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嶺
(貴州省遵義市朝陽小學,貴州 遵義 563000)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識字教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的了解清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例如:現(xiàn)在的小學生對趣味性的教學方法相比其他教學方法感興趣一點,此時,語文教師就應該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識字教學,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有趣的識字游戲活動,教師通過多元的教學方法和趣味性教學活動,充分的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梢姡の蹲R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語文的趣味識字教學法與其他的教學方法相比較,能夠調動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就是它的優(yōu)勢所在。當學生對識字有興趣后,學生主動學習識漢字的主動性就會提高,學生就能夠集中自己的精力去識字,并且能夠感受到識字給自己帶來的樂趣,從而從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轉為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般很難發(fā)揮出來。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就會不集中,不會認真的學習生字,嚴重的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質量。所以,語文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時,要格外的重視趣味識字教學法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主動性,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如果學生能在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還能更快速的認識、記更多的漢字,學習的能力也不斷的增強。同時,運用趣味性識字教學法,能有效的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教學氛圍能讓學生集中精力聽老師授課,學生上課認真聽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會舒心。教師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語文老師要提前了解好自己學生的性格,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怎么才能營造一個較好的課堂氛圍呢?例如:教師在課前提前把班里的學生平均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提出問題,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進行答題,最后那個小組得的分最高那一組就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勵。這樣的一個課堂小組活動能激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在教學課堂中就會更加用心,集中盡力,全組人員都在認真努力的答題,只為了把小組分數(shù)提高,不拖后腿。這樣的團隊戰(zhàn)利用了學生們的勝負欲很有效地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趣味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模式進行,不能一種教學模式用到底,這樣學生們會覺得既鼓噪又乏味。教師在趣味識字教學活動中可以利用情景教學的模式進行在,教師在課前設置一個規(guī)定的情景,讓學生認為自己就身處其中,這樣有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漢字認識非常有效。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功能,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動畫影片,圖片、音樂等,先勾學生們的興趣,看完播放的內容后教師在進行補充說明。例如:“汗水”的“汗”字,教師就可以播放一段農名伯伯在烈日炎炎下進行播種插秧的小短片,農名伯伯們帶著草帽、穿著背心、挽著褲腳。脖子上還搭著一條洗臉巾,一顆一顆對汗水從伯伯們的額頭流下,伯伯們時不時的用身上的洗臉巾擦一下汗水。學生們看完視頻,教師就可以對“汗”字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加強了學生對“汗”字的印象,不僅讓學生知道“汗”字怎么寫,也讓學生知道我們平時吃的飯來之不易,要學會珍惜糧食,進行光盤行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完成了漢字的認識,而且還教授了一個道理。同樣在上課之前老師可以用多媒體先放一段關于所學字的音樂,提前營造一個環(huán)境,學生聽到聲音會很容易聚集注意力。比如可以用多媒體放出“水”這個字的有關音樂或者聲音,讓學生安靜下來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在他們聽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加入一些語言描述,比如:現(xiàn)在的你處于夏天,烈日當空,你滿身大汗,急需水來降溫,突然聽到了一陣水流的聲音,你快速的隨著聲音跑過去,,看到了一條小河,你把手伸入水中,一陣涼意襲來,水流緩慢的流過你的指尖,現(xiàn)在的你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初即將被太陽曬化的感覺。說完這段話時,把“水”在多媒體上放出來,讓學生看著字回想剛才接觸到水的感覺,還有水的形態(tài)。學生就很容易記住“水”這個字。這樣的情景建設,有效的幫助了學生理解漢字的形態(tài),感覺,很容易被學生記憶,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在往后的趣味識字教學中要多為學生構建相關的情景,讓學生進入情境之中,切身感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容易理解,漢字更容易被記憶。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將識字教學與學生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減輕學生進行識字學習的負擔,并提高學生掌握有關生字的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當中,教師要積極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這樣,不僅可以拉近語文識字教學與學生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還可以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例如,以《雨點兒》為例,在講述本節(jié)課的生字之時,我先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為學生出示了“數(shù)不清”這幾個生字,并讓學生識記了“數(shù)”和“清”。然后,我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討論了還有什么是“數(shù)不清”的,并讓學生應用“數(shù)不清”進行了造句練習,如,草原上到處都是牛羊,數(shù)也數(shù)不清等等,以此提高了學生對自己掌握的生字的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運用趣味識字的教學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認識漢字,學習漢字,提高學生的漢字學習的能力。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在聽故事中認識漢字,區(qū)別漢字中的相似字,從而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