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城縣孫毅小學,河北 大城 065900)
情景教學法和數學教學的結合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各種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p>
情景教學中的一個切入點就是密切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引用學生生活中的實例。在教學活動中,靈活的運用生活情景法,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轉化成學生更容易理解的和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直觀內容可以使學生更有學習熱情,對學習產生好奇心。通過情景教學能充分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并在教學中讓學生有效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有助于讓學生感悟數學的魅力,數學知識實際上就源于生活中,源于生活又歸于生活,幫助人們更好的生活,所以,生活情景教學能夠讓學生理解數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獲得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動力。
(一)巧設懸疑,精心設疑。心理學表明,兒童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觀察能力更為突出,問題產生懸念,大腦會高度的興奮。他們在生活中已經產生出了很多的問題,如果設疑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更容易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的吸住。比如我們在六年級數學中的《折扣》這一課中,制作一個小場景,假設周末跟隨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商場里做活動,有的是一件衣服打8折,有的是滿100元減15元,有的則是第二件5折,還有的持會員卡打9折的基礎上再打9折。究竟哪種打折方式更劃算呢?由于這種問題是生活中,無論是在電商買東西或者是商場,超市都會遇到事實際問題,同學們都愿意積極的參與其中,探討奧秘。
(二)模擬生活情景,創(chuàng)設活動教學。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持久集中。根據這一特點,挖掘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手、腦、眼、口同時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比如我們在講《平均分》的時候可以請幾個同學到前面,按照人數把蘋果分給他們,但是分得的個數不同(盡量讓個體差異明顯一些),這時候分得少的同學也許會覺的不高興,覺的分不不公平,那么該怎么分呢,讓同學們重新自己分配,引導出什么是平均分。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教學中,運用生活情景要注意學生的具體情況。要考慮不同年齡的特點以及認知特點,在低年級的學習中,進行“認識物體的”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對長方體正方體有一個具象的認識,對于高年級如果依舊用這種方法教學,就會抑制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多讓學生用發(fā)散思維去解決問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
(四)采擷生活中的數學情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情景教學來源于生活,讓情景更高于生活,畢竟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運用情景教學的目的,不是情景的本身,而是借助于情景進行學習。所以,在情境的運用中,應創(chuàng)設高于生活情景,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比如在《分數初步認識》的時候,對于分數學生基本是陌生的,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出一種高于生活的情景,讓學生平分一頁紙,然后提問分了幾份,涂色幾份,涂色的部分占這些份數的幾份?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明白分數是怎么回事。
(五)讓情景教學回歸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景教學,讓情景回歸于生活中,積極的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實際上是數學教學的歸宿點。比如學習了《方向,位置》以后,讓學生回家做卡片,講明自己從學學?;氐郊业穆烦探涍^。在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就可以組織學生對學校里長方形、正方形的草坪,家庭房間長方形房間的使用面積進行測量和計算。這樣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很充滿了現(xiàn)實意義。同時也將數學與學生距離拉近了,對于學生的應用數學能力是一個鍛煉,有利于提升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在進行加法運算教學中,其中針對“29+39”的運算,按照常規(guī)的加法原則,此時學生的運算速度會比較慢,因為29+39又可以等于29+40-1,但是這種-1的出現(xiàn)顯然不具有明確的意義,對此就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模擬一個生活情景劇,讓學生體驗一下付整找零的生活情境,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明白這種算式修正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能夠讓這種抽象化的算式變得直觀化,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的拓展能力。
(二)在教學《升和毫升》這個計量單位的學習時,老師在課堂上展示兩個大小不一的杯子,分別是毫升杯和升杯,這種通過非常直觀的方式就能夠讓學生明白毫升和升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從而充分理解升和毫升這兩個計量單位的重要內涵,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
(三)在《統(tǒng)計》這個教學內容,老師就可以通過模擬一個或者幾個學生到街上購買東西的生活情境。首先老師在桌子上放置不同的水果,然后有小學生負責賣水果,另外幾個學生負責購買水果。其中買水果的學生要統(tǒng)計自己需要買的水果種類及數量以及價格,從而需要攜帶多少錢。而賣水果則需要統(tǒng)計自己銷售的水果數量和獲得的收入。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情境教學,就能夠讓學生初步領略到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在教學《角的認識》時,請學生和三角板交朋友--握手,感知角是尖尖的,接著出示校園、教室、學生活動等情境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角,感知角就在我們身邊。之后我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的物品,讓學生發(fā)現(xiàn)角,并讓他們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見過的角,進一步加深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在教學時我把課本知識和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感受、體驗數學知識的價值,感知數學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景進行教學,首先要明確其意義,并且注重一些具體問題,掌握好運用生活情景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要有目標,有科學性,不可過于繁瑣,脫離生活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