,這都是有不同特征的美,也呈現出了不同的審美價值。因此,教師在美育教育中,可以從文化美學的層面開展,比如在禪宗文化美學中,教師可以將生活四藝融入到課程中,讓學生感受作品中的思想與意趣,從而獲得精神方面的感悟。另外,教師還可以將無感與空間表達結合起來,再將本土文化融入到課程中,讓學生感受花木呈現出來的人倫道德,感受空間上的神韻。對禪宗文化進行空間方面的神韻,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內心,讓學生對空間設計作品形成共鳴。在體驗性美術課程中,將體驗、感悟融合起來,借助對作品的美學、文化等方面的感悟,可以加強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探討,尤其是在空間設計中感悟文化的精神內涵。在美育教育中,主要是從內心到行為的激發(fā),最重要的就是內心的態(tài)度與觀念。因此,美術教育應該注重“道”,而不是“術”?!靶g”摘要是技巧、方法,是“形而下”的,“道”是指精神、道德,是“形而上”的。如果學生的言語不能發(fā)自真心,也不是微笑,那么就算他再掌握了大量的美學知識和方法,都不能讓人們感覺到真誠。
在古代的美育中,蘊含著深刻的社會理想以及道德精神,關懷是美德創(chuàng)造者的追求。在今天的美育中,高校應該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充分運用美育教育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充滿現實和藝術的情境中去感受社會的風格,并且承擔起社會責任。有學者曾經提出,人對在藝術和文學以外的事物進行接受時主要是借助情感,與生活、感悟形成共鳴。在對詩歌進行鑒賞時,應該感受創(chuàng)作者傳達的情趣;在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時應該感受創(chuàng)作者傳達的情懷;在對繪畫作品進行鑒賞時應該對畫意進行體驗。以文學為例,在體驗美學的背景下,《散文賞析》課程應該呈現出這樣的特點:其一,賞析類的課程應該呈現出審美性。像散文教學,散文就是一種美學,具有豐富的審美內涵。從內容可以看出,既包含著美景,又蘊含著人情。學生在對散文進行鑒賞時,應該注重運用華麗流暢的語言;其二,賞析類的課程應該呈現出開放性的特征。散文是一種藝術,心靈應該是開放的。針對典型的作品,應該看到創(chuàng)作者的胸懷,看到創(chuàng)作者對人生、自然和社會等方面的追求。
教師可以將體驗美學和審美教育融合起來,找到清晰的美育教育的思路,將文化內涵和素質教育相互滲透。在具體的知識講授中,充分考量學生的素養(yǎng),在美學課程中對文化進行追求。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在公選課程中進行體驗,感受、愛好并創(chuàng)造美,感受藝術傳達的地域文化及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