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偉
(浙江省臨海市桃渚中學,浙江 臨海 317000)
從初中生的認知角度來看,趣味實驗的有效開展除了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之外,還能夠對他們的思維能力帶來積極影響,具體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初中化學一直以來都注重于理論知識傳授,但很少提及化學實驗。教師往往會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強硬灌輸文本知識,從而導致學生對化學科目喪失興趣,這種做法無法讓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熟練掌握。但如若化學教師合理運用趣味實驗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積極性,使其主動探究化學知識,鞏固化學知識,提高學習質量。
初中學生對化學實驗進行設計時,往往都會運用定性思維去回答各類問題。其仍然會選用傳統(tǒng)解題思維,學生并沒有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新思維。但是趣味化學實驗教學法是指教師運用正確的手段指引學生進行實驗,利用此手段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為學生日后化學發(fā)展奠定基礎。
在傳統(tǒng)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督促學生對化學計算方程與公式進行背誦。這種教學手段特別容易變?yōu)樘铠喪浇虒W,從而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忽視。長久下來,學生的獨立自主思維將會受到嚴重阻礙,無法根據(jù)化學知識點開展發(fā)散思維,課堂氛圍也會十分壓抑,學生無法對化學知識點活學活用?;瘜W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多去構思與實踐,要以輔導指引學生學習為主。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提問的形式,讓學生深入思考實踐操作流程,鍛煉其發(fā)散性思維。在保證實驗過程安全的前提下,化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嘗試幾種實驗方法,有效激發(fā)其探索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角度來看,想要保證趣味實驗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就必須要先做好對其教學原則的探究與分析,其內容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趣味實驗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課堂教學模式,其想要發(fā)揮出趣味引導作用,實現(xiàn)對學生的認知啟發(fā)和化學素質提升,就必須要做好因材施教原則的有效應用。所謂“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能夠根據(jù)化學知識的特點,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興趣和思維水平的實驗活動,由此來保證學生可以在具有針對性的趣味實驗環(huán)節(jié)中獲得化學知識學習效果的提升。目前,部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采取“一貫制”策略,即無論知識類型和特點,完全采取同一種教學方法,這不僅會影響趣味化學實驗的實際效果,還會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這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保證初中化學實踐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做好對因材施教原則的研究與應用至關重要。
以生為本是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趣味實驗教學模式的重要原則。所謂“以生為本”是指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當以學生為根本,保證化學趣味實驗能夠圍繞學生的認知興趣、思維能力、學習水平予以開展,讓他們可以通過趣味實驗完成化學知識探究,并獲得化學實驗能力的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考慮到化學實驗的危險性,并通過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分析,為他們提供一個具有針對性的實驗機會,保證學生可以有效地完成化學實驗的探究,并進一步完成對他們的啟發(fā)和鍛煉,由此實現(xiàn)初中化學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
寓教于樂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關鍵原則。從課堂教學角度來看,教師之所以要突出實驗的趣味性,其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夠讓他們在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獲得良好體驗,感受到探究和學習化學知識帶給自己的積極情感狀態(tài),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對學生的化學學習動力的激發(fā)。例如教師在化學實驗之前,可以借助一些實驗現(xiàn)象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興趣引導,或者讓他們在實驗完成后獲得成就感,這些都可以帶給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并完成對他們的學習動力激發(fā),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素質教育目標由此得以實現(xiàn)。
趣味實驗教學策略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有效開展,必須要全面做好各個課堂要素的分析,為此教師至少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化學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指導功效,擔任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職責,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指導功效,才可以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與實驗水平,完美實現(xiàn)教學目標。初中正是學生身心逐漸趨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其通常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為了改善這種教學現(xiàn)狀,教師可以從旁加強指導,為學生的學習指引正確方向,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觀察。
例如,當化學教師講解“水的電解”實驗時,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準備好實驗器材,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當兩端出現(xiàn)氣體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拿一根帶有火星的木條靠近一端,當木條復燃時,就可以證明此端氣體為氧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拿一支火柴靠近另一端氣體,當出現(xiàn)藍紫色火焰時,就可以證明此端氣體為氫氣。在開展趣味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讓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與結果進行歸納分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探究思維。
在初中化學中開展趣味實驗的主要目的是可以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因此化學教師可以從日常實際生活入手,指引學生制作一些日常生活小實驗,讓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操作過程中深刻感知化學的魅力,牢固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實驗理解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取資源開展趣味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學的實際功效,讓學生開展生活化趣味化學實驗的同時體會到化學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與思維能力。
比如,當化學教師講解“物質的分離”課程時,教師應讓學生了解過濾、沉淀以及吸附等水的凈化分離手段,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利用一杯渾濁的水進行過濾凈化實驗,指引學生掌握過濾步驟。學生在親自操作實驗的過程中,可以深刻感知每一滴水的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學生愛護水、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化學學習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化學教師在制定好趣味實驗教學方案后,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運用小組的模式對化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互相探討充分拓展自身思維,激發(fā)學習潛能,培養(yǎng)自身化學素養(yǎng),推動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初中化學教師不僅僅要教給學生必要的教材理論知識,同時也需要有效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與科學思維?;瘜W教師應精心制定教學方案,進行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化學實驗,保證實驗教學效果,讓學生真正進行趣味化學實驗,提升學生學習參與度,激發(fā)學生對初中化學課程的熱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與探究能力,讓學生真正了解化學的實用性與價值功效,提高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