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豐
(遼河油田第三高級中學,遼寧 盤錦 124000)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現離不開物理實驗。新課程改革模式下《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原來的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榻⒆灾?、合作、探究型學習方式。通過物理實驗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從而使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學習興趣,提高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加強這個人的實際生活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要大力加強物理教育教學中的演示和學生實驗。
因此,本文主要利用演示實驗的方法去突破高中物理教學難點,提升演示實驗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從而解決物理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同時也為新課程改革后高中物理在教學中不斷深化提供一些啟示,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在學習和成長中提高個人的理解能力,加強個人的實際生活能力。
中學物理教學中存在教學難點問題,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一線教師如何把難點問題通過直觀的方式教授給學生,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通過大量調查研究發(fā)現,學生難以理解這些問題,是因為學生的認知程度和思維模式與其年齡不相符導致的。而演示實驗可直觀、形象地解釋物理教學中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問題變?yōu)橹庇^認知,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所以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實驗可以解決高中物理教學中比較抽象的物理知識,它的作用不僅可以在教學中發(fā)揮作用,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學難點有兩層含義:一是物理教學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教材編排難以使學生掌握相關物理概念;二是學生已有知識水平與將要學習的知識之間的差異構成的難理解易混淆的知識。
物理課堂演示實驗指的是:教師根據物理課堂的教學要求,選擇合適教學內容的實驗,通過自己的示范實驗,達到讓學生理解實驗內容的目的的一種物理課堂教學演示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演示實驗有很多好處,其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加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往往覺得物理難學,如何突破學生學習物理興趣不高的難點。突破高中物理學習興趣不高的難點,教師需要注重以下幾個地方:
第一,選擇課程中的難點內容。選擇教學中的難點內容能夠提高物理課堂中演示實驗的深度,從而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第二,合理安排演示實驗內容。高中物理可以劃分為:基礎力學、力學、電學、波學等不同的類別。在進行演示實驗之前,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安排合理地進行不同類別的實驗演示,以此來保證每一類物理知識中都具有差不多的實驗演示。
第三,根據客觀的情況選擇演示實驗。不同的演示實驗的演示難度以及實驗演示效果是存在差異的。教師在選擇演示實驗的演示內容之前需要對實驗的演示難度以及演示效果做出評估,在此基礎上選擇具有最佳性質的演示實驗。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自感現象摸不著,看不到,自感現象的概念理解成為物理教學中的難點,為此,設計一個演示實驗的小游戲,可以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自感電流的存在,從而建構自感的物理概念。當一個線圈中電流變化時,它產生的變化的磁場會在另一個線圈中激發(fā)出感應電動勢,那么在線圈自身會不會激發(fā)出感應電動勢呢?帶著這個問題,接下來做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千人震實驗。在線圈的兩端引出2根導線,15位學生手拉手聯在線圈兩端,旁邊的2位學生分別握住裸露導線的兩端,人體接入電路的電路示意圖。教師閉合開關,學生沒有觸電的感覺,很高興。實驗結束,教師迅速將開關斷開,學生猛跳起來,有觸電的感覺。
開關閉合時,加在人體兩端的電壓約為3V,所以沒有觸電的感覺。開關斷開瞬間,流過線圈的電流突然減小,則穿過線圈的磁通量也突然減小,根據電磁感應定律,線圈中就會產生感應電動勢,較高的自感電動勢使人有強烈的觸電感覺。由于線圈本身電流發(fā)生變化,使得線圈自身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現象,我們把它叫做自感現象,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我就稱為自感電動勢。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演示實驗具有的好處有:加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素質。而在進行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本文中提到的內容,包括:合理選擇演示實驗、積極地進行微演示實驗以及進行演示實驗內容的創(chuàng)新。然而,并非所有的物理教學難點都能夠利用演示實驗突破,因此,本課題還需不斷的反思與總結,力求通過探究實驗、演示實驗、學生自主實驗等多種實驗方式,形成一個完整有效的體系,為物理的新課程教學改革作一些積極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