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射電望遠鏡陣列捕捉到了NGC2899這個行星狀星云的最新圖像。NCC2899距離地球3000~6500光年,中心有兩顆恒星,星云半徑最大約為2光年,其對稱的外形就像一只展翅的蝴蝶。
NGC2899的兩顆恒星向四周發(fā)出大量輻射,將星云中的氣體加熱到最高1萬℃,氣體在強烈輻射下電離并釋放耀眼的光輝。盡管距離地球十分遙遠,但該星云發(fā)出的光輝卻能蓋過銀河系系內(nèi)的眾多恒星,從而被天文學家觀測到。NGC2899的紅光來自于被電離的氫氣,藍光來自于被電離的氧氣。
雖然名字里帶有“行星”兩字,但行星狀星云和行星沒有絲毫關(guān)系。由于早期天文觀測條件有限,觀測者很容易將星云外層的氣體殼層誤認為是行星的圓環(huán)。后來,天文學家索性將這種外層氣體被電離而發(fā)光的星云統(tǒng)稱為“行星狀星云”。與許多恒星長達數(shù)十億年的壽命相比,行星狀星云只能存在數(shù)一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