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梅
(貴州師范學院,貴州 貴陽 550018)
納撒尼爾·霍桑是美國19 世紀偉大的浪漫主義小說家,有很多評論家甚至認為他是美國產生的第一位偉大的作家。納撒尼爾·霍桑致力于《紅字》一書創(chuàng)作,兩年后此書發(fā)表獲巨大成功。后人對此作之研究可謂汗牛充棟,足見其影響力。在當今,其名著《紅字》仍然很受讀者歡迎。小說中,霍桑以安妮·哈欽森為原型塑造女主人公海絲特·白蘭的形象。安妮·哈欽森作為一名歷史人物,其樂于助人、堅強、獨立的形象深深吸引著霍桑?;羯J褂冒材荨すJ森作為海斯特·普林的歷史原型。不管是在個人經歷上,還是個人性格命運上,兩人都有很多共同之處。由此可見,對兩位女性的形象進行比較,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當時女性所處的社會現實以及其如何堅守自己的信仰。
海絲特在面臨社區(qū)婦女的責備時,積極樂觀的面對自己所處的困境,通過自身努力,獲得社區(qū)居民的認可,并沒有自我放棄。安妮在面對審判時,堅強、樂觀,因為她對自己如此自信,堅信自己的直覺,堅信自己對事實獨特的、主觀的理解,并沒有因面臨驅逐而妥協。再者,她們熱忱地幫助婦女解決問題,做善事(in charity)。海絲特幫助社區(qū)婦女,教她們如何刺繡、縫紉,即使她們常常污蔑她(who not infrequently insulted the hand that fed them)?;羯?坍嬃撕=z特能干(able),樂于助人(aiding)和天使般善良的女性形象。而且安妮經常充當顧問,給遇到困難的女性提供解決辦法,與此同時,安妮一直從事為產婦接生的活動,也獲得了當地人們的普遍贊譽,她還舉辦私人聚會,討論信仰,對信仰的理解和分析所展示的智慧,得到了與會者的欽佩,表現出在一定范圍內公眾對安妮樂于助人女性形象的肯定,進而與婦女進行思想交流。
霍桑摘取歷史題材,以安妮為原型,因此在塑造海絲特·白蘭時,其女性形象與哈欽森有其相似之處。兩位女性勇敢、堅強、獨立自主,與傳統(tǒng)女性截然不同。她們不以順從、屈服作為她的行為準則,而是堅持自己的信仰,勇敢面對困難。
作為一名女裁縫,海絲特·白蘭獨自養(yǎng)大珠兒,盡管在撫養(yǎng)珠兒的過程中遭到許多非難,但她并沒有依靠其他人又或是把珠兒給社區(qū)撫養(yǎng)。而且丁梅斯代爾在林中與海絲特相遇時,他讓海絲特替他想一下,救救我(Resolve for me),該怎樣擺脫羅杰·齊靈渥斯。正是這位獨立的女性為其出謀劃策,使其得以擺脫羅杰·齊靈渥斯。而安妮也是一位堅強的女性,她一個人管理一個有著12 個孩子的大家庭,同時還能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條。她閱讀了《圣經》和她父親的許多著作從而成為一個知識豐富、能詩善辯的女性。她勇敢接受審判,在面對審判和驅逐時,在法庭上,她為自己做精彩的辯護。被驅逐后,安妮亦無所畏懼,堅持自己的信仰,毅然決然的帶領全家和追隨者來到阿金德內克。在那里,流放反而成就了安妮追求自由的全新旅程。她可以自由的組織聚會,男女均可參加。她自己成為了這小地方實際上的領袖。兩相對比之下,海絲特與安妮堅強,獨立的女性形象躍然紙上,吸引著讀者。
綜上所述,由于海絲特·白蘭的堅強、獨立,最終獲得社區(qū)的稱贊而安妮卻因堅信自己的信仰被驅逐出馬塞諸薩灣。霍桑以海絲特為原型,摘取歷史題材,取材民間故事,此等因素皆對成功刻畫海絲特·白蘭女性形象。通過海絲特與安妮女性形象對比,向讀者展示了兩位女性在不同時期是如何堅守各自的信仰,即使遭到反對,也要勇敢不畏懼,體現了霍桑對女性的深切關注,贊揚了那些堅持自己信仰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