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甸縣紅水河鎮(zhèn)羅暮中心校,貴州 黔南 550100)
所謂支架教學模式,是一種通過搭建支架,讓學生能夠在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形成概念框架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概念框架能夠為學生的進一步深入學習,奠定基礎。支架教學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知識水平等,進行有計劃的教學指導,并通過支架搭建、創(chuàng)設情境、個人探究與合作學習等,實現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1]。具體來說,支架模式教學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的內容:
搭建支架是整個支架教學模式的基礎,教師在搭建支架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接受能力等,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為學生的學習實踐,提供一個可供推演和借鑒的具體實例,讓學生的實例中建立概念框架。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概念框架的具體內容,搭建相應的教學情境,通過情境的導入,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參與的到知識學習之中。特別是初中英語寫作這類實踐性強的教學活動,通過情境搭建能快速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活動之中,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知識探究,為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良好的寫作實踐基礎。
情境搭建之后,教師可以先講解知識要點,并鼓勵和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然后利用問題引導、項目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和項目,進行自主探索并獲得知識積累,再通過舉一反三的拓展到其他的知識要點學習之中。整個過程需要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性的探索。而教師則需要進行積極引導,通過提問引導、項目設置等方式,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通過探索獲得知識的學習與理解。
小組合作學習,也是支架教學模式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討論,能有效補足自主探索中的不足。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交流自己的自主探索心得,并通過學生不同個體的思維碰撞,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最終促進整個團隊整體學習效果的實現。
評價反饋是整個支架教學模式的收尾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搭建支架、情境搭建、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學習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性評估,從而讓整個支架模式形成一個有效閉環(huán),借此判斷教學工作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并通過評估反饋,促進支架式教學工作的改善。
以“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一章節(jié)的寫作教學為例,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實踐,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在教學之初,教師要根據支架理論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制定科學的英語寫作教學計劃。從而確保整個支架式教學圍繞英語寫作過程來展開,并讓學生建立英語寫作的整體意識,避免出現后期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的跑題現象。教師通過教學設計,要幫助學生構建起良好的習作結構與寫作框架,并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小組合作的方式,用寫作學習來填充框架內容,從而實現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寫作情境,促進學生在情境融入中,獲得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寫作氛圍。例如在“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學會用what,、why、where等引導問句,學習和了解動物外形、習性及產地等,并能簡單描述喜歡的動物。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用視頻或圖文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英語語境下的動物,并要求學生以“animal”為主題展開學習實踐,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好的學習英語。
情境搭建好以后,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并通過項目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進行“What animal do you like?”的主題探討,并完成一篇習作。學生可以根據教師要求,首先進行自主探索得出結論,并完成習作。再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小組內的習作進行互相交流與借鑒。最后對習作進行總結修改,并與其它小組進行合作討論。整個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積極引導作用,并注意維持課堂秩序,確保學生的個人探索與小組合作,都圍繞教學主題進行。
評價反饋是整個支架模式中的最后一環(huán),也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良好的評價反饋,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針對整個支架教學過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自評、小組評價以及教師總評等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同時評價要針對學生的寫作過程、英語用詞、作文語法等多個方面進行有效評價。若對評價有所爭議,教師要針對爭議點進行引導與解釋教學,確保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充分理解。此外,教師還要通過評價反饋,發(fā)展教學中的問題,并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步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能夠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通過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深化對英語寫作的認識,促進英語寫作能力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整個支架教學模式中,教師要發(fā)揮重要的引導作用,通過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把握,避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跑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